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忆海堤 建堤成就了一个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3:19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林泽贵实习记者丰晓飞文/图(翻拍)

  这是一条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花岗岩石砌海堤。每天从海堤旁经过的人很多,却少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谈论它的人就更少了。

  然而,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海堤。

  它的修建在当年是一项牵动中南海的工程,凝聚着陈嘉庚、陈毅、叶飞等领导人及许多建设者的心血。

  它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长堤,是我国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它的建成,在厦门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也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的历史奇迹。

  它就是厦门海堤,全长2212米。因为连接着高崎和集美,多数厦门人习惯称之为“高集海堤”。

  曾是进出厦门岛惟一通道

  “把时间再倒退五十几年,情况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原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陈朱明,说起这话的时候还有些激动。他说,厦门原来只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对外联系全靠船只。当时,要从集美到岛内,大部分人都是乘坐汽船到现在东渡的第一码头,需要一个多小时,“票价两三角,当时可以买到一斤猪肉了”。

  厦门海堤建成后,就成了出入厦门岛的惟一通道,这种情况直到1991年厦门大桥正式通车后才改变。陈朱明老师依然清晰地记得厦门海堤通车典礼时的情况,当时集美103岁高龄的老人陈婴俊还被专门邀请去参加典礼仪式。厦门海堤建成通车后,海堤两边的人都特别兴奋,岛外的人经常到岛内玩,岛内的人也经常到岛外去。

  “海堤建成后特别方便,想什么时候进岛就什么时候进岛,什么时候出岛就什么时候出岛。”陈朱明老人说,原来进出岛虽有船可坐,但那不但费时费钱,而且每天也才四个班次,很不方便。尽管海堤建成后已经通有公交车,也有票价4角的短途火车,但人们在刚开始的“尝个新鲜”后,还是习惯自己骑着自行车进出厦门本岛,因为“那公交车太差劲了,上坡时比自行车还慢”。

  五十年来,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日夜不停地从上面奔驰而过,厦门海堤成了厦门交通的咽喉要道。就是在厦门大桥、海沧大桥、东渡港、海沧港和厦门航空港相继建成,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厦门海堤仍然肩负着每年火车运载几百万吨货物和几百万旅客的重任,同时还是行人进出厦门岛的惟一通道。

  家里穷她常饿肚子睡觉

  王丽珍从小出生在穷苦的家庭,后来又被卖到更穷苦的人家,和养祖母相依为命。生活靠养祖母做工所得的极少的工资来维持,而且经常没有保障。

  王丽珍经常要捡寺庙里的供品充饥,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她艰难地上起了小学。从八九岁起,她放假时就到纸箔厂贴金箔增加一点点收入,但还是经常晚上要饿着肚子睡觉。因此,王丽珍打小就十分渴望能早点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王丽珍的困难被她的老师陈淑珠看在眼里。可是解放初厦门工业尚待恢复,就业机会极少,“大人都找不到工作,哪还能轮到孩子们”。15岁那年,王丽珍小学毕业,那时厦门正要建设厦门海堤大工程。陈淑珠想起她女儿刘维灿刚调到海堤工程政治部任组织科科长,便要女儿想想办法。

  找工作15岁少女想扛石头

  那时候不兴开后门,也没人敢开后门。刘维灿科长便建议王丽珍和其他两个穷同学给海堤工程建设指挥部主任张维兹写一封求职信。张主任看了信后,很理解王丽珍三人渴望求职的心情,立即将信件批给海堤工程政治部副主任孙德庆同志处理。孙副主任很快就通过刘科长约见王丽珍。王丽珍知道此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夜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恨不得快点天亮。第二天,养祖母特地向邻居借了大米,煮了干饭,让她吃得饱饱地上路。

  从厦门市区至殿前的汽车票每张4角8分,这对当时的王丽珍来说可是一个可怕的数字,那时一斤大米也还不到1角。王丽珍三人只好早上3点多钟就从家里步行出发,至10点多才走到设在殿前村小学的海堤工程政治部。那天,她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还吃了一餐当时有生以来最好、最丰盛的午餐。正当她们还在为付不起午餐的伙食费感到内疚时,刘科长笑了笑说,那是他们招待食堂的伙食,免费的。

