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性看待国际争端(本报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4:25 环球时报

  单仁平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环境。中国与外部的接触面不再是一两个小口子,而是全方位的。几十年前,即使在首都北京,人们大概只见过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客人,外国产品也只知道伊拉克椰枣和古巴糖;如今,中国与外国的人员交往一年高达一亿多人次,仅与日本就有数百万人次。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对日本、韩国来说则是第一大贸易伙伴。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散居到了民间。中国人则走向世界的每一个城市,他们也不再仅仅是外交官和公派人员,成分变得多样起来。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强大了,给对外关系注入新的因素。过去,中国是发达国家的援助对象,是世界战略大格局中的次级力量。在美苏对垒的冷战年代里,这样的力量最容易游刃有余。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然成长为世界公认的大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中,出现了一定的竞争因素,有关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这些变化的结果是,中国对外关系整体上变得复杂了,国际交往中,我们经常听到矛盾的信息:两国领导人刚成功地举行了峰会,但民间却出现了摩擦;两国政治上显然出了问题,但贸易却越做越大;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但“中国威胁论”也被一些人很起劲地鼓噪。这让我们感觉有些不习惯。

  但这就是大国对外关系的常态。大国的外交都是复杂的,而且引人关注。对外多一份接触,就意味着可能多一份麻烦。而且交往越多的国家,彼此的摩擦和麻烦也就越多。统计显示,欧盟和美国是盟友,但双方贸易摩擦从来没间断过,而今天美国用来对付中国的反倾销手段,上世纪80年代几乎都曾用在日本身上。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系算是很密切了,但两国为界湖里的鱼归谁也起过争端。从中国的情况看,这些年与之摩擦增长快的,也都主要是贸易伙伴。这些摩擦绝大多数没有突破国与国交往的正常范围,但也有些是带有恶意的,背后有明显的政治图谋。

  要理性对待这些对外交往中的摩擦,使它们不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大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体国民中真正树立起大国意识,加强民族自信心。这样,我们就更容易正确判定每一起摩擦的性质,就事论事,避免简单地将普通的磕碰升级到政治高度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也可以避免两国民众情绪的相互反弹。我们也要清楚,某些国家的右翼势力,就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他们总在处心积虑地无事生非,蓄意挑衅,制造麻烦,设置障碍,企图阻挡中国的前进步伐。对此,我们更要冷静对待,决不上他们的圈套。他们的不安恰恰证明了我们的正确。

  最近20多年,中国的变化是这个世界发展中最精彩的部分。上世纪初屈辱的中国早已淡出了世人的印象,改革开放初期贫弱的形象也被经济发展的大潮所冲淡。中国受到空前的关注和尊敬。我们有必要跟上中国变化的脚步,在世界大国的台阶上整理我们的思路。我们同样有必要以新的平常心,和更大的耐心,与远近的所有力量打交道。

  《环球时报》〔20050422 第3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