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劳模”不应是“不要命”的代名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21:45 人民网

  网友:石飞

  “五·一”在即,五年一度的全国劳模群英会就要隆重召开。此时此刻,我想对劳模们说,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尽管劳模层层评选,但劳模的概念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曲解了。人们对劳模的认知,长期处于误区之中,似乎“劳模”就该与“工作狂”划等号,就该是“不要命”的代名词——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而又耻于言及报酬;不顾死活地带病顶岗,而又坚持“不下火线”;没完没了地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而又强作乐观、佯绽笑脸……诸如此类的“特殊”表现,成了劳模的基本要素和闪光底色,不可或缺,更是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的“定式”。否则,即便爱岗敬业,业绩出类拔萃,恐怕也与劳模无缘。笔者曾参与地方劳模材料审理工作。有一年,审读35份劳模推荐材料,其中33份中有“经常加班加点”和“经常带病工作”的语句。真是“英雄所干略同”!不过,这个略同的“英雄所干”,不免有些残酷。这种激励导向的结果很悲哀,以至于不少劳模因为“过劳”,而未老先衰,健康丧失,甚至英年早逝;一些一步一趋学习劳模争作劳模的职工,没有等到戴上大红花,身体就先垮掉了。显然,这有悖于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珍爱生命的现代理念,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乃至生命的极大漠视。

  这种近乎残酷的劳模误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两点最为重要。

  一是主流政治定位偏颇。劳模和先进人物,必须不怕苦不怕死,“小车不倒只管推”,视死如归。不可否认,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战争年代、非常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是必须提倡和发扬的。而在和平环境和正常情况下,再这么普遍强求,就未免欠妥、怪谬了。劳模的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在需要提升工人阶级整体素质,造就大批知识型和专家型劳动者的今天,爱岗敬业,业绩显著,引领作用,当是劳模的衡量标准,而不应一味着眼于加班和带病工作与否。劳动者若是在不影响休息,不“过劳”的情况下,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岂不更好!前不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上呼吁:“平时与战时不同,平时应当争取做到轻伤就下火线,保证身体健康,更好地服务人民。”钟院士的这句关爱党员的话,对于我们走出“劳模误区”也是颇有启发和帮助的。

  二是媒体误导,推波助澜。我在网上查阅了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位全国劳模的事迹报道,竟然没有一位是讲究“张驰”、“愉快工作”的,无一例外地都把浓墨重彩泼在了“不顾生死地工作”上,清一色的“拼命三郎”。这种舆论导向的明目标和潜示意都是劳模“清心寡欲”,劳模不要身家性命。其实,这些媒体还是没有挣脱“高大全”的思维模式,没有实事求是地报道,“神化”、“拔高”了劳模,故意把一些劳模“八小时以外”丰富多彩的生活给“无情”地“规避”了。我有一位劳模朋友,是车间小班长,技术革新佳绩不断,堪称知识型和专家型工人。她又是一位业余歌舞爱好者,周末工会舞会总少不了她的丽姿倩影,并分别荣获过全市职工歌咏比赛和交谊舞大赛二、三等奖。然而,媒体在宣传报道她时,却只字不提她的歌舞爱好,理由是怕影响劳模的形象。难道我们的劳模都该是只有“工作编程”的机器人?真是咄咄怪事!请媒体开开恩,解除劳模的“紧箍咒”,让劳模宽松宽松吧!

  希望劳模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能愉快地生活!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