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2日04: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宜仁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徐光启,深知水利对于“以农立国”的国家何等重要。43岁考中进士后,他就提议测量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水道;晚年编写《农政全书》,有9卷是专谈水利的。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他一生多有建树,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清明时节,笔者前往上海市徐家汇,拜谒了重新修葺后的徐光启墓园。

  徐光启少有大志,立志“治国治民,崇正辟邪,勿枉为人一世。”他早年从事过农业生产,20岁时中秀才,36岁时中举人,43岁中进士,后当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直至宰相。他从政数十年,清廉自守,逝世时身边仅有纹银十两。他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是中国深刻认识世界科学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大力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到中国来的学者,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泰西水法》、《测量法义》等科学书籍。

  徐光启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是对农学和水利方面的研究。他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水利问题,把水利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一环。在《农政全书》中,他写道:“水利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深刻阐明了水利与农业的关系。明王朝迁都北京后,政治中心同经济重心远离。每年需要从东南漕运400多万石粮食及其他物资。所谓“军国大命,独倚重于漕运”。为此明代奉行水利为漕运服务的方针。“漕运第一,灌田次之”、“灌田者不得与转漕争利”这个方针的长期实行,耗费了大量水资源,带来河运紧张、加剧河患、劳民伤财、经济凋敝等严重的社会后果。徐光启疾呼“漕能使国贫,漕能使水费,漕能使河坏”,主张改变灌溉服从漕运的方针,确立水利为农业服务的原则。采取措施节水用水,将包括原来用于漕运的水源,用来灌溉农田,增加粮食生产,特别要发展北方的水利和农业,变天下为江南,改变南粮北运的局面。这些主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徐光启逝世后赐谥“文定”,葬在上海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他的大别庄里。这一带也因他的后人聚居而形成集镇,得名徐家汇,如今已成为上海繁华的三大商业中心区之一。明代时徐光启墓原有墓阙、望柱、石人石马等,清代又增建了十字架,气势宏伟,但在“文革”中遭到毁坏。“文革”结束后,徐光启墓虽然经过修整,恢复了墓冢,但已非原有风貌。1988年,徐光启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近年的修葺,徐光启墓园已恢复明清时的古朴风貌。

  沿南丹路西行不远,眼前豁然开朗,路北一片开阔,一对石狮蹲在道口,两根高近10米的方形青石望柱雄峙其后。柱间有一池塘,一泓清水映碧空,一座石桥跨水过。走下桥,便是三开门的花岗石墓阙,正中题刻“文武元勋”,两侧是“王佐儒宗”、“熙朝元辅”,道出了徐光启的历史地位。阙后20余米长的墓道两侧肃立着石羊、石狗、石马、石翁仲,显现出墓主人当年的身份。墓道尽头是我国官墓中极为罕见的汉白玉十字架,2米高的基座上刻着《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记》,高达5米的大十字架上也横刻有“十字圣架,百世瞻依”八字,它与不远处的徐家汇天主教堂钟楼天顶相互呼应。1604年,徐光启认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兼科学家利玛窦,由此接触了西方最新的科学技术,也接受了天主教。十字架后的墓冢平面呈双月牙形,封土立面呈山峰状,冢前立有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的“明徐光启墓”碑。墓冢两边各有一道短廊,东为“徐光启墨迹碑廊”,西为“徐光启生平画廊”。方圆10余亩的墓园,林木葱茏,幽篁苍翠。在园西南角有一典雅古朴的明代第宅建筑———“南华春堂”,徐光启纪念馆就设在这里,正厅内放置徐光启花岗石半身雕像,馆内还陈列着有关徐光启的图片与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并放映徐光启生平的电视片。

  离开墓园回望,只见墓阙柱上所刻楹联苍劲有力———“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这样的评价,对于徐光启,名副其实!

  图1: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徐光启,深知水利对于“以农立国”的国家何等重要。43岁考中进士后,他就提议测量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水道;晚年编写《农政全书》,有9卷是专谈水利的。

  图2:在京城做官时,徐光启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在他的帮助下翻译了《几何原本》一书。徐光启在译文中增写了自己的心得。西方国家对它的称誉远在原著之上。

  图3:徐光启早年见到上海备受倭寇侵扰,他考查了我国火药和火器使用的状况,并画了安置大炮的炮台样图,提出发展火药武器的建议,可惜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图4:崇祯二年(1629年),68岁的徐光启受命督修历法。他成立历局,集思广益,广泛吸收国内外在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徐光启72岁时未及修完《崇祯历书》,便卧床不起。他推荐一名学者领导历局,完成未竟事业。

  图5:徐光启一生编写过许多科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政全书》。他临终时对孙子说,“速缮成《农政全书》进呈,以毕吾志。”这部长达60卷的集合古今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图6:徐光启死后葬在上海徐家汇。他为我国科学技术进入中西结合的研究开辟了道路,因而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02日 第二版)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在京城做官时,徐光启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在他的帮助下翻译了《几何原本》一书。徐光启在译文中增写了自己的心得。西方国家对它的称誉远在原著之上。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徐光启早年见到上海备受倭寇侵扰,他考查了我国火药和火器使用的状况,并画了安置大炮的炮台样图,提出发展火药武器的建议,可惜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崇祯二年(1629年),68岁的徐光启受命督修历法。他成立历局,集思广益,广泛吸收国内外在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徐光启72岁时未及修完《崇祯历书》,便卧床不起。他推荐一名学者领导历局,完成未竟事业。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徐光启一生编写过许多科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政全书》。他临终时对孙子说,“速缮成《农政全书》进呈,以毕吾志。”这部长达60卷的集合古今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谒徐光启墓园(探幽发微)(组图)
  徐光启死后葬在上海徐家汇。他为我国科学技术进入中西结合的研究开辟了道路,因而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