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主张:放眼长远 立足大局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6:22 新华网 |
当日中关系遇到困难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前辈们的智慧。 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主张,无论何时都要 放眼长远 立足大局 中江要介先生有过多种身份:邓小平访问日本时的首席陪同、日本前驻华大使、编写芭蕾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和《鹊桥》的剧作家、以学者身份担任日本日中关系学会的会长。82岁高龄的中江先生每次提起中国便显得精神焕发。与他见面,能真切地感到老先生对中日关系的关注和促进两国友好的热情。 在中江的记忆中,接待邓小平访日与1984年至1987年担任驻华大使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愉快的记忆。1978年,身为外务省亚洲局长的中江参与了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同年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他记得邓小平夫妇在奈良饭店用午餐时,正好有一对青年人举行婚礼,邓小平随即走过去向他们握手祝福,这个富于人情味的场面被传为佳话。还有一件事是邓小平出访不忘中国百姓,他向中江打听日本有没有不产生一氧化碳的煤球炉。中江佩服邓小平总是以长远眼光看待日中关系,“求大同存小异”的外交思想透着中国式的大气魄与大智慧。联系到目前日中关系中的“政冷”,中江深为感慨:“日中两国共同发展这个大局,现在日本很多政治家已经忘记了。” 中江说,他任驻华大使不久,就赶上新中国建国35周年大庆,日方派出了3000人的大型青年团访华,两国青年在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的情景使他难忘。当时有位欧洲国家的大使非常惊讶地对他说,没有想到曾经有过痛苦战争记忆的两个国家能够迅速和好。中江感到高兴的同时,心中亦有一丝不安。果然,日本首相正式参拜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在亚洲引起轩然大波。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以“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四原则定位中日关系,中日间的风波得到化解。 目前中日关系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中江认为主要原因仍然与日本国内某些人不正确的历史认识有关。小泉和一些内阁成员在历史认识上的后退令人忧虑。对于1995年村山首相发表的“村山谈话”,即日本过去进行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日本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一些政治家只是嘴上承认,在行动上却对参拜靖国神社依然故我,让世人感到他们对历史认识的“不诚实”。由于右翼势力在日本社会兴风作浪,有良知的政治家的声音却在减弱,所以社会舆论“渐行渐右”。在国际事务中不问是非一味“疏亚亲美”,使许多日本人误认为只要与美国搞好关系就行,亚洲国家无所谓。日本在申请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交活动中,避开亚洲搞“远交近攻”战略,使小泉外交陷入“四面楚歌”境地,日本战前曾经有过“脱亚”的时代,现在又有重走老路的趋势。中江还认为,一些日本媒体对历史问题和邻国实情的报道欠全面、客观;有的品位不高,偏重煽情,缺少理性;有的对日中间的摩擦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去报道事件的背景和前因后果,误导舆论,在缺乏独立判断的情况下,导致部分市民和年轻人容易受到蒙蔽。 中江说,当日中关系遇到困难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前辈们的智慧。他主张“风物长宜放眼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放眼长远,立足大局。大局就是日中两国要合作。中江先生特别佩服周恩来和邓小平在发展中日关系上的名言:一是“求大同存小异”;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有,当年邓小平访日时就曾经提到,中日两国互补性极强,两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中日应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携手振兴亚洲。对于领土等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正确的选择。 作为长者,老先生在访问结束时对我们说:对于日本与中国,应该把两国共同的未来放在一起考虑。希望两国下一代能够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超越不幸的历史,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将来”。(本报东京电本报驻日本记者 孙东民 曹鹏程)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27日 第七版)(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