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环球时报》与读者同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3:58 人民网

  李虹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社办子报,它立足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快捷翔实地报道全球热点新闻,准确及时地评论重大国际事件,生动活泼地反映多彩世界。自1993年至今,创刊十余年来,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深度的解读等鲜明特色,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国际知识的大门,成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被读者亲切地称为“良师益友”。在12年的办报生涯中,《环球时报》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一切为了读者的利益,一切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赢得了读者的心,拥有着上千万的“报迷”。用读者自己的话说,“看《环球时报》就像是与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而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版图的扩张”。

  读者的需求:永远放在第一位

  《环球时报》的总编辑何崇元说过:“我觉得办报纸首先是因为有读者的需要,因为有读者的需要我们才有动力,我的各位同事们,说实话首先想到的是读者的利益,我们写一篇文章首先想到的是读者会不会看,我们的发行想到的是读者能不能接收得到我们的报纸,我们做的广告读者会不会满意,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读者,没有读者就没有市场,也没有报纸。”

  1993年《环球时报》的前身《环球文萃》创刊时,全国专门刊载国际新闻的报刊并不是很多。那时,中国人看国际新闻大多抱着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心态。十几年过去了,不仅专门刊载国际新闻的报刊多了起来,党报、都市报也普遍加大了国际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力度。这时,人们看国际新闻则是更多地带着对切身利益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可以说,读者的需求带动了国际新闻报刊的发展。《环球时报》正是注意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从最初创刊到现在,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永远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环球时报》的主流读者是党政领导干部、机关人员、知识分子、军事科技人才、企业家、中青年白领以及学生等,他们大都学历高、层次高、收入高,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对于国际新闻往往有其独特的口味。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环球时报》时时刻刻不断探究的课题。

  一般来说,这个群体比较关心全球范围内的大势和大事,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和充实自己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有的甚至与他们的学习、工作直接相关。准确的国际信息、迅捷的时政消息、丰富的国际资讯都是广大读者想要知晓的。《环球时报》及时、大量、准确、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满足了广大读者这方面的需求。

  一位读者这样评价《环球时报》:“如今各类报纸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犹如贾宝玉之欣赏林妹妹一般,我对《环球时报》情有独钟。坐在家中足不出户,通过报纸就可神游世界列国,国事天下事知晓得一清二楚。别人议论起时事政治,自己也可‘见缝插针’地侃侃而谈一番,往往因见解之独到、言论之精彩博得众人的惊羡,自豪和满足感不禁油然而生。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一份报纸——《环球时报》。”

  另一方面,读者希望报纸透过扑朔迷离的现象,用事实来回答人们思想上存在的种种疑难问题,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甚至几乎同步获得最新的信息,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信息的纷繁复杂往往使人摸不清,辨不明。这时,读者更希望得到的是对所发生事情的分析、判断和观点的引导。尤其是国际新闻的报道,往往有其特殊的一面:从报道内容上看,国际新闻报道涉及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较为敏感的话题,与国家利益联系紧密,把握得好,有利于国家,把握不好,则会给国家添乱;从媒体环境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报道实力是“西强东弱”——西方媒体数量多,影响大,辐射力强。中国的国际新闻媒体,如果自己没有主见,跟着西方媒体跑,难免要当他们的传声筒。

  《环球时报》在去年6月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媒体替谁说话》的文章,文中谈到国内的有些媒体跟着美国媒体的调子跑,美国人炒什么新闻,就跟着炒什么新闻,使得一些夹杂着美国利益的观点通过我们的媒体在影响着社会舆论,身为我们党和国家喉舌的媒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人家当枪使了。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读者纷纷来电来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最终,人们认识到,要想不被西方媒体左右,关键是要有全面冷静的分析,这样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篇文章还受到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同志的表扬。《环球时报》十几年来总是力求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向他们不断进行引导和提示,以虚带实,以实论虚,讲清楚道理,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与好评。

  一位湖北的读者在经历了八年的《环球时报》阅读生涯后这样写到:“从《环球时报》上,我知道了‘车臣危机’、‘科索沃战争’的来龙去脉,印巴克什米尔危机原来起源于英国对南亚的殖民统治时期;认清了美国所谓‘正义’的背后,掩藏着咄咄逼人的蛮横和霸道,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其实危机四伏,还有那么多地区正在发生流血冲突;我叹息我们的近邻阿富汗多灾多难,尽管象征恐怖和顽冥不化的塔利班作鸟兽散,尽管众望所归的卡尔扎伊当了总统,但恐怖主义仍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这个世界的安宁;我读出了美国对伊动武的真正用心,读出了伊拉克人民顽强的信念与决心……它正确的引导和深刻的解读让我也成了国际知识的‘专家’。”

