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作家的双重生活——透视都市白领的业余文学创作爱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9:17 新民晚报
网络作家的双重生活——透视都市白领的业余文学创作爱好(组图)
网络作家的双重生活——透视都市白领的业余文学创作爱好(组图)
本报记者任湘怡

  作家出版社和一个文学网站前不久联合举办了一次原创小说比赛,十几万网友递交了自己的作品。5月初,获奖者将赴北京领奖。

  近几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写小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消遣方式。这一点,仅从比赛报名者有十几万之众,便可想见。此次比赛,短篇小说类大奖的获得者,是本市的一位网络写手。要了解网络写手们的生活,不如,让我们从一个“秘密”开始说起——

  白天黑夜 两重生活

  一个秘密,韦芈(拼音读为nī)“隐藏”了三四年。周围同事、以前朋友,大部分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这个秘密,涉及到韦芈的另一重身份。白天,韦芈在一家外资公司上班,近几年来职务升迁,已经做到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而到了晚上,他还有一个身份。以这个身份,他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尽管,那是在无法捉摸的虚幻世界中——他是一名网络写手,而且颇有名气。

  韦芈黝黑敦实。他的模样,与人们想象中作家应有的文弱、白净相差很大。他说起自己,带点拘谨的笑,大概因为这是白天,他却用上了夜晚的身份。他有点不自在。

  “我从来不和别人说自己在网络上写文章的事。”韦芈微笑着说。

  “韦芈”两个字,是他在网络中的名字,在现实生活中,他另有姓名。他说,在公司里,他是个严厉的人,几乎一整天都没有笑脸。于是,白天的生活中,没有人知道这个严肃的副总,还有另一种表情,另一个名字,甚至,另一种生活。

  “白天和黑夜,工作和写作,这两种生活,如今我分得很清。”韦芈说。

  纾解压力 进入网络

  一直以来,韦芈都是个极其自律的人。跨入30岁之前,他和这个城市里许多为生活奋斗的人一样,每天严格要求自己,为职场升迁而努力。那时,他对网络的理解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人用来浪费时间的地方。

  直到有一个阶段,韦芈跳槽换工作,一贯有规律的生活突然空出了大把时间。他想知道,其他的人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于是,他开始接触网络,并为自己定了一个期限——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过去,韦芈果然如自己所计划的,停止每天在网上闲逛、找人聊天,恢复到熟悉的“正常生活”。

  可是,韦芈突然发现,白天积攒的巨大压力,居然变得无处消化。停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泡”网。“这一‘泡’,就彻底‘沉’了下去,直到今天。”韦芈颇有点自嘲地说。

  在网上,一些没见过面的网友彼此结为朋友。2001年年底,一位名叫“清曲”的网友过生日。大家商量着如何庆祝。清曲说:不如每人写一篇小说,当作送我的生日礼物。韦芈之前从没写过小说。他喜欢文学,偶尔研究平仄写些诗歌。清曲的提议,仿佛打开了一扇门。

  “我构思了一个半星期,打算写一个和‘蛐蛐’有关的故事。”韦芈说。2001年11月6日,他把生平第一篇小说的第一段发到网上。小说是这么开头的:“那年夏季异常干燥,就连偶尔吹过的风里都带着炙熟味道……”

  韦芈原本以为,能写上几千字,已是自己的极限。没想到,开了头之后,句子和段落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自然而然流淌出来。他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写四五千字,发到网上。一篇小说写成了连载。

  韦芈当时并不知道,他无意中进入的领域——网络文学,正是在那几年突然开始繁荣。2000年前后,中国第一次出现“网络文学作家”的概念。当时,中国的网络泡沫刚刚膨胀。“网易”与“榕树下”等网站,推举了“李寻欢”、“安妮宝贝”、“宁财神”

  等网友,作为第一批网络作家,并收集了他们在网上写的一些文章,成集出版。书籍面世,居然卖到六七万册,超过很多知名作家。一些“泡网”在BBS和论坛中发贴子的网友,看到了新的努力方向——写文章,当作家。

  目前,我国的原创文学网站大大小小有几百个。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天涯社区”网站、新浪网的“原创小说”板块、腾讯的“灯下文字”板块等。网络小说的成功与否,通常以“点击率”和“跟帖率”来衡量。前者是文章被人阅读的次数;后者是读者对文章的点评与要求。网站的版主又根据这两个数字,向更多读者推荐。

