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蓉:17年坚持情动大山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2日05:20 中国青年报 |
本报湖北五峰5月1日电 这是一条蜿蜒在海拔1800米高度的山路,左边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石块的山坡,右边是探头方可望到底的山谷。这里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经常走一个小时还碰不到一个人。 走在这样的路上会让人感到孤独,而宋芳蓉一走就是6年。 1988年,15岁的土家妹子宋芳蓉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当年,她考取了乡里的代课老师,被分配到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后河乡后河村顶坪单人教学点任教。 顶坪人烟稀少,大山深处散居着几十家土家族农户,不远处便是原始森林,常有马熊和野猪出没。乡里曾经在这里设过教学点,但由于教学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寂寞,老师来了又走。 所谓的顶坪教学点实际上只是一座破旧的吊脚楼,楼上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用木板隔开,里面是寝室,外间是教室,楼下养着猪、牛、羊。没有黑板,没有课桌。 看到这样的情景,15岁的宋芳蓉打了退堂鼓,准备第二天就“打道回府”。可当她一早打开门,发现外面已站了一群孩子和背着桌凳的家长。孩子们渴望的目光让宋芳蓉留了下来,大山里开始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十几个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4岁半,从学前班到四年级5个班级,宋芳蓉既当老师,又当保育员。虽然只有她一个老师,但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自然、思想品德,一科都不少。宋芳蓉让不同年级的孩子背靠背坐着,一批一批地上课,一门一门地教。她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没有黑板,捡块木板刷黑;没有跳绳,上山砍来葛藤。吃的粮食要到山外去背,背不动了,宋芳蓉就把粮食放在路旁的山洞里,第二天再带着学生一起扛回去。喝的水要到三里外的“天坑”挑,宋芳蓉一天来回五六趟。宋芳蓉说,那条山路是哭出来的。 五峰是省级贫困县,山里的孩子常常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宋芳蓉每月只有代课工资五六十元,为了资助这些孩子,她开荒种地、进城打工,扫过马路,洗过盘子,贩过水果,卖过社会福利奖券。 从不足20平方米的顶坪吊脚楼,到用自己打工的钱租住的三坪小学,到社会投资12万元建成的三坪希望小学,再到有了篮球场和教学楼的新三坪希望小学,宋芳蓉坚持了17年,坚持在大山深处播撒知识和希望的种子。她的坚持感动了很多人。 由团组织和社会各界捐资设立的“三坪希望基金”已超过40万元,每年可解决几十个孩子的后顾之忧。江苏张家港市骏马集团捐款50多万元对三坪希望小学进行扩建。湖北宜昌市的一家宾馆设立了募捐箱,每年分两次把捐款送到三坪希望小学。 很多人成了宋芳蓉的笔友,家里4个大纸盒子装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其中一个笔友称自己是个犯了罪的大学生,正在武汉市蔡甸监狱服刑,有几次还在信里夹了50元钱,要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 但宋芳蓉写去的回信每次都被退了回来,宋芳蓉说,自己特别想去武汉看看这个学生。 宋芳蓉的坚持不仅改变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96年,宋芳蓉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7年获得“国际消除贫困奖”。1998年,她又荣获首届“五四青年奖章”。 1996年,宋芳蓉被湖北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破格录取,两年后获得本科文凭。目前,宋芳蓉正在北京大学跟读公共管理硕士班,所有的交通费、学费、生活费都由团中央组织部帮忙解决的。 从昔日的代课老师到今日的小学校长,从连话都不敢说的15岁小姑娘到今日的团中央委员,宋芳蓉的身份变了,所处的环境变了,但她投身山区教育的心没变。出名后,武汉市有好几个单位想调她去工作,广州、珠海的几所私立学校也高薪聘请她任教,面对这些诱惑,宋芳蓉依然留在了大山。 800多元的工资加上丈夫的收入,宋芳蓉一家3口的生活本来很好过,因为她资助了5个孩子,日子便过得紧巴巴了。宋芳蓉说,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同班的同学都有点怕和她谈话,因为她一开口就要讲节省。脚上的一双鞋是同学扔掉不要的,宋芳蓉捡了回来,一直穿到鞋帮开裂。当年爬山路摔跤磕掉的几颗牙齿换成了假牙,因为舍不得花钱换新的,假牙变得有点发黑。 站在堆着沙石、尚在建设中的三坪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宋芳蓉展望着学校的未来———整齐的课桌、联网的电脑、平坦的跑道。面对众人提出的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宋芳蓉笑着说:“我的历史使命还没完成呢。” 作者:记者 甘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