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凡的岁月,留下不平凡的足迹 ――本报记者眼中的六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04:58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本报近期推出“新世纪劳模风采”专栏,陆续报道刘恩和、李骏、罗发兵、罗东元、陈光明、耿瑞先六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他们职业不同,个性不同,却都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业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展现出的品格和素养,使前去采访的六位本报记者深受感染。本版集中刊发六篇记者手记,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讲述记者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敬请读者关注。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茨坝村小学校长刘恩和:

  山崖上那棵倔强的老树

  本报记者 谢念

  在大城市生活,你想像得到吗?从一个县的县城,到它所辖的一个村,途中需要花去10个小时以上———至少6个小时的水路加至少4个小时的车路。

  而且,如果时间退回到2004年3月以前,或者,赶巧碰上一场雨,剩下的10多公里通不了车的山路,你还得有徒步再走两个小时的心理准备。

  再如果,你头天从省城赶到县城已经先耗掉10个小时……

  我承认,在去采访刘恩和之前,我缺乏足够的想像力。

  尽管过去10余年的记者工作经历,让我跑遍了贵州全省80多个县(区、市)中的大约70个,见惯了这个高原山地省基层的百情千状。但这次,当我拖着几乎快要散架的身体,终于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茨坝小学,与刘恩和面对面之时,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前所未有的震撼!

  忽然间,记起了10年前,跟随一位赴黔考察的中央领导采访,当时贵州省某主要领导讲的一句话:“这就是贵州老百姓的普遍生存状态。”手指从山崖上挣扎着长出的一棵松树,他对中央领导说。

  这句话的准确性,10年来始终令我不时有新的感慨。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人们关于贵州地貌常见的描述。在中国所有的省份中,惟有贵州没有平原支撑。连绵不断的群山,残酷地将贵州人前行的脚步紧紧拽住。

  早些时候,有媒体的“刘恩和报道”,提到了一个读之鼻酸的“故事”:茨坝村两个妇女吵架,一个急了,甩出一句:“连洪渡我都去过,你还咋样?”

  洪渡离茨坝只有区区40多公里。这,就是山里人的地理概念!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很难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在如此严峻的自然条件下,能够生存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现在回头细细咀嚼,我愈加确信,我所感受到的震撼,首先就来源于刘恩和与他的乡亲们,因为与大山终身厮守而天然具有的这种打动人的力量,然后,才是他们与大山的抗争。

  “路,对于茨坝太重要。路,是茨坝人祖祖辈辈的期盼。”在新闻报道《背篓背来两层教学楼钢钎辟出一条砂石路》中,我带着感情,写了这么句话。

  我不能不带感情。

  岂止是茨坝人,路,对于全体贵州人而言,都是个非同寻常的概念!逢山开洞,遇水搭桥,贵州修一条路的投资,付出的代价,拿到省外,可以修好几条。

  类似于茨坝人“愚公移山”修路的故事,在贵州比比皆是。类似于刘恩和靠双脚支撑双肩,“背”出一座小学的悲壮举动,在贵州也并非绝无仅有。只是,刘恩和表现得更“极端”。

  某种意义上,刘恩和修学校也是在修路———为贫困山村的未来,修一条通往文化殿堂的路。

  除了修路,其实,刘恩和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可写。

  譬如,为了建学校,他“侵占”了女儿出嫁准备打家具的木材。

  再譬如,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400名儿童上学。

  ……但是,我都没有写进报道。

  在我看来,只有修路,才最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刘恩和个人、实际上也是整个贵州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抗争精神。

  傲立于山崖,刘恩和,不但自己从石缝中拼命地、不屈不挠地伸直了躯干,而且,还总想着用自己的浓阴,去为那些同样正在竭力伸直躯干的更多的大树、小树,遮蔽一些行进路上的严酷,提供一点动力。

  “我不想后面的娃儿们再像我一样做‘愚公’。一代人的肩头,挑着一代人的担子。老一辈人夯实了基础,娃儿们今后去为茨坝创造的生活,应该更加美好。他们应该挺直腰杆,应该有自己新的形象。”

