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年人征婚,起啥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4日00:39 红网

  前些日子,某家媒体一篇“81岁百万富婆征婚,三百多人应征”的“新闻”,可谓赚取了大量眼球,不但被众多媒体纷纷转载,而且是引来目不暇接的“网评如潮”。

  这些评论中,或认为81岁高龄的老太太“勇敢”的征婚,反应了时代的进步;或认为有的应征者直截了当的声称看中的就是老太太百万资产是坦率得“可爱”,应当宽容;或就此深入讨论一番爱情的“真谛”;更有甚者,上升到吓人的高度,认为从此征婚事件中,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不可等闲视之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蜕变堕落”,如不加以批驳,将危及国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针对此一新闻的评论,可谓是蜂拥而来,好不热闹。

  说实话,看了这些评论,真叫人不得不佩服这些朋友们善于发现的“审美眼光”和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以笔者之愚钝,当初看到这则新闻时,只是“一笑而过”,根本未曾想到这个新闻竟有这许多的看点和意义。在笔者看来,这则新闻其实就是再平常不过的老年人征婚。若如在二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老年人“谈婚论嫁”,的确要算新闻,有报道和讨论的必要和意义。但在今天,老年人也有爱情滋润的必要和权利,已是这个社会人所共知的道理,独身老年人寻找爱情的“另一半”,已为大家所接受和支持。因此,今天的老年人征婚,可谓是稀松平常,实在不足为奇,其新闻价值还有几何,是再明白不过了。

  一个普通老年人的征婚,何以会如此“轰动”?细加研究,最初报道这个“新闻”的媒体,其实也并非采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段,只不过沿袭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套路,在新闻标题上特别的突出了“81岁”、“百万富婆”这样的惊人字眼。如此一来,一个普通的老年人征婚,便有了“轰动”的基础,最终也达到了“吸引眼球”的根本目的。自然,也吸引了“职业敏感性”极强的时评人的眼睛:面对这样“爆炸性”的新闻,岂能错过时评一番的大好机会?于是乎,敲键盘,码字符,一篇篇时评纷纷出笼。本来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事件,在时评的推波助澜下,货真价实的轰动起来了。

  近年来,就一个本来没有多大新闻价值的事件,加以记者的“生花妙笔”,炒成“闻者动容”的热门新闻,早已成了一些媒体的家常便饭和拿手好戏。自然,媒体如此不遗余力的炮制这样的轰动新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吸引眼球”,以求得可观之利润尔。这反映出当前一些媒体为了“卖座”,早已将媒体本来的职责抛于九霄云外,“只要有人看”,成了唯一的发稿标准,至于是否有社会价值,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考虑。而更可悲的是,一些时评人,也把评论所负的责任置诸脑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跟进,评而论之。说实话,媒体记者和某些时评作者对这种无价值新闻的“一唱众和”,实在无异于街头的起哄,除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令人侧目外,并无什么意义。然而,街头起哄,因为所涉范围有限,并无大碍,但在媒体上的起哄,受众众多,影响至广至大,岂可任意妄为?

  其实,社会上大至国家大事,小至百姓民生,值得关注和评论的,可谓书之不尽,论之不完。如果媒体和评论者不把镜头和笔(实际上许多的“笔”应为“键盘”)对准国计民生,却在那些并无什么意义的“新闻”上浪费版面和笔墨,以吸引眼球为追求,在那儿一个劲的瞎起哄,说实话,实在是一种失职,不但没有任何意义,更无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真是不幸,笔者从来没有想到要来就“81岁百万富婆征婚”时评一番(假如这也算一篇“时评”的话),但最终竟也未能“免俗”。笔者之所以“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希望:但愿这样的“新闻”一去不复返,这样起哄的时评再也不要出现。(稿源:红网)(作者:平开俊)(编辑:杨国炜)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