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角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9:00 人民网-华东新闻

  “上海医生”

  吴焰

  父母每到上海,几乎都要去一趟医院,把“积攒”下来的疾病请上海医生把把脉。母亲宣称:上海生活成本高,不想到上海来养老,但看病,还是得在上海。

  对上海医生的信任,似乎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在上海著名医院拥挤的挂号处和病房,常疑惑是否全中国重症疑难病患者都集中于此?外地医院一打出“上海专家门诊”,就像当年“上海货展销”一样,极具号召力。

  说到“上海货”,很多人惋惜:当年上海手表、永久牌自行车、双鹿冰箱、海螺衬衫,让多少外地人竞折腰?而现在,上海市长韩正都忍不住问:上海名牌哪去了?

  上海大可不必为此着急。失去了手表、家电、服装优势,不是崛起了被认为“与世界最近”的浦东?打造了能吸引世界经典《剧院魅影》的演艺高地?具备了承办F1、顶级国际车展的能力……当然,还有一直以来信誉不倒的“上海医生”。

  某种意义上说,“上海医生”以及它背后强大的上海现代服务业,正是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货、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星期天工程师”之后,又一类极具代表性与时代感的“上海品牌”。

  全国人民对“上海医生”的信任,倒是另一种提醒:在全国视野审视上海的价值是否该有新的内容?上海更好服务全国的资源是否还有待发掘?

  前几天,上海官方透露了该市“十一五”规划的15个重点规划内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服务全国与对口支援、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显然,上海更深意识到自身定位与全国的关系。

  有专家说:上海要成为全国的上海,在区域统筹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对口扶贫、资金支持、产业转移外,可能更应关注如何让上海优质资源与全国共享。

  共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进来”,本地资源对外开放,就像上海医院的大门向全国敞开、各种“中心”功能提高辐射力一样;另一种则是想办法“出去”,在资源共享中做大做强。

  但至少在“上海医生”方面,这两条路都遭遇障碍:前者,因各地医保制度的屏障,限制了不少人到上海看病;后者,除了紧急援助、“光明行动”之类志愿服务、义诊外,很难看到市场行为的流动———利用节假日飞到外地有偿门诊的做法,受到异地行医执业合法与否的强烈质疑;一些上海医院尝试着走出去,也因各种政策限制处境尴尬,而被指为“灰色行为”。

  区域合作的最初突破,往往是靠市场力量,但要真正使“上海医生”这样“高级”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仅靠市场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政策平台的支撑。这,可能是眼下区域合作热中常被忽略,但却应成为下一阶段攻坚的重要问题。

  不爱排队与政府信用

  高渊

  我无意于说,很多陋习的形成皆由外因而起。但环境对人习惯的形成,的确有很强的塑造力。比如,被视为国人一大陋习的不排队。

  有些事大家见得多了。上班等地铁,车尚未停稳,等车者已争先恐后堵住了车门。有人会说,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人多座位少,迟上车的人要受累站着嘛。

  但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人们依然不愿排队———乘飞机是对号入座,可不管上还是下,大家依然迫不及待,惟恐落后吃亏。此类看似没道理的争先恐后,很容易被解读为个人素质问题,并企图通过众多宣教活动予以扭转。

  其实,人们能够安心排队,是缘于对未来预期的乐观———就算这辆车上不了,下一趟车一定马上会来,上车的规则不会变。但现在,更多的情况是,下一趟车不知何时来,到时让不让上可能又是一个问题。

  一朋友7年前参加自学考试,到2002年时已通过12科,只剩两科没考。不幸的是,这年政策变了,规定当年未毕业的要加两门新课。这样,原来欠两门,变成了欠四门。朋友顿足捶胸,说早知如此,他拼着不上班,也要早一年考完。

  试想,面对一些部门多变的政策,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玩命抓住眼前能抓住的———谁知道错过了这次还有没有下次。

  这几天,股市持续赶底。据说,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本周财务报表最后披露阶段不确定;二是很难说长假期间市场环境会出现什么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最终减少入市的积极性,为做空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股市始终围着政策转,政府官员、有关专家对市场的评说有时像言论、理论探讨,有时却成为政策发布,弄得中小股民左右为难。如此,怎能保持长期的投资信心?最好或许就是赌一把就走。

  中国曾一度以政策多变闻名,这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阶段有关,更与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关,政府不必为决策成本埋单,又助长了决策的摇摆和多变。而如果政策朝令夕改、法出多家,势必造成政府信用缺失。这样,市场主体就会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从而导致预期的短期化和行为的短期化。

  换言之,不排队是人们内心不安定感的具体表现。这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积淀。而现在能做的,或许是从重塑政府信用起步。

  向卢浮宫“金字塔”学啥

  齐慨

  伟大作品注定要被不断误读。

  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最初千夫所指,90%的巴黎人激烈反对。然而,当“玻璃金字塔”轻灵降落在庄重的卢浮宫中央广场上时,世界却为之叹服。

  对这传世之作,如今又有了新的误读———卢浮宫建“玻璃金字塔”的模式被当作定律,广泛应用于保护建筑的“创新”与“改造”。前不久,面对要不要在南京明城墙上修电梯的争议,有人就振振有辞———连卢浮宫都能建“玻璃金字塔”,明城墙修个电梯又算啥?

  可这两者是一回事吗?

  始建于1190年的卢浮宫,本身就是艺术杰作,她与“玻璃金字塔”是有距离的空间对比。在南京,则要让现代“电梯”附着在600岁的明城墙,重构这一古典建筑。

  撇开建筑美学不谈,单从尊重民意、保护公众对公共建筑发言权的角度而言,两者也不能相提并论。

  建设“玻璃金字塔”共花了13年,却有2年时间都花在说服和吵架上。为了说服巴黎人,贝聿铭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达意见。

  当我们在今天重温这一段历史,才恍然大悟,原来被有些人屡屡用来引证“民意汹涌不足惧、民意粗陋不足听”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其真实的实施过程,恰恰证明了对民意的尊重。

  在“明城墙修电梯”项目上,除了眼前一场半公开的、形式化的“听证会”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来吸纳公众的意见;也没有见到设计者用科学的方式,就“明城墙电梯”的实际作用、效果、美学价值、对古建筑的影响程度等等,对公众做一详细交代。

  民意足以惧,足以听。对于“明城墙修电梯”项目,我们且慢畅想能像卢浮宫建“玻璃金字塔”那样流芳百世,还是先学他人在历史建筑保护上对民意的尊重吧。

  《华东新闻》 (2005年04月27日 第六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