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载史册的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06: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凌德权

  4月30日是越南举国欢庆的日子,也是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们纪念的日子。

  30年前的这一天,越南爱国武装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发起统一祖国大决战———“胡志明战役”的最后一战。当天中午11时,越南先头部队攻入前西贡政权“总统府”,抓获伪政权首脑,迫使其宣布无条件投降,最后一批美国人从“大使馆”楼顶搭乘直升机仓皇撤离。西贡和整个越南南方随即宣告解放。

  这是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事件———超级大国战败了!这是历史精彩的瞬间———长达14年的越战结束了!这是永垂青史的范例———被分割21年之久的越南南北两方终于“破镜重圆”!

  “4·30”大捷标志着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救国战争赢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这一事件在越南民族解放史上谱写了光照千秋的篇章,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意义深远的记录。

  越战是当时世界冷战大格局中的一场热战。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以“防止共产主义扩张”为借口,挑起入侵越南和老挝、柬埔寨的战争。主导这场战争的先后包括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三任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使之成为二战后美国参与历时最久、投入兵力最多、损耗最大、结局最惨的一场战争。

  在越战中,美国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将越南变成了美国新式武器的试验场。战争高峰时,美国直接投入地面战场的兵力高达55万,直接战争耗费达1650多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000多亿美元)。美军在越战中的死亡人数高达6万多。

  为实现胡志明主席“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遗愿,越南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这场神圣、正义的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将士达110万、战争失踪人员30万、伤残人员60万,还有近200万平民被杀害,400万平民伤残或遭受美军施放的化学毒剂毒气的伤害。但是,牺牲没有吓倒越南人民。越南党和政府高举胡志明主席“决战决胜”的旗帜,动员全国人民支援前线,广泛争取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最终赢得了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对称”战争。面对战场失败和不断高涨的国内以及世界范围的反战浪潮,美国不得不撤离越战这个泥潭。越战的结束导致东南亚及亚太地区的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

  越战已经结束30年,越战“后遗症”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30年来,美国和世界各国关于这场战争的著作和研究报告不计其数。但是,任何史家的研究结论或许都比不上华盛顿决策者们的忏悔:发动越南战争是“得不偿失的悲剧性错误”,是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作为越战的另一主角,越南最有资格以胜利者姿态纪念越战结束30周年。“山河在,人民在,战胜了美帝,我们的建设将比今天好10倍!”这是胡志明在临终遗嘱中写下的气壮山河的话语。30年时光流逝,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近20年来奉行革新开放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当今越南,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对外关系方面,越南奉行“独立自主、开放、国际关系多方化和多样化”的外交路线,努力维护和平环境,争取有利的国际条件,把“和平、独立、合作、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全面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10年前,越南加入东盟。东南亚实现了“十国大东盟”的建设蓝图,曾因越战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国家间鸿沟被填平。东盟正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维护和平、推动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越南与美国在10年前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最近指出:纪念“4·30”大捷……,是为了现在和将来。要以“4·30”大捷及其爱国精神作为今天建设和保卫国家事业的巨大动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面临着共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和平、求稳定、促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一致愿望。今天我们纪念越战结束30周年,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不能让越战的惨剧再次发生。只有这样,2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才会大有希望。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30日 第三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