  同时,读者也需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充实自己的头脑。尤其是身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与日俱增,希望及时地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发展趋势,以便从中得到启示,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做更为充分的准备。《环球时报》在这方面也不负众望,它涉及的面很广,经济、文化、健康、交通、管理、体育以及廉政建设、公共道德等许多领域。报道的内容也很全面,既有具启迪意义的经验之道,如《比利时孩子从小学节俭》、《瑞士人花钱不讲虚荣》等,也有具警示作用的教训之谈,像《反腐败法监督各国官员》之类。

  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便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报业负责精神的良性循环。《环球时报》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其中不断有读者对该报的负责精神给予肯定。这也使得该报在众多报纸中确立了自己的个性。用责任精神满足读者需求是《环球时报》重要的价值选择。

  读者的喜好:办报的重心所在

  环球时报编辑部里有这样一句话:“心中无读者,高出不胜寒”,为了能更地好满足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他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改进、调整办报的形式与内容,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读者的喜好就是办报的重心所在,这也使他们在具体的办报过程中办出了自己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号字标题的简洁、生动和头版照片的醒目。在目前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下,谁能最先抓住读者的眼球,谁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标题的醒目在各大报纸激烈竞争读者的战争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环球时报》总能用大号字的通栏标题抓住读者,简练、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事件的内容,如《朝鲜有几颗核弹》、《美国人不知道孙悟空》,让人不知不觉产生阅读的欲望,而这同时也为读者有选择的阅读提供了方便。

  其次是语言的通俗易懂。《环球时报》一直追求语言风格的平民化,不故作高深,努力把国际新闻写得通俗、好懂、一目了然。这点无论是从标题还是从内容都显而易见。许多读者反映,《环球时报》的文章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对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帮助很大。还有的读者说,《环球时报》是一份名副其实的传媒,而不是外交公报或教科书,所以,他们愿意看。

  第三,用大量的背景来“讲”新闻。《环球时报》不惜大量的版面刊登背景新闻,不仅更好地解释、烘托和深化了新闻主题,使新闻的内涵更为显豁、明确,还使新闻更加具有了立体感和可读性。《环球时报》所运用的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中所描述事实的历史变化、现实环境以及同外界联系等的必备资料。它像讲故事一样,表里兼叙,远近结合,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充分运用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新闻素材,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更加周详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

  第四,深度开掘。作为讲究时效的报纸之一,《环球时报》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层面,还非常重视透过具体新闻事件,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进行深入剖析,体现了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和理论力度。如“深度报道”、“国际论坛”、“史海回眸”等就是深受广大理论读者欢迎的版面。其中许多文章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给读者以学术上、思想上的启迪。

  第五,精心策划。这是《环球时报》的一大突出特色。何崇元总编辑曾经这样说过:“策划就是选米下锅,而不是等米下锅。因为每天发生的新闻很多,或者说,媒体报的新闻很多。哪些适合自己的报纸,哪些不适合自己的报纸,哪些新闻在报道时怎么做些配合,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在《环球时报》报道的内容里,国际新闻热点占了较大比重。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能不能抓住每个热点。但回过头来看,为了报道好戴安娜之死、科索沃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热点新闻,我们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策划会常常是天天开,占去了编辑部3/4的时间。登什么文章要策划,文章分哪几段要策划,标题怎么做要策划。之所以要把策划做得这么细,是因为我们想在有限的版面上登出读者关心的内容,而不是只登那些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的稿子。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个国家,《环球时报》经常用四五个版面来介绍与之相关的信息。有写其地形复杂的《山国阿富汗》,写其气候特点的《阿富汗冬天特别冷》,写其历史的《阿富汗王国的变迁》、《苏军在阿富汗吃过大亏》等等。为了说明阿富汗人民很能打仗,《环球时报》还报道了《阿富汗毛驴成了稀罕物》,文中说:‘有人戏称,冬季在阿富汗山地打仗,10辆坦克也比不上一头毛驴。’如果没有策划,没有研究透阿富汗的一草一木的劲头,是很难做出这些文章的。”

