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浦效信,10年开发了20多种纪念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10:37 南京报业网

  实习生 仲毅 金陵晚报记者 朱波【金陵晚报报道】在他自己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砖雕、石雕、挂件、扇子、铜镜、挂画和盆盆罐罐,看上去像一个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由他亲自设计完成,而且每一件都与南京本地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南京民间艺术品开发者。十来年中,他自己琢磨和开发的与南京相关的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就不下20种,还注册和申请保护了十余种商标和专利。而他递出的名片上也这样写着:南京旅游文化挖掘者和旅游产品开发专业户。他叫浦效信。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老浦侃侃谈起了为何会想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浦效信说,这真是一条漫长的路。1993年浦效信得知,“世界旅游日”会议将于次年9月14日首次在南京举行,有关方面向民间征集会议纪念品方案。浦效信认为,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让各地客人更好地了解南京。因此,这个纪念品一定要和南京相关,他决定制作一个能够代表南京历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退休前在南京晨光机械锻造厂工作的浦效信,很自然想到以铜为原材料,磨一枚具有南京特色的铜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后,浦效信就自己琢磨着从草稿、图纸、模具……并用象牙刻出了一个模具。这样,他命名为“金陵铜镜”的第一件南京旅游纪念品终于问世了:这枚铜镜直径为10厘米,重约250克左右。铜镜背面,根据古书记载,镌刻有古朴的龙、虎图案,龙虎之间则是“中国南京、世界旅游日”篆字以及城墙的图案;铜镜的正面,则是有少许绿锈的光滑面,看上去,就像一个古鉴。令人遗憾的是,当浦老自费制作了400面铜镜后,“世界旅游日会议组”却没有采纳这个方案,而是向与会代表发放了一把伞和一个包。最终,浦效信只好把398面镜子重新回炉熔化。但是这一次挫折并没有让浦效信放弃,在以后的十年中,浦效信又接连开发了二十多种旅游纪念品。材质也不限于铜,紫砂、丝帛、红木、徽墨、甚至废弃的明城墙砖都被他用过,而取材,则来自明城墙、孙中山、孔明、孙权、莫愁女、沈万三、朱元璋、六朝石刻还有紫金山天文台……他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主题也越来越明显:但凡南京有名的历史文化典故和旅游胜地,都应该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他尝试用各种中华文化的元素来体现南京深厚的历史。

  声音 三元五把的雨花石不能代表南京

  1994年,我在周庄参观沈万三故居时,就有了很大感慨:周庄把一个“沈万三文化”利用得如此透彻,而南京,却空有十朝都会的名头,却连一个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都没有。看看南京各个知名景点的纪念品:除了那种一元一把三元五把的雨花石,基本上都没有可以让游客带回去的纪念品。比如,号称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湖莫愁女雕像,是景点的标志物,所有游客都在这里照相取景,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小的莫愁女雕像可以出售让游客带回去?

  信念 看好旅游纪念品市场

  眼下,浦效信的十数年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开发的一些产品正走向南京各个景点并且得到了游客的喜爱。他为明城墙设计的“小金砖墨”,生产了第一批3000块,在短短几个月中就被游客购空;而为总统府设计的博爱椅,常常有游客过来一买就是四五个。浦效信更坚定了开发和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念头。目前,浦效信已经把他的聚宝盆、小金砖、沈万三像、十三个城门(砖雕)等多个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申请了专利或是注册了商标。

  心愿 得遇伯乐一起开发

  作为致力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浦效信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伯乐。不过,这个伯乐并不是哪个具体的老板,浦效信解释,他希望得到的是全南京的共识:捍卫南京的文化,一起来开发和做出具有南京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浦效信开发的部分旅游纪念品

  龙蟠虎踞铜镜用中国传统的铸铜手艺制成,并采用古鉴形式,铜镜直径为10厘米,重约250克左右。大小可以放进手掌,铜镜背面刻有龙蟠虎踞图案,寓意中国旅游在南京。沈万三聚宝盆采用上好紫砂制成,盆状,两耳则为青蛙状,盆腹部有篆字“聚宝盆”字样。底部有“洪武”铭文。该盆取材南京民间传说:沈万三救青蛙得到聚宝盆。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小金砖同样取材明城墙砖上的铭文,以上好的安徽胡开文墨为原材料,制作出与城墙砖同比例的“小金砖”。特点是既实用又具有文化气息,非常适合朋友馈送。博爱椅博爱椅的开发根据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转椅缩小五倍而制作。为了便于收藏,转椅上部用红木,下部用柏树材料。因为树又称薪,柏树又称柏薪,谐音是百姓的意思。寓意百姓是转椅的基础,是这个位子的支撑。(编辑 草非)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