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佛国外交的传世经典——玄奘西行求法系列之四 佛学成就 他树起了一座高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8:1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佛陀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困惑。若能清除自身的贪欲,便可以从生命的痛苦状态中解脱出来。

  实际上,佛教一如生命,也要经受这样的历程。

  在印度,释迦牟尼落伍了,那原本如脐带一样供养了万千佛徒的法轮初转的鹿野苑枯萎了;在中国,在东亚,在南亚,吸收了玄奘文化的佛教却依然强盛。

  走向印度佛教堂的,供养佛祖的现在大多是外来者,印度人更多是看客,印度人即使有人信佛教,也已经是“新佛教”了,“新佛教”相信现世报,不相信来世报,这是对释氏佛教观的大胆反叛;把中国玄奘佛陀奉若圭臬的,是日本人、韩国人,他们的虔诚让中国人叹为观止。

  曲女城大会结束后,紧接着玄奘又参加了印度5年一度、历时75天的佛教“无遮大会”。所谓“无遮”大会,就是五印度各国凡是懂得佛教或婆罗门教义者,不限教派、学派和不同观点都可以参加辩论。玄奘在会上看到了戒日王及其伟大的布施精神,他深受鼓舞,对自己献身于释迦牟尼的事业,充满了自豪与信心。

  大会后,玄奘再次向戒日王提出辞行归国,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及那烂陀寺僧众再三盛情挽留,鸠摩罗王还许诺,如果玄奘愿意留在印度,他可为其建造一百所寺院供他传经,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

  公元642年六月,玄奘怀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信念,谢绝戒日王的再三挽留,踏上归国的路程。

  这时的唐王朝,已经是别一番洞天,政权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强盛局面。宗教政策也不断成熟完善,放弃了对佛教的排斥和打击。玄奘万里西行的成功,适应了唐王朝扩大对外关系发展的政治需要。唐太宗收到玄奘回国的表文,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到于阗迎接慰劳。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平安回到长安,带回大小乘佛教经论及其他一些经籍共657部,金檀佛像7尊,佛舍利(即佛骨)150粒,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在中国,佛学也开始走上自己的巅峰。玄奘之佛教 一种心灵智慧的烛照

  佛教其实是一种智慧。

  它也是一种巧妙的处世哲学,一种存留于上层权力和凡世百姓之间的哲学。

  释迦牟尼时代,是不崇尚权力的,他主张个人的修为,不希望权力的介入,所以直到印度阿育王时代,佛教在印度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

  玄奘不一样,玄奘深刻地体会到佛教要发展必须藉以政权的力量,官府的推动,玄奘了解中国国情。

  所以,回到大唐长安前,玄奘先奏书唐太宗,再三对自己的离去表示道歉,并解释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种种理由,这其实就是一种智慧。

  玄奘的态度感动了唐太宗,其实玄奘不这样,唐太宗也不会拿他怎样,但这是给官府一个台阶。

  应该说,唐玄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时代,一个生机勃勃财力雄厚的时代,在这样时代里的几个皇帝诸如太宗、高宗乃至武则天,都是喜欢佛的人,这应该说是成就玄奘的基础;但换过来说,为什么不能说大唐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臣民呢?大唐一派繁盛,威加四海,难道没有唐玄奘的一点儿功劳?玄奘历尽千辛万苦,把一个中国人从未了解过的世界,把异域的风光介绍给国人,极大开拓了国人的视野,这是否也影响了有唐一代的大政方针?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经西域回到唐都长安,受到祖国的热烈欢迎。当时唐太宗为东征高丽,已进驻洛阳。行前他已接到玄奘即将返抵长安的报告,特命京城留守、宰相房玄龄隆重迎接玄奘。

  这一天,有关官员远迎玄奘到都亭驿安顿住下。次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送玄奘至城中弘福寺。全城的寺院出动了所有的幡幛、幢盖、宝案,排列于自朱雀大街至弘福寺的路侧,僧尼们穿着一新,列队送玄奘及其带回的经、像、舍利前行。一路上吹吹打打,梵乐不断。都城士庶和文武官僚分立两旁,数十里间香华缤纷,赞响彻天。长安城里万人空巷,争相欢迎和瞻仰自佛国载誉归来的大和尚。

  过了几天,玄奘到洛阳面见唐太宗,他再次向唐太宗陈述自己西行求法擅自私行的惭愧心情,彻底取得了唐太宗的信任,也为自己争取了主动。

  随后,玄奘有条有理地向太宗汇报了往返天竺的经过,详细介绍了在西域和五印度的见闻,包括自雪岭以西直达印度境内几十个国家的物产、风俗、历史、佛迹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往昔张骞、班超所未闻见,《史记》、《汉书》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引起了唐太宗极大的兴趣。他十分高兴地夸赞玄奘的学问和风节,认为超过了西晋名僧释道安;要求玄奘将在西域至印度各国的亲身见闻著成一书,供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这是一次彻夜长谈。整个晚上君臣间的促膝谈心,究竟对彼此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后人也许无法窥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玄奘给唐太宗洞开了另一扇天窗,唐太宗了解到中国不曾见识过的许多许多。