  网络作家 笑与忧愁

  韦芈的那篇《蛐蛐》,最终写了2.8万字。他原本计划写5万字,可是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每天关注他这篇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多。读者耐不住性子等着温吞吞的“连载”,总是催促作者多写一点,有的甚至以“不看了”来威胁。韦芈被催得没办法,只能尽快结尾,比原计划缩短了近一半。

  读者苛刻时,批评毫无情面。有的读者,把文章里的字一个一个抠出来,评论这里那里用得不对。“这还算好的,有的一言不合,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韦芈说。

  不过,还是欢乐的时候居多。很多作者会在帖子里介绍自己的近况:生病了,恋爱了,加薪了……热情读者便跟帖鼓励。前几年,在腾讯网的“灯下文字”板块中,流传过一个美丽故事。网络写手“老米”虽是工科毕业,可他写的几篇爱情小说朴实细腻。不知怎的,一位读者听说“老米”身患绝症,从四川特意赶来上海,要见他一面。读者在网上留言:我在某酒吧同一个位置,等你3天。有好事网友赶去“参观”,那女子果真等了3天。可是,“老米”始终没有出现。他对网友说:我不能害人。

  韦芈说,因为写作而演出传奇故事,在网络世界,并不稀奇。

  不过,网络创作带给韦芈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韦芈恰逢人生低谷,工作不顺心,家庭充满矛盾。“那个时候,我曾想过自杀。”韦芈说。他把自己限制在电脑屏幕前,疯狂写文章,最高时达到7个晚上写出7万字的纪录。当时他写的小说,每篇必有人死亡。写到后来,他放弃了自杀的灰色念头。他说:“写小说,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一种自我精神疏导。”

  网上网下 成名趁早

  如今,“韦芈”这个笔名,在一定的“圈子”里,已颇有名气。可是有时他还抱着顽皮的心态,用搜索引擎查看,自己到底多有名。

  “我原本还以为,只有自己特别虚荣。后来和其他的网络作家聊天才发现,原来‘自恋’的人不止我一个。”韦芈笑着说。而且,大部分作者都有同样的习惯,在网上发文章之后,会定期去查看,有多少人阅读过。

  韦芈在网络上成名的速度很快。写了半年小说后,他突然发现,很多网站都转载了自己的小说。他写的文章,多刻画现代人晦涩复杂的心理,被不少网友引为知己。曾经有一次,他的一篇小说一夜间被3万次阅读。后来他才啼笑皆非地发现,原来这篇文章被链接到一个黄色网站。

  “现在网络写手要成名,难得多了。”韦芈的理由是,现在写的人比看的人多。就以“天涯社区”的纯文学板块“舞文弄墨”为例,每天新发表的文章有几十篇,再加上那些每天更新的长篇中篇连载,上百篇小说放在读者面前。韦芈说:“两年前,每新发一篇文章,帖子在醒目的位置能保留好几天。如今十几分钟后就被其他文章取代,找不到了。”

  第一批网络作家之一的邢育森,现在仍然在写,可是已不如当初受人关注。与他同时成名的“李寻欢”解释其中的原因——网络实在太大,更新实在太快,这些人被网络淹没了。

  另一个成名难的原因,其实和网络世界“画地为牢”的风气有关。每一个文学网站,事实上都是一个小圈子,新人外人很难进入。有一次,韦芈到一个网站发帖子。版主看见他的名字,立刻加上醒目的红标题以示推荐,尽管当时文章的点击率还是零。“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就很少去那个网站了。”韦芈说。

  网络文学越来越小圈子化,韦芈感慨了一句:网络写手也一样,成名靠朋友,成名要趁早。

  这一场梦 但愿常做

  韦芈其实没有太多曲折的人生经历。他所有的小说,都是在想象中杜撰情节。每天写一段,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时,他觉得前面的伏笔忘了交代,赶紧在不相干的地方补上一段。这也是大部分网络作家的习惯。

  “我白天的工作,收入够了。我不靠写小说生存。”韦芈说。可是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或是在读大学生,或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等待出名,等待出书。有的作者,直接在文章的标题里括号标明:欢迎出版社来洽谈。也有的作者,小说早已写完,偏不及时更新,也是怕有朝一日出版社找上门来时,会降低稿费的价格。“大部分网络写手,还是怀着希望被‘招安’的心态。”韦芈笑了笑说,“网络是一个跳板。网上成名,网下出书。没什么功利心的作者,越来越少了。”

  不管怎么样,在网络世界,全中国几万、几十万喜欢写文章的人,发现了改变现实的另一种渠道。

  韦芈从小喜欢文学。以前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能为自己冠以“作家”头衔。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单纯的梦,在夜晚的时候做着。韦芈希望,自己不要醒来。

  本版插图董春洁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