  这句话从刘恩和的口中说出来,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立意高远。

  我的一位朋友打了个很好的比方。她说,大山造就了落差,但落差不只让人望而生畏,也可以利用来发电,可以转化为能量与激情。

  刘恩和,山崖上那棵倔强的老树。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能量,这种激情。

  这种蕴藏在千百万个刘恩和身上的能量与激情,将为贵州、为西部彻底搬掉“太行”、“王屋”,拓出一条条希望之路。

  河南新乡市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瑞先:

  嗅觉灵敏的年轻带头人

  本报记者 潘志贤

  跟随耿瑞先,我在新乡市凤泉区耿庄世纪青青生态园,放眼800亩观光游览区,只见芭蕉滴翠,碧桃吐蕊,芳草遍地。

  耿庄村是国家级文明村,拥有集体入股、控股企业8家,年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3331万元,人均年收入6300元,连续6年实现经济翻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10年前,26岁的耿瑞先上任村支书时,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600元,村集体的账面上只有700元,外债168万元。

  以耿瑞先为首的村两委一帮子年轻人,带头拼命干,用心脑巧干,才成就了耿庄今天令全国瞩目的成绩。

  耿瑞先和他的新班子上任后,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村民们早日富起来。“光靠种地是不行的,除非是种金子。”思维活跃的耿瑞先开始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门路。

  耿庄走过的致富路,处处带有嗅觉灵敏、抢占先机的色彩。

  耿庄村的“第一桶金”,来自一个二氧化硫厂。1995年10月,四处打探致富信息的耿瑞先了解到,毗邻耿庄村的白鹭化纤集团所需的二氧化硫缺口很大,于是,他们找上门去,提出与对方合办二氧化硫厂。对方同意了,但要求办厂所需的100万元资金须由村里自筹。耿瑞先和他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村领导班子带头拿出全部积蓄,还向亲友借钱,总算是把厂子办起来了。

  但是,到2000年,耿瑞先意识到,作为村集体经济支柱企业的二氧化硫厂属污染型企业,必须关停。这使他开始静心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耿瑞先把眼光投向了土地,“土地是我们耿庄惟一的资源,我们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2001年夏天,他先后主持召开了8次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土地承包大户会,对土地调整方案进行讨论。不久,借新乡市规划修建道路从村里通过之机,耿瑞先和他的党支部提出了开发房地产、发展农村社区的设想。

  通过少量拆迁,全村腾出80亩土地,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3家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合作,引资1.5亿元,建造了26栋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耿庄花园,成为当地第一个农村社区。由于交通便利,设计合理,环境优美,耿庄花园一上市就销售一空。村里也从房地产开发赚取的3000多万元利润中拿出1700多万元,对拆迁的260户村民进行了合理补偿和居住安置,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村委会还组建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社区化管理,农村人开始过上了城市生活。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思考,才能不断发展。”这是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耿瑞先一直信奉的道理。

  生态观光农业,是耿瑞先“不断借鉴”的又一个成功范例。2002年,在区委领导的启发下,耿瑞先萌发了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念头。他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眼界大开。回来后没几天,经过村民大会的反复讨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村民们在集中土地经营权建设青青生态园的决议书上摁了指印。耿庄村把村边废弃的坑塘、荒地、坡地进行了整理,腾出800亩地,从郑州、新乡请来专家教授作规划,投资4000万元,建造了一个集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大型高效农业及绿色生态度假园区。

  建成后的生态度假园刚好赶在“十一”黄金周首次开园,7天长假,每天都被游人挤得满满的,7天就收入了33万多元,到年底达到180多万元。村民耿守文老先生在村头村务公开栏看到这一项项收入,禁不住啧啧称奇:“这帮娃儿们,真行!荒废地到他们手里,都能生出金豆豆。”

