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县(区)域经济"呐喊"(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2:02 兰州新闻网
为县(区)域经济"呐喊"(组图)
为县(区)域经济"呐喊"(组图)
为县(区)域经济"呐喊"(组图)
为县(区)域经济"呐喊"(组图)
主持人:

  谢鹏(兰州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

  肖兴吉(《兰州日报》评论部主任、主任记者)

  肖朝利(《兰州晚报》新闻调查部主任、主任记者)

  主持人的话:在本报,有一群“特殊”的记者,他们同时具有两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各县区的宣传干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本报的驻县区记者。长久以来,他们在县区勤恳工作,见证了县区发展的历程。

  4月22日,各县区记者与我们欢聚一堂,畅谈县(区)域经济发展大计,共同展望县(区)域经济的美好明天.....

  项目 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项目建设是发展县(区)域经济的“排头兵”,一个好的项目建设可以引起一系列良好的连锁反应。作为驻站记者,你们肯定见证了不少大项目入驻本地的全过程。能给我们谈一下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感受吗?

  李浩亮:说到我们七里河的项目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就应该是商贸富区战略。如今,身在七里河感受到的是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的气氛。西站、小西湖已经成为许多兰州市民闲暇之余逛街休闲的地方。可以这么说,七里河的商贸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目前,七里河区已经形成了“两线两区一中心”(“两线”就是西津西路商贸线和滨河路商贸线,“两区”就是小西湖商贸区和西站商贸区,“一中心”就是新城区物流中心)的发展格局。近年以来该区商贸经济增幅一直居于兰州市前列,占全区GDP的比重一直达到50%以上,从事商贸业的人口达15万余人。

  闫继海:在红古做了十几年的驻站记者,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再熟悉不过了,当然,项目建设也不例外。今年红古区继续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年内完成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是33个续建项目、14个新建项目和15个争取项目,最终达到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2.38个百分点,使红古区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和聚宝盆。

  姚荣:在永登县驻站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永登县这几年的项目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去年一年就争取国家资金1.3亿元,引进县外资金3亿元,实施了119个项目,今年将力争突破40亿元的预期目标。至于对今后永登县如何抓项目,我个人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要围绕工业强县抓项目,全力支持驻永登大中型骨干企业发展。二是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项目,抓住国家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利时机,争取农业建设项目,在全县重点实施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抓项目,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经营城市,盘活土地。四是要围绕资源开发抓项目,永登县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按照市场经营化的思路,促进资源资本、资金的有效转化。

  田野:随着酒钢榆中钢厂、金川科技园、庄园乳品等一批工业企业的落户,榆中的项目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战略措施上,榆中县紧紧抓住兰州东扩的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大力实施“占补平衡”造地工程,为项目入驻搭建平台,确保项目建设的通电、通水、通路和土地平整“三通一平”工作。近3年,全县共建设各类项目194个,实际完成投资32.4亿元。

  魏周延:作为一名在皋兰县工作多年的驻站记者,我目睹了皋兰县这几年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受很深。我认为皋兰的项目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全县上下抓项目的思想观念更加解放,招商引资的决心更加强烈,特别是县上领导在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中能够做到舍得时间、舍得资金、舍得牺牲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三个舍得”。另外的一个“绝招”就是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能“跑”,可以说去年皋兰建成投产的16个项目,就是县上领导和招商局负责人用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跑”来的。

  辐射“一小时”的革命

  记者:一小时城市圈或经济圈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兰州与周边县市的联系愈加紧密。“一小时经济圈”已初显规模。你们将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呢?姚荣:永登县的区位优势较明显,处于兰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中川机场座落境内,兰新铁路和312线纵贯南北,交通便利。但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是较为突出,产业链条短,对农村的劳动辐射能力不够强。我认为要减小永登与兰州之间的城乡落差,关键是要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发展高效农业,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另外还要培育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主动与兰州的大企业靠拢,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经营社会化,使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魏周延:皋兰县是距离兰州最近的县城,因此它最适合发展一小时经济圈。由于皋兰特殊的地理位置,如果要发展兰(州)白(银)经济带,它将成为不可逾越的关键点。另外,近郊的一些地产大盘,如亚太花园、新港城、九州社区等的建设,也正在一步步向皋兰推进,从而缩小了皋兰与兰州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之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汽车时代的到来,实际距离也在进一步缩小。现在,皋兰县正是看准了这一前景和优势,下工夫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

