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归江村告别“亲密地疏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1:12 东方早报

  费孝通先生远去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观点,还有一种治学的方法。正是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使得费孝通先生在百年之后仍然站在科学的高峰。

  社会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凝聚了几代人的辛勤劳动。作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大多是由受过西方教育的学者开创的。正是这样一批学者,使得中国的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

  然而,在中国学术发展的长河中,曾经进入一个混乱期。我国学者虽然看到了国外社会科学发展的景象,大量引进国外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观点,但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正是许多费孝通这样的学者,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中国的社会科学才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费孝通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停留在已有的学术积淀上,设坛讲学,而是因应时代的变化,重新进行田野调查,并且发现了苏南模式,发现了中国农村致富之道。

  当我带着虔诚的心态拜读费孝通先生的调查报告之后,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心情。那种平易近人的文风,仿佛是在湖边的垂柳下,手中摇晃着芭蕉扇,谈天说地。按照当今僵硬的作文范式,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成果可能都不能算作“学术成果”。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费孝通先生给出了结论,并且提供了得出结论的调查数据。

  现在,笔者正在沿着费孝通先生的思路,进行中国当代农村法制调查。可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和挫折,非常人所能够想象。寻找转轨期的细节,犹如打开历史的纱布,重新审视某些人所不愿意让公众看到的伤疤。这样看来,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成果更显珍贵,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叙述,让我们了解到了调查的经过。在不经意间,给了我们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

  中国社会科学的断层,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大。在费孝通先生之后,我们可能不缺西方的社会科学术语,但我们缺少了费孝通先生这样的实践与创造;我们可能很快地就会适应西方所营造的学术氛围,并且在那样的学术语境中自由翱翔,但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可能不再是中国问题,或者当我们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于西方的思维方式,离中国的国情越来越远。

  中国学术这种“亲密地疏离”,可能会让中国的社会科学更像是一门“科学”,但是,这又有什么作用呢?当我们用西方人的思路、西方的本位意识、西方的叙述方法、表达方式来看待中国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了融入感和亲切感,而只有高高在上的“学术”。难道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吗?

  有的人走出乡村,远涉重洋,可是他的目光依旧探寻着那片故土;有的人从未走出过国门,可是他们的思想早已经被“奴化”。在悼念费孝通先生的日子里,中国的整个社会科学界都应该静下心来,对中国一个世纪的学术发展进行全面的反思。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