  还有,打造高素质采编队伍。《环球时报》能不断节节进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它有一支强大、高效的记者队伍。《环球时报》依托《人民日报》的强大资源优势,在7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记者和特派、特约记者300余名。从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到海啸肆虐的印度洋;从局势刚刚平息的阿富汗,到前景仍不明朗的乌克兰;从繁华喧嚣的美国,到等待援助的苏丹……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身影。他们深入新闻现场,为读者采写一线独家报道,把外面的世界真实、详尽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环球时报》同时还拥有实力雄厚的编辑队伍。编辑部的同志都是毕业于各个重点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策划专版,深夜加班,抢出特刊,个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与读者的沟通:真诚到永远

  环球时报不仅处处为读者着想,为了能及时、准确地知晓读者的想法、意见,还大大加强了与读者的沟通力度。自创刊之日起,发行人员就一直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经常深入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和科研单位,给人们带去最新的《环球时报》。并现场咨询,解答读者的问题,虚心听取读者意见。

  报社经常举行读者编者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为栏目、版面“把脉”。并以书信和网络为渠道,进行读者调查,让读者来评判他们的工作。对于调查,编辑们高度重视,组织大家专门讨论,从而使得编辑们对各个版面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编辑部的评报栏里每天都发布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们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栏目、版面等方面的调整。此外,还设置了有奖点题热线,并为此专门开辟了《答读者问》栏目,针对读

  者最关心的国际问题和由此产生了疑惑,专门请来国际问题的专家或驻外记者为其答疑释惑,深受读者喜爱。这个栏目虽小,但它却从读者最想知道的点滴知识出发,“不以题小而不为”。细微之处可见环球时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真心与诚意。

  在2004年年末,为感谢读者的厚爱,该报驻世界各地的记者向读者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很多驻外记者通过报纸版面与读者见了面,对读者说了心里话。还配发了每个人的生活照或工作照,使人倍感温馨、亲切,大大拉近了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特别推出“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从创办时的2万份,到现在单期发行量200多万份,《环球时报》在全国报纸排名中名列前茅。全体员工的努力得到了读者真诚的回报。很多酷爱《环球时报》的读者,将自创刊以来的每一期报纸都保存起来,经常翻阅。可以说,《环球时报》拥有上千万的“报迷”。

  环球时报孜孜不倦的努力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它的付出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好评。读者的来信来稿接连不断,尤其是在《环球时报》创刊十周年的征文活动中更为明显的表现出来。一位负责征文工作的编辑在《你好,环球时报》一书的卷首语中这样写道:“‘与环球时报同行’有奖征文的启事在2002年10月刊出后,读者的热情参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截止12月底,我们总共收到了近千篇稿件,摞在一起,足有两尺来厚。但这份真情却无法用尺度来衡量。”“每当我们见到这厚厚的一摞稿件时,就好像见到我们亲爱的读者,见到一个个亲密的朋友,见到一份份真挚的友情。”

  读者的心声:愿今生与《环球》同行

  上海的一位读者在为纪念《环球时报》创刊十周年的征文活动中这样写到:“每当拿起一份《环球时报》,我都爱不释手,不同的版面给予了我不同的感觉,但都给了我知识与智慧。在最高处观察、在最深处剖析,这是我对《环球时报》的一贯评价。‘新闻背景’让我及时准确地把握国际政治走向;‘深度报道’给我揭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内幕;‘国际论坛’向我展示国内外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史海回眸’把我带入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人物春秋’让我走近各国名人;‘台湾传真’把宝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展现在我眼前……”

  四川的一位读者在征文中写道:“《环球时报》是我无声的导师,真实、快捷地传播全球最新要闻和大事,是古今中外方方面面信息及知识的殿堂;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精烹细饪,回味无穷;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获益匪浅。我与《环球时报》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天天相伴,哪怕时间再紧,也挤不掉买报的时间。无论上班还是回家,都手握《环球时报》一卷。人生难得一知己,《环球时报》已与我亲密无间!”

  一位安徽的读者写道:“我喜欢《环球时报》这样一位朋友,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生命、永恒、正义与邪恶,它是那种温暖着我的心灵、使我快乐的爱的力量;我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共鸣,对劳动、对创造、对荣誉的爱,在它那里找到了知音;它使我的责任心强大起来,它驱赶了尘俗的纷扰,使我求得心灵的睿智,这是《环球时报》给予我的最宝贵的馈赠。”

  这些征文无不饱含深情,对《环球时报》的感激之意、喜爱之情迎面扑来。

  《环球时报》以其一贯保持的权威性、时效性、可读性等特点,吸引着读者,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世界、把握国际形势走向。也正是这样,它才得以在激烈的报刊市场中占有着优势,深受读者的好评。12年来,环球时报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真心、诚意换回了读者的支持与厚爱。(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