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阴市的领导离“三个代表”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00:13 红网

  2003年8月27日至9月6日,40天时间,渭河连续发起五次洪峰。其支流石堤河、罗纹河相继决口,滞留在陕西省华县境内的4亿方水一天之内迅速涌入华阴市,华阴城面临洪水威胁。华阴市副市长聂郝礼拍着胸脯说:“我们要誓保华阴市。为此,不惜计划淹没3万亩土地,转移3万群众”。(《民主与法制》2005年第8期)

  该市五方乡和华西镇11个村庄成为泄洪区,瞬间成为汪洋大海。洪泄完后,国家紧急拨款近6000万元,用于泄洪区3474户灾民的灾后重建。真所谓灾害无情,党有情,灾民们(在电视上)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直至2005年2月,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这笔救命钱,灾民们“分文未见”,救命钱成了他们的水中月、镜中花。

  按规定,国家救灾款是不能用于和生活安排无关的其他任何项目的,而且时限规定也很严格,国家救灾款拨款方案一旦确定,财政部和民政部必须在3日内联合发文将款项下达有关省级财政和民政部门。解决灾民临时的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的救灾款应在10日内由省级下达到县级,县级应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倒房重建、危房修缮等救灾款应在30日内下达到县级,县级要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按这个计算,华阴市11个村庄灾民的吃、穿、住、医的救灾款时限已经是国家规定时限的30多倍,还要拖多长时间,最终能不能如数得到,现在谁也说不清楚。灾民们背着已享受国家将近6000万元救灾款的虚名,国家也以为他们已享受到了国家的救济。而事实上,灾民们看着救灾款的渺茫,只得无奈地说,“我们宁愿让国家把5960万元重新收回去,也不能让饱含爱民之心的中央救灾款白白流失”。

  灾民们不是不需要这笔救济款。时至今日,他们乃在四处借宿,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好一点的也是全家住在危房里,整日担惊受怕。灾民们回到家园的时候,眼前一幕幕狼藉让他们惊呆了。赖以生存的麦田已经变成了沼泽地。用土坯搭建的房屋早已倒塌,只剩下一堆堆瓦砾四处散落着,连屋顶的木头也被洪水卷得无影无踪。一些砖瓦房也由于长达8个月时间洪水的浸泡,出现了裂缝,有的还发生了倾斜,危房举目皆是。任意打开一家屋门,屋里的泥土有一尺厚,桌子、凳子、筷子、碗、还有出芽的麦子都漂浮在积水里,灾民在积水里打捞生活用品。有的人忍不住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这3474户灾民,他们受到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天灾,他们是泄洪区,是为保华阴城而受灾,他们应该是牺牲自我而分洪救险的无名英雄;他们还是当年国家修三门峡水库迁出去28年又迁回来的“移民”,为了彻底结束从“移民”又到“灾民”的这段历史,国家对他们的大额度救济实质上饱含着极大的补偿性质。然而,同样该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华阴市领导却丝毫不这样看,他们把国家饱含补偿性质的救灾款截留得分文不剩,用纸包火,想叫灾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党和政府对灾民的爱心他们全代收了、截留了,连谢谢都没说一声。

  对华阴市的这些领导,人民完全有理由唾弃他们。试想,他们对如此景地的灾民都没有一点悲悯之心,他们还会对人民有任何同情?他们对灾民的救命钱都敢侵占,他们还会有什么钱不敢侵占?他们对灾民的利益都要抢夺,他们还会对什么利益不抢夺?他们对灾民都如此冷漠而心狠手辣,他们还会对什么人会热情而心慈手软?这里还用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要求他们,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衡量他们,那无疑是等同与虎谋皮。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路上,他们是在往相反的方向跑,连起码的底线都没守住。

  灾民们忍无可忍,不得不爬火车去北京,找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愤怒了,直接把电话打到渭南市和华阴市两级发改委。这一下,防火防盗防上访,防上访机制他们启动得比光速还快,与十万火急的救灾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天,拍胸脯的那位副市长聂郝礼就赶到了国家发改委。事关地方领导的形象,那比救火还要紧急。在地方领导的心目中,救灾哪有维护领导形象重要,救灾哪有维护地方“稳定”重要?

  对华阴市的领导,我们实在是不能高标准要求他们,只要求他们不侵占和剥夺我们现有的利益就行了,说其它的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是没有用的。(稿源:红网)(作者:彭开来)(编辑:潇湘行)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