  城镇托起新的希望

  记者: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地区,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起跳点。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县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在解决招商引资的“瓶颈”问题。现在各县区的小城镇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姚荣:首先,我先谈一谈永登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近两年来,永登县提出了“改造旧城建新城,建好新城带旧城”的思路,主要通过经营城市、盘活土地,新建和整治改造大街小巷,完善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力度。另外,我想提一些建议: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就必须要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要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我们可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优势加快建设。

  乡企二次创业现辉煌

  记者:乡镇企业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写上辉煌的一笔。最近,为了振兴我市乡镇企业,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乡镇企业再创业”的口号。各县区乡镇企业现状如何?应该如何实现再创业?

  谭效兰:城关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发展乡镇企业中走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化为股份制公司的“兰州五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五泉村436名村民的身份实现了转换,全区乡镇企业改革实现了零突破。随后,光辉村、大雁滩村、滩尖子村、张苏滩村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程序,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制工作。

  王志海:对于乡镇企业我并不陌生。近年来,西固的乡镇企业由不景气走上了再创业的道路,主要是西固区领导认识到了乡镇企业对推动区域经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各乡镇都通过股份制、拍卖、破产重组等形式,使企业的管理比较严格、科学,走上了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也解决了一些农村的闲置人员,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西固区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赵春艳:安宁区乡镇企业从1992年突破亿元大关后迅速崛起,到去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47亿元,从业人员达13784人,形成了建材、化工、汽车等门类众多的经济体系,乡镇企业已成为安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属工业的排头兵和重要支柱。今年,随着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企业的创业环境、融资环境也将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区区合一”的体制优势、新城区发展建设,都为安宁区的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非公风正千帆竞

  记者:由于与市场经济天然融合的特点,非公有制经济一经改革之初在我国获得合法地位后,便迅速发展,其地位也由“必要补充”提升为十五大报告所确定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加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兰州地处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全市经济建设的进程。如何发展非公经济?

  谭效兰:近几年来,城关区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非公经济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总量占到全市非公经济总量的54.3%。尽管如此,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们急需解决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解决融资难方面,除了吸引民间资金、协助招商引资、协调银行增加信贷之外,区政府还将筹措1000万元,组建城关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解决用地难方面,我们将通过政府投资,街、村集资的办法,在九州、北山三沟和青白石等地储备一至两千亩土地,专门用于发展非公经济;在改善服务方面,要不断完善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闫继海:在红古区,非公有制经济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历程,如今,它已经成为推动红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红古区去年的非公经济增加值达6亿元,增长29.2%,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23%。目前,我区有一批投资较大的、已建成并产生效益的非公企业。正在建设中的非公企业有:湟水河海石水电站、窑街纸袋厂铁合金、佳通水泥制袋生产线。

  田野:近年来,榆中县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全县非公经济注册资金累计达到4.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6516人。如今,我县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从执法、治安、水手、土地、市场建设、水电、交通、信息、销售网络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服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不断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管理,增强自身实力,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使非公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

  城乡和谐发展谋“双赢”

  记者:城市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水平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实质是以城市消费为导向,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和服务城市的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益农业。城市农业的最终发展结果,是要达到农村和城市的“双赢”。发展城市农业更是我市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城市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闫继海:谈起城市农业,没有人会不知道红古的大白菜,可以说我是吃着红古的大白菜长大的。近几年,红古在发展城市农业上更加注重科技的投入、品种的优化,从旱地到节能日光温室,从种植蔬菜到附加值高的花卉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也是一天天鼓起来。目前,5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花庄乳业生物科技园和水车湾林木种苗繁育中心建设的重大突破,更加强了这一点。

