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殷殷的关怀深深的嘱托——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劳模和劳模工作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5:11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4月28日,2900多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将会聚北京,参加五年一次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些英模人物以赤诚之心、辛劳之力、创造之功,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孟泰、时传祥、王进喜、袁隆平、包起帆、李素丽、徐虎、王启民、许振超、李斌……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关切,才使劳模这一群体迅速成长;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深寄托,才使劳模这一群体享有无上荣誉;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弘扬,才使劳模这一称号深入人心。

  劳模群体健康成长

  时传祥,一个新中国之初涌现出来的劳模人物。一个掏粪工人,成了人民的楷模,成了共和国的贵宾。这一切昭示着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成了新中国的崇尚。

  历史将记住这一特殊意义的时刻:1966年国庆节前,毛泽东同志特意把全国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被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倡导劳模精神。2000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赞扬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

  2004年4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南京熊猫集团看望职工群众,并与江苏部分全国劳动模范进行座谈。在听取劳模代表发言后,胡锦涛说,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你们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立足本职,忘我劳动,积极进取,争创一流,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和崇高品格,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楷模。

  目前,我国已召开12次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模21579人。

  劳模得到尊重爱护

  对于奖励劳模,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刻的论述。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词时说,工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优异的贡献。任何人对四个现代化贡献得越多,国家和社会给他的荣誉和奖励就越多,这是理所当然的。

  江泽民同志也多次表达对劳模工作生活的关心之情。1995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全社会都要尊重、爱护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虚心向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胡锦涛同志2004年“五一”前夕与江苏省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

  劳模精神发扬光大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鼓舞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

  2004年“五一”前夕,胡锦涛同志在南京熊猫集团会见江苏部分劳模代表时,对劳模给予高度评价,对劳模精神及时代特色进行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尤其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及各族人民群众,都要自觉地向劳模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深深关切情,谆谆教导意。在党和国家绵绵关爱之中,劳动模范为铸就共和国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又迈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他们在“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感召下,谱写着共和国更加壮丽的篇章!(据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宋振远张旭东李江泓 编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