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访省会蔬菜无公害-1:"无公害蔬菜"何时"无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2:36 燕赵都市报

  编者按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早已成为商家推销产品的“金字”招牌。但喊过多年之后,老百姓餐桌上依然难觅无公害蔬菜。近日,记者探访我省无公害蔬菜产地市场准入制的试点基地无极县,试图从中探究个中原因。

  本报记者:刘丽普;实习生:王荣慧

  4月25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无极县———石家庄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基地。我们的目的地是王村,而以王村为中心,辐射周边40个村庄的蔬菜基地,就是无公害蔬菜产地市场准入制度的试点基地。

  蔬菜箱上贴上了“编码证”

  汽车进入无极县城后,向东部行驶,一片片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便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在东罗尚村石国生的蔬菜大棚里,石介绍说,这个季节棚里产出的蔬菜一律都是黄瓜,每天他很早就起床采摘黄瓜,约有1000公斤,上午到王村市场交易,午饭后才能休息一会儿。

  提到刚实行不久的无公害蔬菜产地准入制度,石国生很兴奋,他拿出他家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编码卡”和农业局免费发给他的“产地编码证”给记者看。

  据了解,王村基地的编码证号都是以“冀11060101”开始,后面的四位数码代表不同的菜农。除了有检测合格证外,统一包装的蔬菜箱上,都得贴上自己的编码证,才能出市场。“我们很高兴这样做,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蔬菜,打开市场,我们就会长远受益。”石国生说。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贴码

  对此,王村种了10年菜的章礼奎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箱上贴上编码证,与以前没什么两样,没卖出好价格,白白增加程序。

  还有菜农认为,这样查来查去很费事,城市市场上不查,这里查有啥意义?钱没多挣,出了问题倒是能查到自己头上。

  据悉,很多菜农都不愿贴编码证,市场上经常有人“忘记带”,有些人干脆将编码证交给买蔬菜的菜商处理。

  产地无公害还需要长期坚持

  据王村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负责人吕勇军介绍,这里每天蔬菜的交易量可达20多万公斤,主要流向省内、内蒙古、山西、东北、京津地区。一般情况下,市场负责对这里的蔬菜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贴上质量合格证,然后由菜商运往各地。

  吕勇军对刚施行10多天的无公害蔬菜产地准入制度并不乐观。“虽然市、县农业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不少菜农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并不愿贴编码证。”此外,有些菜商也不愿贴编码证,因为市场上目前的状况是供不应求,无极“绿风”黄瓜知名度高了,来的菜商多了,菜价提高,他们的利润会相应减少。

  吕勇军还说,施行产地准入制度的初衷,就是从源头抓起,保证蔬菜质量,让人们认可蔬菜的品牌。目前,菜农使用的编码证都是石家庄市农业局免费发的,“一旦让菜农自己承担这笔费用,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会更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