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立世界海拔最高的经济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0:31 中国西藏新闻网

  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最大的担忧仍然是生态安全。青藏高原是人类仅存的几块“最后的净土”,一旦大规模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势必会给高原生态带来重大影响。这个问题若无好的解决方案,开发就提不上日程。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玉成提出,将青藏高原建设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经济带,打造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虽然“青藏高原经济带”还只是一个构想,但如果能够实现,将成为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经济带。

  认识“后发优势”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古人诗句中,已经描绘出了青藏高原的荒凉与自然条件的恶劣。

  青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号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它雄踞亚洲大陆,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其中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以及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这里幅员辽阔,但绝大多数土地处在干旱地带,山地、沙漠、戈壁占总面积的3/4左右。受高海拔影响,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海拔4000米以上地带年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青藏高原,打造经济带的想法究竟是否可行?何玉成说,千载以来,青藏高原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蕴藏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勘测表明,青海和西藏两省区蕴藏有价值高达万亿元以上的矿产资源。自然条件方面虽然不能与内地和沿海省区相比,但是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高海拔、无污染,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了大好条件;雪域高原,与内地迥异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带必须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具有较强大经济实力且具有较密切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具有基本一致的对外经济合作方向、具有一个或两个能发挥组织功能的中心城市的综合地域社会经济体系。专家认为,建设青藏高原经济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即将建成的青藏铁路将把青、藏两地从交通上更紧密地联结起来;西部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基础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带的基础,即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的、指向海洋的。青藏高原上的各地区,尤其是青藏两省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联系,而且有着相似的历史、民族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相去不远。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张宏岩说,多年以前,青藏高原经济发展问题就已经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将青藏高原的几个省区纳入到“青藏高原经济带”中,无疑能够发挥“聚集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加快发展。

  何玉成说,目前,中国经济东部要实现“腾飞”,中部要“崛起”,东北要“振兴”,而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如果不加快发展,今后和这些地方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已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等多个区域经济特区,青藏高原有地理位置上的整体性、民族文化上的特色性,如果能打造成“青藏高原经济带”,这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亮点。

  青藏铁路串起四大产业

  正在修建中的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青藏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延伸扩大我国西部交通网络、把西藏纳入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何玉成认为,青藏铁路是青藏高原发展的“黄金线”,它将把西宁、格尔木、拉萨等高原上的城市有机地串联起来,将西藏、青海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连接在一起,这将从根本上提升青藏高原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经济格局的转变,使青藏高原广大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进而为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仅从西藏来说,这里的旅游业、藏医药业、矿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以及高原生物等高原特色产业将通过青藏铁路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与青海等毗邻省联动发展,从而孕育青藏高原经济带的形成。可以说,青藏铁路是改善投资环境的“点睛之笔”,是发展青藏高原特色经济的有力依托,更是观念更新的催化剂。

  何玉成认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最有条件成为青藏高原的重点经济带,其重点是以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等高原中小城市为点线,以青藏铁路为载体,形成辐射高原全境的经济带,加快形成以西宁、格尔木为主的物流、商贸、旅游业,逐步培育西宁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地位,延伸并形成青藏高原纵深经济带,从而带动发展青海、西藏两地的社会经济繁荣稳定。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副秘书长姜仲认为,“青藏高原经济带”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业,现代草原畜牧业,生态环保产业(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围栏畜牧业),优势资源开采业(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应该是:西宁的“湟水河”中下游地区,格尔木周围地区(以上属于西陇海兰新重点开发轴线的一个重要的延长分支线),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以及藏西“三江峡谷”矿产资源富集地区。

  以青藏铁路为载体,以旅游业为主,打造青藏高原的“黄金之路”。青藏高原发展经济,最大的优势是发展旅游业。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世界极品的旅游资源,资源丰富独特、品位极高,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这些资源涉及自然的、地理的、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等各领域,不仅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也是举世无双的。例如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华水塔三江源,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青海湖,班禅、达赖的故乡,集宗教、艺术、建筑魅力大成的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塔尔寺,号称亚热带天然植物园的藏东南,与5个国家毗邻的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多民族极其异彩纷呈的代表性文化。这些都是青藏高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也是青藏高原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

  2004年,青海旅游事业飞速发展,收入近20亿元,西藏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28亿元。青藏铁路2005年年底将铺到拉萨,2007年正式运营通车。青海巴塘,西藏林芝、阿里等支线机场的相继建设将直接带动旅游客源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近年来全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为青藏高原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后援,有经济实力到青藏高原旅游的人,有愿望、有潜在需求到青藏高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只要加快改善旅游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前景将不可限量。但由于目前游客进出西藏主要靠航空通道,运力有限且费用高。青藏铁路的建成,将使青藏高原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的“黄金热线”。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独特,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无公害超净区域”之一,拥有发展有机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有机农牧业以质取胜,其产品价格是普通农牧产品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不仅能够增长农牧民收入,而且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青藏高原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土地、草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地势高耸,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青藏高原上,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龙保滩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专家们分析认为,众多的环保项目也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出环保产业。今年,国家投资75亿元进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无疑会拉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青藏高原盐湖的硼、锂、铯、钾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测算:硼、锂、铯资源分别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0%、12%和26.7%。钾资源约占我国资源量的14%。世界著名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横贯全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金属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区内典型的成矿带有巴颜喀拉-甘孜构造成矿带、羌塘-三江构造成矿带、祁连构造成矿带、昆仑构造成矿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青藏高原是全国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地区最容易得到发展的是矿业,这里人口少,资源丰富,类似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产资源,所以重点开发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走依托矿业发展经济的模式值得探索与借鉴。青藏铁路的建设将成为西藏、青海资源开发的“快车道”,将为青藏高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原动力。青藏高原经济带的建设将为带动西藏、青海两地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基地,将为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保护好高原的生态环境

  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设想很好,出发点很好。但最大的担忧仍然是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从全中国和全世界的角度考虑,青藏高原是人类仅存的几块“最后的净土”,一旦大规模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势必会给高原生态带来重大影响。这个问题若无好的解决方案,开发就提不上议事日程。从东部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践看,“开发一块破坏一块”的后果比比皆是,连北京城都解决不好开发与破坏的矛盾,更遑论青藏高原的开发。

  提出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何玉成也强调,应当切实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留下难得的一片净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绝不能再走过去“开发一块破坏一块”的老路,开发必须要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起来,发展循环经济。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张宏岩认为,受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市场经济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起东、中部地区,人才匮乏且流失现象严重。而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加开放、自信的公民形象,对经济带的建成和能否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金融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