  孙副主任见到王丽珍三人后,第一句话就问她们想干什么。“扛石头。”三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们人都没有石头大,还想扛石头。”孙副主任也不失风趣。“可以锻炼嘛,人可以长高嘛!”三人略似大人口吻的答话引得在场同志哈哈大笑。孙副主任被她强烈要求工作的愿望感动了。

  三人要返回市区时,政治部的胡韵瑟秘书塞给王丽珍1.5元让她们乘车回去。在胡秘书的坚持下,三人只好暂时把钱收下。“我们还没给海堤建设做一丁点事,怎能花海堤建设资金呢?”于是三人忍着脚板起泡的疼痛,坚持从殿前步行回家。回家后,她们随即给胡秘书写信表示感谢,并表明她们没给海堤做出贡献不能用海堤的钱,同时把那1.5元的钱夹在信中退还胡秘书。这事让政治部领导及同志深受感动。

  领工资28元让她翻了身

  1954年8月的一天,王丽珍三人终于被通知录用。她们依然是早早带着行李步行到殿前,到政治部报到。王丽珍被分配到海堤指挥部电话总机岗位当话务员(接线生)。

  在指挥部里,她算是年纪最小的工作人员,大家都对她特别照顾和关怀,手把手地教她。从小没有享受过多少母爱的王丽珍,在海堤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到了超过母爱的关怀,幼小的心灵从此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那时,国民党经常派出大批飞机对厦门海堤不分昼夜地进行轰炸和扫射。王丽珍年纪小特别爱睡,每次空袭警报,都是由大姐姐们把她从熟睡中抱起,往防空洞里跑。

  后来,王丽珍为了知道一夜到底跑了多少次,就用粉笔在墙上做了记号,有时天亮一算有十几次,甚至还有二十多次的,“我的生命就是这些大姐姐用双手、肩膀和肌体保护下来的”。

  在海堤,王丽珍当过勤杂工、话务员、苏联专家服务员、休养所服务员、管理员等,样样都干,从不计较。发第一个月工资,28元,“当时足足可以买到100斤红虾”。这28元使王丽珍和她那相依为命的老祖母在经济上翻了身。

  建海堤成就了她的人生路

  王丽珍一生中最大的转折是1954年的冬天。工作后的几个月,领导决定调她当苏联专家萨福洛夫的服务人员,这是领导最大的信任。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接待中得到苏联专家的赞赏和表扬。

  1957年秋,集美海堤完工后,王丽珍被分配到厦门鹭光橡胶厂当了“产业工人”。由于改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等出色表现,她先后受到了原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同志、省委书记林一心同志、厦门市委第一书记袁改同志的接见。1957年,厦门市为加强交际接待工作,准备从厂里选调一批品质好出身好的工人,充实接待队伍。王丽珍因曾接待过苏联专家,在公安部门有了“案底”,很快就在第一批中被选中了。

  到了厦门交际处后,她当过服务员、出纳、管理员、接待股长、宾馆副总经理,甚至还入了党。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道路上,我的成熟与发展都是从小培养我的大家庭———海堤所给予的”。

  王丽珍说,每当她经过海堤,想起海堤,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深情。

  海堤精神不会被遗忘

  近半个世纪来,厦门海堤为厦门特别是为它的经济建设发挥了脊梁骨的作用。1991年12月,厦门大桥通车,承担了公路运输的主要任务,大大减轻了海堤的压力。后来,海沧大桥又建设起来,人们进出厦门岛的通道又有了新的选择,厦门海堤在公路运输方面的作用已经逐渐弱化,甚至几乎没有多少作为了。

  但是,火车依然日夜奔驰在海堤上,海堤依然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仅据厦门火车站的统计,1980年,列车年货运量达300万吨,年客运量80万人次。到了1997年,货运量仍有数百万吨,年客运量上升到191万人次。近几年来,厦门海堤也远远没有达到没落的地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它仍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当然,”原厦门海堤工程政治部保卫科干事吴嘉骅对记者说,“也许随着东通道和厦门公铁大桥的建设,厦门海堤会逐渐退出市场,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有可能被拆除掉,但海堤精神永远不会,也不应该被遗忘。”据他透露,今年10月份,海堤建设者还将举行厦门海堤通车50周年纪念活动。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