  接触耿瑞先,你会发现,他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

  2003年11月和2004年4月,耿瑞先和他的伙伴们又成立了耿庄集团和耿庄土地资源股份公司。耿庄村的正式村民,人人都拥有村办企业的股份,分红、劳务收入和三产收入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我采访期间,嗅觉灵敏的耿瑞先,从别人不太在意的一条信息中又捕捉到一个商机:新乡市明年所有的混凝土搅拌站要退出市区。“城建离不开混凝土搅拌站,耿庄离市区近,占尽天时地利,混凝土搅拌站肯定大有前景,能为我们村再赚不少钱。”

  应该说,退伍军人耿瑞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正是这个善于思考的青年农民,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创造了被一些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称为“耿庄模式”或“耿庄经验”的改革。尽管“耿庄模式”和“耿庄经验”无法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进行简单复制,但对解决目前中国的“三农问题”,耿瑞先和他带领下的耿庄无疑给人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骏:

  一台不知疲倦的大马力发动机

  通讯员 尹永生 本报记者 彭冰

  “作为‘中国品牌发动机’的设计师,他是科技新时代性能最好的一台大马力发动机!”

  在我采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骏的过程中,听到有人这样形容他。

  李骏的同事告诉我,李骏到一汽后的第一个选题就极其复杂———建立填补我国空白的单缸柴油机实验室。这不仅要掌握世界前沿技术,而且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能力。为了赶进度,李骏常常亲自上阵,把车、钳、铣、刨、磨各工种都学会了。那时,同事们就跟他开玩笑:“你这个博士,现在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就是不会怀孕。如果能怀孕,你一定会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从肚子里生出来。”

  “一定要把工作抢出来!”李骏的经典口头禅听上去总是很着急。我问他急什么,他说:“中国汽车不能永远都当外国的加工厂,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中国研发。所以,要争分夺秒地把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时间抢回来。”

  常年磨练让李骏练就了两项特殊本领。第一个是“出国不倒时差”。同事李丰军感慨地说:“我感觉他的精力好像永远用不完。每次出差,他都是上了飞机看资料,下了飞机就开始工作。有一次去奥地利出差,连续飞了10个小时,下飞机后又连续谈判12个小时,忙得中间只吃了一个苹果充饥,累得几乎晕倒。”

  第二个本领是“善于走会”。技术中心经常会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召开几个论证评审会,李骏每个会都参加,并能就不同内容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同事们都敬佩地称他为科研开发一线的“铁人”。

  参加工作10余年,李骏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他办公室的灯常常最后一个熄灭。妻子在谈到李骏时说,他“晚上8点半以前回家的时候很少,回来也总是忙着整资料、查信息,常常饭菜反复热几次,他还顾不上吃”。不过李骏认为,成绩是不断吃苦的累积,吃苦是基本功,“无非是多出些汗,少睡些觉,瘦几斤”。

  熟识李骏的人告诉我,李骏最喜欢过年,因为亲戚都出去吃饭了,家里只剩他一个人,可以用大块时间查资料看论文。2004年春节,李骏利用假期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排放策略,大年初四就召集团队成员开会,讨论制定一汽的研发规划。

  我晚上到技术中心采访时,那里还是灯火通明,而听说这是技术中心的常态。“李骏把所有人都带动起来了”;“跟着李骏,总能学到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技术”。同事们由衷地说。

  李骏有一个计划,为一汽集团培养出一支国际一流的产品研发队伍。2003年底,博士生刘江维来技术中心报到,为了锻炼新人,李骏决定安排他从事重型柴油机满足欧Ⅳ排放的概念设计。这是一项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当时有人觉得,小刘根本干不来。李骏却不断鼓励刘江维,还在具体设计中对其进行指导。2004年,刘江维圆满完成了概念设计。刘江维激动地说:“李骏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好的导师之一!”

