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发现“祥镇军祠”牌匾 见证鸦片战争抗英遗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6: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6日电据信息时报报道,一块见证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抗击英军历史的祠堂牌匾,在深埋地下近半个世纪之后,25日在广州黄埔区得以重见天日。

  25日上午,广州市文化考古队及黄埔区文化局联合对文冲社区文元村内的一处鱼塘塘基进行了发掘。并于上午11点30分起出了一块据称系清末光绪帝御赐的“祥镇军祠”牌匾,虽然该牌匾经历了160余年的风雨且在上世纪60年代被黄埔区当地村民用作建设塘基,但牌匾上“祥镇军祠”四字仍清晰可见。至此,这块见证了一次鸦片战争广州地区重要战役——乌涌之战的重要历史遗迹终于重建天日。据透露,该牌匾将暂时寄存于黄埔区南海神庙内,并将成为即将立项建设的广州海事博物馆镇馆之宝。

  “军祠”石料用来做塘基

  据黄埔区著名的文史专家原区文化局副局长黄应丰老先生介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现在的文冲社区文元村至牛山一带就是著名的乌涌战役的主战场。为了纪念在该次战役中阵亡的1600名清军官兵,在19世纪80年代张之洞督粤时,清光绪帝曾下旨于牛山脚下建设“抗英忠勇清官兵合葬墓”及“军祠”。因为阵亡将士中,最高官阶的旗人玛佳·祥福仅为一镇总兵,该次战役中阵亡的粤、桂、湘三省的兵勇就被统称为“祥镇军”,设立的祠堂也被称为“祥镇军祠”。

  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在清王朝覆灭后,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重要纪念遗迹渐渐地衰败颓废。大约到了20世纪60年代,年久失修的祠堂及合葬墓终于仅剩下断瓦残垣,据传是光绪帝御赐的“祥镇军祠”牌匾及合葬墓墓围等花岗岩石料,也被当地的村民用作建设鱼塘的塘基之用。

  鉴于上述两处文物是广州市弥足珍贵的鸦片战争历史遗存,黄埔区文化部门特意请来了广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前来指导考古发掘。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已被开挖开来的区域位于黄埔文冲社区文元村一处鱼塘边。在已经开挖开来的深约80厘米地洞内,几块花岗岩结构的石块被黄泥所覆盖起来。

  将重建鸦片战争纪念遗迹

  文史专家、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龙莆尧告诉记者,目前全广州市乃至全广东省所存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遗迹已经不多,除了广州的三元里及虎门销烟遗迹。还有就是虎门存在的一个“虎门节兵义坟”。由于该处义坟碑刻上有一个错别字,很多文史专家及考古学家都倾向于将这处义坟定位于战后民间自发收敛殉国官兵的场所。而像“祥镇军祠”及“乌涌清官兵合葬墓”这样纯为当时清政府出资兴建的纪念遗迹,这在广州可说是绝无仅有。

  黄埔区文化局王淑平局长也向记者透露,随着“祥镇军祠”牌匾的成功发掘,该局已向市文化部门申请将现收藏于广州博物馆内的“祥镇军祠”的另一块石碑“增建祥镇军祠添置祀田碑记”迁移回黄埔原址安放。目前,该项建议已得到市文化局批复。至于龙副主席所说的复原乌涌炮台及建设鸦片战争纪念遗迹的工作,目前区文化局也在进行考虑,如果时机成熟将分步骤地完成这项计划。

  王局长还表示,25日发掘出来的牌匾将被暂时寄放在南海神庙内,将来广州海事博物馆建成后,该块牌匾将作为重要馆藏文物予以收藏。(黄道斌、丘秉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