  是不是玄奘的归来影响了大唐的外交战略,不能妄加推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拜见太宗于洛阳宫、仪鸾殿后,唐太宗为玄奘的博学多才、通达事理所动,力劝玄奘还俗辅政,参加中央政权,但对于唐太宗的盛情,玄奘委婉谢绝,表示愿将余生致力于佛经翻译,并顺便提及希望得到朝廷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

  玄奘之译经 促进了古代中、印两国的交流

  唐太宗当即决定,让玄奘栖居长安弘福寺译经,一切所需由朝廷元老大臣房玄龄负责解决。三月,玄奘自洛阳返长安,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一个人才济济、阵容空前的高水平佛经翻译机构很快便组建起来了。

  玄奘担任译主,五月中旬译经正式开始。当年年底,就译出《大菩萨藏经》等佛经34卷,同时利用译经之余,由他口授、弟子辩机记录,开始着手西行游记的写作。第二年(646年)七月,洋洋12卷的《大唐西域记》便告完成。这部书记载了西域及南亚次大陆138个国家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山川物产及文化宗教各方面的情况,是至今研究古代东西交通及古西域、印度等地区历史、地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玄奘译出大乘瑜珈派主要经典《瑜迦师地论》l00卷。六月,应邀前往玉华宫谒见唐太宗。为纪念玄奘西行取经的绝俗事迹、表彰他译经弘佛的功德,唐太宗亲为玄奘所译经论作序,写出《大唐三藏圣教序》,长达78l字。同年十一月,皇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为悼念亡母文德皇后营造的长安慈恩寺新建落成,寺内特建译经院,玄奘奉敕主持慈恩寺并领导译经院的译经事务。在这里,玄奘培养了大批弟子,创立了慈恩宗,在唐代佛坛上盛行一时。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了收藏他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免遭火灾等意外,经朝廷批准,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佛塔。这座塔仿印度佛塔式样,全用砖、石造成,共有5层,高180尺,这就是闻名至今的西安大雁塔。

  玄奘在长期的奔走中,深知“不依国主,法事难行”,所以频繁出入宫廷,赢得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但玄奘与宫廷的亲密接触也是为了佛教事业,他的接触也是有原则的接触,并非依附。他可以拒绝唐太宗让他陪同征辽的旨意,但他又不拒绝宫廷对于译经事业的庞大财力支持。

  正所谓既保持了原则,又具有灵活性。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正月,高宗立代王弘为皇太子,玄奘奉旨在慈恩寺为皇太子设五个僧斋。十月,皇后武则天怀孕将产,玄奘为之祈祷。十一月武则天赐与玄奘袈裟一领。十二月五日,武则天生男满月(即后来之唐中宗李显),敕玄奘进宫为佛光王(皇子)剃度,落发受戒。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正月十三日,唐高宗到洛阳,敕玄奘陪从。玄奘乘回洛阳之便,就近回乡与姊张陈氏相晤。在姐姐帮助下,寻到父母坟茔所在,躬身扫谒。并求得高宗批准,改葬父母的坟墓,东都僧俗万余人参加迁葬大典。之后返回长安,继续译经。

  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曾向印度人民介绍过中国的文化艺术,对戒日王讲说唐乐大曲《秦王破阵乐》。归国后,他又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并把在印度已经失传的佛典《大乘起信沦》还译为梵文,保存了印度古代佛教典籍。玄奘所进行的这些佛教文化活动,促进了古代中、印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玄奘开始翻译大乘教的根本大典《大般若经》。这部典籍卷帙浩繁,梵文共有20万颂。徒弟们觉得字数太多,工作量太大,希望能选篇节译。玄奘认为此经在国内虽已有译本,但容量不全,误漏甚多,如果选译,难免阉割原文,有失本旨。他没有顺从弟子们的意愿,不删只字,全文翻译。此时,玄奘已是60多岁的老人,但仍然不畏艰难,毫不松懈,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终于在公元663年年底完成了这部600卷的鸿篇巨著。从公元645年归国起,至此译经生涯19年,共译经论75部,l335卷。

  “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译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季羡林先生如此评价说。

  也就是这洋洋巨著,耗尽了一代伟人的心血。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夜半,玄奘法师安然告辞人间,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终年65岁。高宗闻讯,为之罢朝三日,迭声恸叹:“朕失国宝矣!”

  并追谥玄奘为“大遍觉”,下诏以国之葬礼葬之,四月十五日葬于长安东郊白鹿原。当时举国哀痛,京城和各府州县的居民前来送葬的有百万多人,留守墓前守灵的有3万多人。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