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殷殷的关怀 深深的嘱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9:00 解放日报

  今天,2900多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会聚北京,参加五年一次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些英模人物以赤诚之心、辛劳之力、创造之功,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纵观共和国50多年的发展史,虽然每一个时期的劳动模范都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的健康成长,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情关怀;他们的卓越进步,隐含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

  主席握住粗糙的手

  ———铭记在心的关怀

  抚今追昔,我们看到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更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如一对劳动的崇尚、对劳模的关怀。

  时传祥,一个新中国之初涌现出来的劳模人物。一个掏粪工人,成了人民的楷模,成了共和国的贵宾。这一切昭示着,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成了新中国的崇尚。

  历史将记住这一特殊意义的时刻:1966年国庆节前,毛泽东同志特意把全国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被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国家主席刘少奇热情握住他粗糙的手勉励说,我们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得知他没有文化,刘少奇同志特意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文化。

  岁月可以冲淡记忆,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劳模的关心却铭记在人们心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总的说来,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这一重要思想扩大了劳模队伍的外延,丰富了劳模队伍的内涵,为劳模工作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倡导劳模精神。2000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赞扬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当时的与会劳模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占到劳模总数的50%以上,其中不乏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劳模,还有19名两院院士。

  2004年4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南京熊猫集团看望职工群众,并与江苏部分全国劳动模范进行座谈。在听取劳模代表发言后,胡锦涛说,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你们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立足本职,忘我劳动,积极进取,争创一流,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和崇高品格,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楷模。

  目前,我国已召开12次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模21579人。今天在北京举行的2005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是第13次。

  建立劳模“生活档案”

  ———滋润心田的爱护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不仅高度评价劳模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业绩,而且历来十分关心劳模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先后出台了提高劳模退休金、对劳模进行奖励、保障劳模就业、安排劳模体检和疗休养的政策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劳模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劳模工作、提高劳动模范的待遇。

  对于奖励劳模,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刻的论述。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词时说,工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优异的贡献。任何人对四个现代化贡献得越多,国家和社会给他的荣誉和奖励就越多,这是理所当然的。

  江泽民同志也多次表达对劳模工作生活的关心之情。1995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全社会都要尊重、爱护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虚心向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胡锦涛同志2004年“五一”前夕与江苏省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热情关心劳动模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细致入微地为劳动模范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

  目前,全国多数省(区、市)制定了劳模管理工作办法或暂行规定,并成立了劳模协会,在维护劳模合法权益,发挥劳模作用,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东、山东等许多省份设立了劳模荣誉津贴,江苏、河南等省份则出台了省以上劳模医疗优诊制度。杭州等地的劳模可优先购买经济房;安徽省一些县市则给辖区内劳模建立“生活档案”,对因本人患病、子女下岗、家庭遭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劳模,给予特殊照顾。

  在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劳模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劳模的生活出现暂时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从2003年起,国家拨专款对收入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劳模进行帮助。

  全国总工会从2001年起与民政部联合开展“爱心献劳模”活动,从2003年起每年春节前夕全国总工会向每位全国劳模发放500元慰问金,并已连续多年组织大批劳模疗休养。上海、安徽等地建立了劳模特殊困难帮扶资金;辽宁、黑龙江等省政府一次性拨款解决拖欠全国劳模的工资、退休金、医疗费和住房等方面的困难。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模的关心、爱护,在劳模中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新的“铁人”正在成长

  ———激励进步的鼓舞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鼓舞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

  胡锦涛同志对劳模怀有殷殷之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走到劳模之中的身影。他有关劳模和劳模精神的历次重要讲话,为新时期的劳模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003年9月28日,胡锦涛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四大代表座谈时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04年“五一”前夕,胡锦涛同志在南京熊猫集团会见江苏部分劳模代表时,对劳模给予高度评价,对劳模精神及时代特色进行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尤其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及各族人民群众,都要自觉地向劳模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思想开启着智慧,理论指导着行动,关爱激励着进步。劳模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工人阶级的风采,做出新的贡献。

  2005年劳模大会热点

  新华社记者 刘羊齐中熙

  农民工私营企业家首次入选30多名私营企业家和约20名农民工的名字出现在2005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公示榜上。这是私营企业家和农民工首次登上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榜单。

  什么是新时期的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看也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当前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胸怀全局、报效祖国、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表彰大会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周玉清说。

  20余人因受举报被取消资格

  “这次推荐和评审严格遵循规定的评选条件。对在公示中发现问题的,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由有关地方和部门对人选进行了及时调整,对在全国公示中有举报且经核实确有问题或一时无法查清情况的,取消评选资格。”表彰大会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人事部副部长尹蔚民说。

  他说,公示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340多件。截至22日,已公布的2977名候选人中的20余人因受到举报而被取消评选资格。

  既享有政治荣誉也享有经济待遇

  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筹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劳模评选的一条原则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具体的物质待遇,包括一定数额的奖金,离退休的时候属于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会有一定的保障,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劳模,生活上会给予补助。

  (据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 宋振远 张旭东 李江泓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