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全带哪里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00:00 红网

  “安全带要系吗?”“不用系。”“不是查着了要罚款吗?”“刚开始那阵子是查得紧,现在谁还管呀?”这是笔者近日乘出租车时与司机的一番对话。

  司机所说的“刚开始那阵子”,是指去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的时候。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开车不系安全带要罚款50元,坐车不系要罚20元。当时,坐出租车时,一上车,司机就会提醒,有时甚至是命令:系上安全带。乘客也多会“自觉行动”。执法者查得更紧。据当地媒体报道,光2004年6月3日那一天,交警在市区就查处不按规定系安全带违法人616名。如此“法网恢恢”,还有几人敢“顶风作案”。

  但是,后来再坐出租车时,有些司机便会说:“安全带就搭在肩上吧。不用系!”再后来,便成了“把安全带拿在手上,有交警再系上。”再再后来,乘客上车不会去找安全带了,司机也不会提醒和督促了,查处不系安全带者的新闻也很少看到了。同几位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的朋友谈起此事,他们说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

  一部新法律、一项新规定出台,方方面面都“高度重视”,为了让它深入人心,宣传起来大张旗鼓,抓起来也是雷厉风行,但往往只是当成了一种“任务”,开始时轰轰烈烈,时间一久,“热火劲”一过,便就外甥打灯笼——照旧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一种遵守和敬畏法律制度的共识和习惯,往往把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好的事情,当作可以应付的“任务”来办了。媒体常常将新加坡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环境整洁归结为查得紧、罚得重,却忘了人家不仅管得严,还管得久,遵纪守法不仅是一种被动行为,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本应该时处处遵守的法律制度,一旦成了“应景之作”、“被动行为”,就会普遍形成一种“应付心理”,而应付屡屡成功,便会养成一种“应付习惯”,做啥事都想应付,都想投机。

  要让人们对法律制度深怀“敬畏之心”,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必须有相当的恒心和长期的坚持,监管者必须无时不尽力,无一刻敢松懈。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又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因为严格依法按律办事“不自由”、“不划算”,人们往往会“走捷径”,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执法监管者要敢抓敢管,而且不是抓一天,管一时,而是天天抓,时时管。好多时候,我们将“管不胜管”归结为监督管理者有限,违法违规者太多,这看似有理,其实更多地是把结果当成了原因。管不胜管,是因为该管的时候没管好,管得过来的时候不去管,待到大家“蜂拥而上”时,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当然就管不过来了。禁止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抓了多少年,罚款额也不断上翻,为啥难以禁绝,就是因为是“屡禁”,而不是“长抓”。

  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离不开法律制度。但是,再好的法律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执行,就是一句空话。不仅如此,法律制度执行前松后紧或忽松忽紧,不仅会使法制的严肃性和尊严大大受损,还会给公众造成一种错觉:法律制度是管理者手中的橡皮筋,想紧就紧,想松就松,自己只要不往风头上撞,一般是不会“出事”的。这从好多地方的一些“禁令”、“通知”、“规定”年年都要发一遍,却很少听说有几人被查处中就可以看出。

  好多时候,一出什么事,便有人大声疾呼,要赶快建章立制。确实,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的存在和难以解决,与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健全有关,但是,更多的情况则是,好多事情,明明有制度可管,有法律可依,可就是没人管、管不好,就是因为缺乏严格、持久的执行,法律制度慢慢变成了“墙上的老虎”——只吓人,不吃人,甚至不吓人。要说我们当下最缺的,绝对不是“法律制度”,而是对法律制度不折不扣、持之以恒的“执行力”。(稿源:红网)(作者:易其洋)(编辑:潇湘行)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