  通过李骏的悉心培养,一批如刘江维一样的技术骨干很快在一汽成长起来:荣获“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产品设计师孟繁臣、新产品开发的领军人物王鹏程、奥威发动机后续开发项目经理崔晓娟、计算机模拟分析专家李康……都很快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研制一流发动机,首先自己要当发动机”,采访结束后,李骏这句话,仍不时响起在我耳边。

  韶关钢铁集团公司运输部高级技师罗东元:

  北戴河休假专家中有他的名字

  本报记者 林洁

  一个只有高一文化水平的高级技师,两度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荣获“第五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罗东元说:“在所有角色中,‘工人’最令我坦然,在这个角色中所承担的重责也最让我牵挂。”

  可是,罗东元一点都不像传统的工人。他不仅很能“侃”,而且书法、棋艺、绘画、发明样样了得。

  约罗东元采访,正好遇上他在赶“七号高炉区铁路信号工程”的图纸设计。这个华南地区最大的高炉在5月30日就要投产了。届时,韶钢的年钢产量就可以达到500万吨。但是,罗东元竟然可以一边细致地画图,一边和我聊得融洽,还一边“听”着电视。他的工作室就设在客厅,这样可以方便他“一心多用”。

  在韶钢,罗东元笑称自己是“惟一没有文凭的技术专家”,所以得付出比别人还多的努力。他最多时有5个工程需要同时设计,马不停蹄。因为工程压力非常大,罗东元几乎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一次,对面楼的一位女职工在上班的路上对他说:“罗师傅,我对面一户人家每晚打麻将到天亮,领导咋不管一管啊?”罗东元问清大概位置后说:“不好意思,那是我家,我在工作。”

  罗东元平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效率、节约投资。他对技术革新的兴趣,是从“上山下乡”时8年的务农生活开始的。当时,罗东元对农具进行改造后,他所在的生产队碾出来的米不用再经过风车,成色很高,可以直接下锅,以至于附近的粮食加工厂都没生意做了。这种成就感,让他此后热衷于尝试不同的革新。

  在技术上出名后,一些单位争相以优厚的条件聘请他。1993年,深圳某公司要罗东元去上班,月薪5000元,分配住房,妻子安排工作,迁入免城市增容费。那时,罗东元还只是一个工段长,月收入不到500元,但他婉拒了。“韶钢的大发展给了我施展能力的广阔舞台,我找到了个人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罗东元说出肺腑之言:在为韶钢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事业在韶钢。

  1999年,韶钢精简机构,罗东元第一个主动请辞公司运输部副部长一职。对于工人出身、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他来讲,这是个艰难的选择。“我在其位却未尽其职,不当副部长,照样可以搞创新技改,这才是我的强项。”罗东元轻描淡写地讲着自己的名利观———太在乎名利的人在事业上是走不远的。

  这些年,上至全国、下至公司内部,罗东元得到大小荣誉数也数不清。不过他说:“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因化作浪花才被你们看见了。”他还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这些称号只是我拔出萝卜时带出的泥,它只不过是在追求技术创新完美中捎带上来的、不经意的一时一事。“技术,才是我的‘萝卜’。”

  2004年8月初,中组部组织了建国以来首次高技能人才2004年北戴河暑期专家休假活动。全国包括23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10名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参加了休假,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广东省惟一的代表罗东元就是其中的一位。后来,罗东元回到广东时,副省长谢强华还专程到白云机场接机。

  在罗东元身上,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高技能型人才的特征和知识创造能力的时代意义。

  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队长陈光明:

  认真做好人生每一个角色

  本报记者 田文生

  8年里,带领同事们立下赫赫战功,令贩毒分子闻风丧胆,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

  时不时到朝天门批发市场买衣服;下班后,喜欢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换上鲜艳的衣服和同事们一道吃饭;看到电视剧的伤心情节,忘情地流泪……

  到现在,我依然很难把这两个形象融为一体,而在陈光明身上,它们却巧妙地融合了。

  陈光明身上有很多“一”:重庆市公安局历史上第一位女总队长、市刑侦战线上目前惟一的女总队长、全国省级公安禁毒战线上惟一的女总队长。

  从警26年来,“认真”二字一直跟随着陈光明。

  还在学生时代,她就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她认真。当知青时,她是营部的检验医士,一干就是8年,上级多次调她,单位就是不放人,领导说,她工作最认真,有她在,我们放心。在刑警后勤部门工作4年,管理财务无一差错,也是因为她工作认真。

