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港舆论认为台当局两岸政策面临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0:44 东方网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台港舆认为台当局两岸政策面临抉择

  东方网4月30日消息:近日来,台港媒体和时政评论员就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和宋楚瑜的行将来访,对两岸关系的走向将可能产生的影响发表了大量评论,较普遍的看法是,连宋大陆行所能扮演的角色,应是和平讯息的传递者,经贸交流与经济合作的沟通者,两岸恢复授权谈判的促进者,但连宋毕竟不是陈水扁的特使,连宋能否为两岸开启和平对话之门,关键仍在大陆的决策考虑,以及台湾当局的对应态度。现将有关文章和评论汇集如下:

  连宋开启对话之门

  香港《南华早报》4月27日刊登香港政治评论员秦家骢为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由于现在国民党是在野党,因此,预料之中的国民党同共产党之间的和解不会结束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僵局。当然,北京清楚它可以通过反对党给陈水扁及其执政党制造麻烦。然而,北京很实际,它清楚下一届总统大选只有三年之遥,但无法确保反对党会取得胜利。因此,如果北京希望海峡两岸关系有所进展,将不得不同台北现政府打交道。

  因此,反对党的政治家们访问北京很可能预示着北京将向民进党政府作出主动表示。《反分裂国家法》不仅不会导致海峡两岸越来越疏远,反而可能促进双方的对话,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陈水扁作何决定。

  陈水扁将发表新阶段两岸政策谈话

  台湾《中国时报》4月28日发表一篇题为《扁拟主动促成政党峰会》的文章,摘要如下:陈水扁对4月29日连胡会内容发表谈话,并于5月20日提出新阶段两岸政策谈话,在他第二任期的第二年开启更具弹性的两岸关系新局。相关高层认为,虽然陈水扁坚称没有九二共识,但在两岸交流上将更具弹性。

  总统府、国安会高层并未针对连宋访问大陆成立特别因应小组,但高层对4月29日的连胡会相当重视。据指出,待连宋结束大陆行后,总统府、国安会将深入讨论;下一波两岸政策基调,陈水扁将于5月20日发表讲话。到目前为止,看来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朝着开放的方向走。

  台湾《联合报》4月29日文章:题《民进党:须开大门走正路》

  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表示希望与民进党多发生一些关系,民进党昨天响应指出,北京当局有意改善两岸关系,就必须开大门走正路,进行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协商谈判。

  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表示,孙亚夫的用语暧昧,民进党不认为这是正式邀请民进党访中,民进党长期支持两岸关系往正常化发展,两岸交流也是正常化的一环,但现在中国通过反分裂法,时机不宜,民进党绝不会赶搭中国热到对岸访问。

  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昨晚对此强调,陈总统将连宋访问大陆定位为投石问路,是因为还不知中共要出什么招,若中共仍拒绝与台湾民选政府接触,中共邀请个别民进党人士访问就只是点缀,那就看不到胡扁会的可能性,两岸关系也将依旧一事无成。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今天回应孙亚夫说,民进党过去一再强调中国不能矮化、分化台湾,民进党这时不接受中国这样的邀请。

  美学者对两岸关系仍有担心

  香港《南华早报》4月28日文章:《美国担心陈水扁可能被晾在一边副题:分析人士担心他可能重拾挑衅立场》

  华盛顿公开支持连战访问大陆并会晤胡锦涛主席,但对两岸关系能否得到改善仍持怀疑态度。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两岸问题专家李侃如指出,北京可能会利用连战的大陆行直接或间接地与台北政府进行谈判,或是利用它孤立执政的民进党。

  美国的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他们担心北京不会把国民党的大陆行作为一项复杂和解计划的一部分,利用它向陈水扁作出友好表示,而会设法在2008年的台湾总统大选之前将陈水扁晾在一边。他们认为,此举可能会促使这位台湾领导人重新采取以前挑衅性的两岸政策。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的两岸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则比较乐观,他认为,北京愿意与台湾总统打交道,因为胡锦涛对陈水扁和宋楚瑜在2月份发表的声明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在那项声明中,台湾领导人陈水扁重申了自己不会宣布独立的承诺。兰普顿教授说:北京正试图为陈水扁提供一个选择:要么缓和你的政策,要么被晾在一边。选稿:胡静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