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利益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5日09:45 红网-湖南日报

  曹晓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利益协调的社会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利益是人们一切奋斗的最初动因,是人们实现其他各种利益的基础。因此,以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和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一方面,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这种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它是全社会至高无上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各阶层、集团、地区都要以根本利益为重,只有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得到实现,各阶层、集团、地区或个人的利益才能得以保证。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成员、阶层、集团还有各自的具体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的差别是由历史和经济社会原因造成的客观存在,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抹杀这种特殊利益和差异,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既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利益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各种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要求,又有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但这种竞争不是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而是依法依规的良性竞争,它不能以牺牲和损害处在劣势地位的阶层、集团、地区或个人的利益为前提,相反,应该先富带后富,尽快缩小贫富差距,以不断增进共同利益,维护社会利益的和谐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成员、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增多,并呈现三个变化趋势:一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一方面,经济体制的转轨,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与市场化倾向,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得到认可,这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前提。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不断地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不同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地位与扮演角色不同,出现分化;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使新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产生,从而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利益结构,利益格局和主体日趋多元化。二是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45突破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三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新的利益矛盾不断产生,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引发群体性矛盾和干群矛盾增多,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往往渗透着理性与非理性的政治、思想变化等多种因素,协调、整合不同利益要求与矛盾,涉及到效率与公平、少数与多数、近期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使解决矛盾的难度增大。

  实现利益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1、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是利益和谐的前提。经济落后,财富困乏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矛盾、冲突的最普遍的原因,只有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总量,增加社会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减少利益矛盾,有效地医治许多社会疾病和消除社会裂痕,实现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和谐。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战略机遇,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题,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2、健全运行机制,推进合理分配是利益和谐的关键。一个和谐的社会要求合理分配经济利益。人们追求经济利益,一般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人们对通过劳动获得经济利益十分看重,当其利益受到侵犯或不公正对待时,就会诱发矛盾、对抗和冲突。当然,合理分配并不等于平均分配,不等于没有收入差距,合理分配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根据不同的劳动效率及贡献大小,形成具有适当差距的分配格局。

  为推进合理分配,需要我们健全一系列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很好地引导、预警、调节、处理不同阶层、集团、地区或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利益观念导向机制,主要从价值层面,从思想道德层面引导人们的求利行为;利益矛盾预警和应急机制,主要立足于预防,将矛盾遏制在萌芽之中;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解决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和社会利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约束机制对那些不规范、不正当、不合法的逐利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纠正、制止和惩处;利益冲突调解机制,主要是通过法律调解、行政调解和社会自我调解等方式,对利益冲突双方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处理。

  3、充分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利益和谐的根本保证。

  就业是民生之本,利益之源。采取多种途径,广开就业门路切实改善创业就业环境,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街道、社区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正确处理好就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和城市化及资金投入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援助体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实际问题;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

  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者系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