  1997年夏,禁毒总队获悉一名毒贩带了1000克毒品准备在重庆贩卖,陈光明带领民警将正在交易的毒贩抓获,但现场只发现100克毒品。

  无论怎么审讯,毒贩都拒不交代其余毒品的下落,民警到他家里搜了两次,都空手而归,陈光明分析,其毒品不可能已出手,肯定还在家里。

  当晚,她带队去搜,依然一无所获,走到过道外时,心思缜密的她发现过道墙上挂了一排旧鞋,她心中一动,把鞋子取下来一看:里面塞满了毒品。

  这次行动共缴获毒品1000多克。

  自禁毒总队成立以来,陈光明和同事们一起办理刑事案件2000余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160多人。

  陈光明的认真也体现在做人上。

  2001年,禁毒总队接到线索,一毒贩带了15公斤毒品要在重庆找“下家”,总队为引蛇出洞,决定派民警乔装成买家,和毒贩交易。

  本来,她和女儿约好当天一道研究怎么填报高考志愿,但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她必须亲自前往现场指挥。

  临行前,她没忘记带上一大撂高考志愿填报的资料,案子告破时,同事们开始休息,这位母亲顾不上劳累,就地摊开资料,细细研究起来。

  最终,女儿如愿以偿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作为女性,除了工作上的雷厉风行,母亲、领导、朋友……无论哪种角色,陈光明都认真去做。正是靠着这股认真劲,女人陈光明在禁毒大队这个看似理所当然属于“男人的位子”上,干出了出众的工作业绩。“如果可以选择,下辈子我还要做警察,还要做女人”,她说,“成功的要诀是工作态度认真,同样一个人,不同的工作态度,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事情,在什么岗位上就把什么岗位的事情干好,实实在在去创造、去奉献,这样让我自己感觉活得有价值,能够给社会作出贡献,人生也因此而丰富、完美。”

  中铁十三局青藏铁路项目部工人罗发兵:

  在世界屋脊上修“天路”的“铁马”

  本报记者 周伟

  和罗发兵第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前,西藏那曲青藏铁路工地,那时他身高1.8米,体重接近90公斤。一晃两年,再见到罗发兵时,第一眼居然没认出他来———人明显瘦了。依然笑得十分开朗的他称,高原是最好的减肥之地,“高原‘吃’掉了我30多斤呢”。

  罗发兵和施工人员一起,克服众多困难,开凿世界最长的冻土隧道、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和海拔最高的隧道群,在可可西里、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修筑“天路”。两年的高原工作,让他患上了心脏动脉肥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他仍然开着那心爱的“铁马”(推土机),但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了“铁马”的骠悍。他毫不后悔:“工作25年,我走过几十个地方,最爱的还是西藏。”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在这个世界屋脊上,常规的气象原理不适用。即使在夏天,这里也是一天有四季:一会儿狂风大作,暴雨滂沱;一会儿鹅毛大雪,冰雹交加;一会儿又已是雨过天晴,烈日晒烤。在这个生命禁区,一般的人别说干活,连思维都慢了许多,常常突然就“短路”了,脑子一片空白。当初,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国内外一片质疑声。英国《卫报》曾经称青藏铁路“将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

  罗发兵说:“我的事迹其实没什么特别的,青藏线上每个工人都在奉献。”的确,青藏铁路集结着中国铁路建设者中最智慧、最坚强的一群人。前后5次上青藏铁路,我每次都感受到铁路建设者身上勃发的青藏精神,听到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他们有的守望冻土几十年,坚持高原冻土观测和科研,牺牲青春、亲情、甚至生命,取得了大批宝贵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有的数十次穿越无人区,经受生死考验,设计出最佳线路走向……

  有“罗铁马”们这样一群善打硬战的铁军,我们坚信:火车开进拉萨不再是梦。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