  姚荣:要说永登的城市农业很多,特色农产品种类也较丰富,结构回旋余地大。我个人觉得永登县在发展高原无公害夏菜、百合、玫瑰、洋芋、中药材、红提葡萄奶牛养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发展中,我认为还应加大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利用好各种发展优势,形成规模养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田野:榆中是一个农业县,发展城市农业显得紧迫而重要。近年来,榆中县针对全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川西片利用得天独厚的城郊优势,培育形成了无公害蔬菜、花卉、奶牛和鱼产业。东川片利用光热丰富、土地宽广的优势,培育形成了优质玉米、小麦设施养殖产业。南山利用降雨充沛、高寒阴湿的地理优势,培育形成百合、药材等产业。北山地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培育形成了洋芋、小杂粮等产业。同时还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放开手脚发展城市农业。旅游谁都说咱家乡好

  记者: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方式。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待于所属县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你们可能已经在所驻县区生活了几十年,甚至祖祖辈辈都扎根于此,心中肯定有对家乡说不完的赞美和热爱。现在,能向我们广大的读者介绍一下你们各自家乡的特色景观吗?

  李浩亮:我认为七里河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文化遗址较多,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以前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的群众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尽快开发旅游业,希望依靠旅游业给他们带来实惠。近年来,考古专家陆续在七里河辖区内发现了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期遗址39处。可利用兰阿铁路便利的交通条件,开辟旅游专线,让人们见识到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云顶风景区等很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王志海:从小到大在西固土生土长,感觉西固没啥好玩的地方。工作后去了西固的很多地方,才发现西固的旅游资源挺丰富的。八盘峡度假区与盐锅峡库区和有千亩枣园的达川旅游度假区相连接,青狮滩、夹滩、蛤蟆峡和太阳岛,“一帝五总督”游览题词,石头坪观光农业区。还有许多可以开发的资源。假如招商引资,西固的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

  赵春艳:安宁区充分利用辖区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把发展旅游定位在适应兰州中心城市服务需求的城市旅游度假和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节会旅游上。从1984年到2004年,先后成功举办了21届桃花旅游节,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这项活动成为安宁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同时,安宁作为兰州市的一个城乡结合区,又是新城区所在地。具有自然环境优美、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条件,还有可供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安宁区春有花,秋有果,适合建设集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以自然、原色、健康和休闲吸引兰州的众多游客,成为兰州的旅游带。

  闫继海:说到红古的旅游,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马门溪龙”。它是1947年在红古区的海石湾挖掘出土的亚洲最大的蜥角类恐龙化石。目前,红古区已经组织研讨、策划“恐龙”旅游品牌的开发,不让这样一个世界级旅游资源白白浪费。另外,红古还有全国有名的“冶金谷”,我们为何不在“冶金谷”的旅游开发上多下点工夫。

  本报驻县区记者简介

  谭效兰:

  担任《兰州日报》驻城关区记者站记者已逾10年,1994年调入城关区区委宣传部,现任城关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98年成立城关区新闻中心,主办刊物是“城关宣传”。

  李浩亮:

  1997年调入七里河区区委宣传部,曾担任《七里河报》编辑、记者。1999年担任《兰州日报》驻七里河区记者站记者至今,为报社采写了大量的新闻作品。

  王志海:

  《兰州日报》驻西固记者站记者。1999年调至西固区区委宣传部,在省市各类新闻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

  赵春艳:

  《兰州日报》驻安宁记者站记者,安宁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89年调入安宁区区委宣传部,1991年任驻站记者至今。

  闫继海:

  《兰州日报》驻红古区记者站站长。1993年退伍后调至中共红古区区委宣传部,2003年3月任中共红古区区委《连海周报》常务副总编至今。

  姚荣:

  现任《兰州日报》驻永登记者站站长。1993年进入中共永登县委宣传部,成为本报驻站记者。

  田野:

  《兰州日报》驻榆中记者站记者。1987年调入榆中县委宣传部,1994年成为驻站记者。先后被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兰州日报社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优秀作者。

  魏周延:

  现任《兰州日报》驻皋兰记者站记者。1989年开始担任《兰州晚报》特约记者,1993年至2001年被聘为《兰州日报》特约记者。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