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连横与厦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3:43 海峡网-厦门晚报
  连战和平之旅特辑

  百年前一个秋天的下午,台湾诗人连横登上万石岩,在“郑成功读书处”陷入沉思,一首七绝脱口而出:

  江城落日鼓声哀,东海骑鲸去不回。

  后起儒生几人杰,吟诗空上读书台。

  连横一生五次内渡,其中两度在厦办报,并在此加入中国同盟会活动。他第一次寓居厦门是1902年8月,先是在厦捐纳成为监生而后赴福州参加乡试。相传他在考卷中有过激的言论,因此落第。自榕返台途经厦门时,应聘主持《鹭江报》笔政,发表过主张男女平等和人权新说文章,名噪一时。

  在当时出版的《鹭江报》第61册,连横公开发表他的政治观点。他在《惜别吟诗集序》一文中写道:“台南连横归自三山(福州),留滞鹭门,访林景商(即林辂存)观察于怡园(在鼓浪屿鹿耳礁),纵谈人权新说,尤以实行男女平等为义。”“中国女权不振,一至于此。三纲谬说锢蔽人心;道德革命,何时出现?夫政治之原,造端夫妇;族制文化,肇立家人。婚姻之礼正,然后家齐、国治而平天下也。晚近士夫,倡言保种,推原女学不昌,是诚然矣!”“同此体魄,同此灵魂,男女岂殊种哉?”“呜呼!中原板荡,国权丧失,欲求国国之平等,先求君民之平等;欲求君民之平等,先求男女之平等。洒笔书此,以告景商,并以质天下之有心人也。”言词相当激烈。

  1905年春夏间,连横携眷再次来厦,与黄乃裳、蔡佩香等好友创办《福建日日新闻》,出任主笔。他与家人借住鼓浪屿一牧师的寓所,每天得乘坐小渡船往返于厦鼓之间。他还满怀激情地投身当年厦门“反美拒约”运动,多次出席集会并发表演讲。

  厦门风景如画,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曾在此抗清复台,留下许多古迹。连横流连其间,写下了抒发爱国热情、表达承担天下兴亡决心的《鹭门旅兴》(七绝二首)、《厦门秋感》(七律)、《游鼓浪屿》(七律)、《中秋夜登鼓浪山》(七绝)、《万石岩》(七绝)、《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七律三首)、《鹭江秋感》(七律四首)、《在厦柬乡中诸友》(七绝四首)、《留别林景商》(七绝四首)、《携眷归乡离别厦中诸友》(七律)等吟咏。无论所用典故,或其精神底蕴,都和延平精神一脉相承,里头有不少名篇,现抄录其中几首,供读者欣赏。

  《鹭江秋感》是两首七律,其一云:

  西风落木鹭门秋,漂泊人如不系舟。

  家国事多难稳卧,英雄气壮岂长愁。

  霸才无主伤王粲,奇相伊人识马周。

  潦倒且倾村店酒,菊花开到故园否?

  其二云:

  登楼遥望海云东,万派商声失竟鸿。

  漂泊风尘看剑老,惨沉身世笑诗雄。

  连天雨脚翻涛白,极浦云根射日红。

  最是悲秋常作客,伤今吊古恨无穷。

  诗人在深秋时节,在厦门登高望远,想到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清廷腐败无能,故土台湾又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西方列强们虎视眈眈,步步进迫,自己虽存报国之心,而身世浮沉,难展抱负,缅怀登楼作赋的王粲,献策匡时的马周,伤今吊古,未免感慨万端。

  鼓浪屿的日光岩是郑成功当时屯兵扎营操练水师之处,这里风光绮丽,远近知名。连横一生十分崇拜郑成功,所写歌颂郑成功的诗歌,数量甚多,质量也很高。《游鼓浪屿》是一首七律,诗云:

  依剑来寻小洞天,延平旧迹委荒烟。

  一拳顽石从空坠,五色蛮旗绝海悬。

  带水犹存唐版籍,伏波已失汉楼船。

  日光岩畔钟声急,时有鲸鱼跋浪前。

  鼓浪屿的“怡园”是台湾富商林景商卜居此岛时所筑,园中有一“鹿泉”,相传也是郑氏屯兵时所凿。连横和林景商是知交,曾宿此处,饮酒赋诗。《鹿泉》是一首七律,诗云:

  痛饮狂歌试鹿泉,中原何处着先鞭?

  麾戈且驻乌衣国,依剑重开赤嵌天。

  故垒阵图云漠漠,荒台碑碣水涟涟。

  明朝鼓浪山头望,极目鲲溟几点烟。

  乌衣国指厦门,赤嵌天指台湾,郑成功正是从厦门出兵收复台湾的,诗人在流连山水林泉之时,依然念念不忘英雄的历史功绩,并从中受到激励,其爱国主义情怀令人感动。
连横与厦门(图)
《鹭江报》旧影

  洪卜仁/文图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