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规划城际轨道交通(新闻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06:3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庭钧 徐寿松

  2020年,基本形成1至2小时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李庆鸿4月19日在沪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上作《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及其项目筹备》的专题发言时说,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年—2020年),以此为标志,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序幕。

  根据规划方案,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都市圈。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815公里。

  在规划方案中,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分别是: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95公里;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60公里;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58公里;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24公里;苏州—嘉兴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8公里。

  根据规划,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分期建设,到2010年,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线和上海—嘉兴—杭州线建成通车,构成长三角城际交通网主轴;到2020年,余下3条线建成。

  功能定位为运送城际旅客和区域性快速运输专网

  李庆鸿介绍说,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不同于既有的沪宁、沪杭铁路线,也不同于城市内的地铁和轻轨,其功能定位是运送城际旅客和区域性快速运输专网,实行公交化运行,运行时速在25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从上海到南京只需80分钟左右。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镇部分最密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在60%以上,经济联动效应明显,人员流动频繁,商务通勤、旅游休闲的客流量逐年增加。

  2004年区域内完成客运量突破20亿人次。据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30.5亿人次,2020年将达到55亿人次。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还直接面临着7000万参观人次的交通压力。而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能已趋饱和,特别是沪宁、沪杭铁路利用率已达到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严重塞车经常发生。

  业内专家分析,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有两大意义:一是缓解这一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城际轨道交通承担的客流近4.5亿人次。二是在推动区域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将改变长三角经济格局,二线城市与区域中心的距离大大缩短,其地位将获得提升,相反,现在的“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有可能被弱化。有专家预测,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加速长三角“板块经济”的分化和形成:这一地区很可能将形成苏锡常、杭嘉湖、宁绍板块和上海中心。

  高速城际交通是都市圈发展“流动的血脉”

  世界经验表明,高速城际交通是都市圈发展“流动的血脉”,但眼下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之称的长三角地区人均拥有铁路的水平很低,交通问题已成为阻滞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庆鸿说,世界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表明,综合交通运输的合理配套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综合交通运输中轨道交通占主导地位。

  东京是以高速城际铁路为中心的交通发展模式。目前东京大都市圈的客运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高速公路和地铁为辅。圈内共拥有轨道交通3100公里,其中郊区铁路2500公里。由于有了发达的轨道交通网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在都市圈的交通出行方式中,轨道交通占总客流量的70%左右。

  伦敦是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并重的交通发展模式。据统计,伦敦大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500公里。区域铁路系统平均每天运送34万通勤乘客进入伦敦中心。

  目前,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2004年末,长三角地区人口数为818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1%,国内生产总值达2877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1.1%。但在这一区域内,作为基础条件的城际交通,不仅总量不适应,城际交通结构也不合理,与世界大都市圈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差距较大。公路运输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但单位面积拥有公路仅为发达国家的1/6—1/3,万人拥有公路仅为发达国家的1/11—1/7,却要承担地区90%以上的客运量和50%以上的货运量;城际间轨道交通仅依赖于沪宁、沪杭、杭甬等几条客货共线的既有铁路,已不堪重负。

  交通专家认为,借鉴世界大都市圈交通模式,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形成全区域城际与市内交通系统相衔接,覆盖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对于强化长三角大都市圈的交通基础条件,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互补、综合协调、形成系统规模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26日 第六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