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读书者过于功利 有何不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2日16:10 人民网

  网友:青安

  今年的4月23日,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10周年。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国民保持阅读习惯的仅占5%,国民读书率五年持续走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书者过于功利。

  想想看,这种说法仿佛有一定道理。在一个转型的社会里,瞬息万变的竞争格局,让人感到处处涌动着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和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也促使不少人万事快为先,无暇读书。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太忙了,根本无法再像过去一样,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把读书进行到底。稍有空闲,不少紧张工作的人,会把打牌、唱卡拉OK、做运动等当成最佳的休闲放松方式,而弃书不观。正因存在诸如此类的现象,当“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甫出,不少人认为是功利导致了国民阅读率下降,功利是读书的大敌。

  果真如此吗?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功利不仅不是读书的大敌,反而有利于人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增强。什么是功利?功利并不是短期利益的代名词,而是表示功效与利益或功名利禄的意思。笔者以为,没有功效,没有利益,读书也许就会缺少动力。“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中国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尤袤在《遂初堂书目》序中所言,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功效利益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经典词句,也足可见古人读书的功名利禄观。

  古人读书的内在动力,古人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能说与功利无关。今天依然如此。书作为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其教化功能亘古至今。升学的压力,促使中小学生认真阅读;就业的压力,促使大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在职人员要想保住饭碗,要想有所作为,除了特殊情况,恐怕还是需要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从哪里来?除了实践积累,就是靠书籍充电。在信息泛滥、文化快餐、文化垃圾随处可见的今天,读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人们不得不猛啃书本,不得不深读、精读,从而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感悟能力,汲取知识营养,提高职业技能和本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功利,人们更加务实;因为务实,人们必须阅读。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功利没有错,与读书不矛盾,并有利于培养公民的阅读习惯。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笔者期盼阅读春天的来临,期盼阅读成为每个人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部分,但同时也渴望人们转变观念,不要视功利如洪水猛兽,更不要把功利当成影响阅读的罪魁祸首。功利与阅读并不矛盾,虽然有时功利驱动下的阅读,为的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可能使人们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全,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负面效应,但没有了功利,阅读也许就会失去动力,国人的读书率也许还会进一步走低。

  新闻链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