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品牌固香瓜“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4:47 大众网-农村大众

  莘县自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香瓜之乡”以来,迄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莘县为保住这一品牌,高起点着手生产,全方位对接市场,不仅成功化解了各种市场风险,而且保证了生产的强劲势头。2004年全县香瓜生产面积达3万多亩,产值达4亿多元。

  “要想香瓜买得快,还是绿色无公害”,河店镇杨炉村的党支书曹书臣提到香瓜,上来就是这样一句话。

  据了解,几年前,该县确实有部分农民为图眼前之效,采取施加激素、高残留化肥等方法来增加产量,结果产量是真上去了,增产近一半以上,而甜度却大大下降了,香瓜变成了“菜瓜”,严重影

  响了莘县香瓜的声誉。怎么办?。面对愈演愈烈的苗头倾向,县里决定及时实施无公害生产。

  2000年,县里统一制定了“香瓜无公害生产技术流程”,落实了技术服务责任制,成立了专门的市场稽查队伍,在收购时,对“黄瓜不黄、白瓜泛绿、瓜皮粗糙、瓜梗粗大”的激素瓜,当场建议客户拒收或低价限收,建立十户联防制度,邻近十户组成一组,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发现一户有剧毒农药残留,其它的全部要求客户拒收,并在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这样长期下来,无公害生产不但在技术上逐渐家喻户晓,而且意识上也渐入人心。现在,无公害生产已经成为这里人们的自觉行动,并已形成了农户争上有机肥,提倡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可喜局面。2002年,莘县的香瓜顺利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认证,并注册了“王公”、“莘绿”等商标。

  为提高香瓜生产的科技含量,县里建立健全了香瓜生产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进万家”、“科技下乡”等多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活动。种植模式由原来的单一的冬暖式大棚生产变成了大拱棚、遮阳网、冬暖式大棚并存,大大拉长生产时间,占尽了市场先机;在茬口安排上,由香瓜一茬生产变成了香瓜-西红柿、香瓜

  -草菇-黄瓜等一年

  两种两收,三种三收的轮作,提高了大棚的设施使用率及复种指数;直播变嫁接,提高抗病力与产量;地蔓变吊蔓,大大提高了种植密度;多茬瓜选留,使坐果期内的瓜由一茬变成了多茬,能提高产量达100%以上,单棚收入1.5万元以上则十分平常。

  莘县有“洋香瓜协会”、“绿色蔬菜协会”及“香瓜经纪人协会”等民间合作组织十几个。通过这些协会,名优稀特品种的推广、生产信息的收集传递、订单农业的组织实施、货真价实农资的购销等都找到依托和载体,并成为了政府和生产者沟通的桥梁。

  本报记者徐少林通讯员邹海宏孔繁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