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奚旭初:开口说话就是"知识产权"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5日10:59 东方网

  > 正文

  奚旭初:开口说话就是知识产权吗?

  选稿:杨申 来源:东方网 作者:奚旭初 2005年5月5日 10:58

  前几天当广州一家报社的记者电话联系广州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希望采访一位专家时,这位教授首先发问:“你们是有酬采访吗?”首次碰上采访要付费,记者诧异不已,一时以为听错了。(5月4日新民晚报)

  采访八字还没见一撇,开口先索采访费——教授理直气壮,认为索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并且将“诧异不已”的记者数落了一顿,说这事儿早就不新鲜了,如果没听说,那只能说明你们年轻人的观点太落伍了。教授又说,有酬采访是一种趋势,这在国外早就形成了。言外之意似乎他不是很在乎那几个钞票,要紧的是他有责任将这种在国外早就形成的趋势引进到国内来,否则就会耽误了与国际接轨。

  咱老百姓没出过国门,但也知道国外确实有搞有偿采访的。比如跟克林顿闹出偌大绯闻的莱温斯基,就一直在操办接受采访换钞票的生意。她在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时获得了很高的收入,仅仅英国电视四台就一下子给了她40万英镑。但我们又知道,国外媒体的付费采访也是有限度的:一般采访公众人物的个人行为才付费。比如莱温斯基的绯闻,乃是个人情感事件的追踪报道,而且这种收费也不是放在桌面上谈的,而是由经纪人私下操作的,因为对此法律上没有依据可行,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同时我们还知道,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主流新闻理念也是不允许付费采访的。

  现在广州这家报纸不是英国电视四台,广州这个教授也不是莱温斯基,报纸请教授谈的是关系百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公益性题目,教授却搬出了国外个人情感事件报道中的“潜规则”,公众除了感慨万千,还有什么话说?嘴长在教授身上,他不愿讲谁也不能强迫他接受采访,但是公道自在人心,是非曲直是有目共睹的。今天搞市场经济,要讲价值规律,然而等价交换的原则,不能简单地推及所有的关系。换句话讲,搞市场经济并不是一切都可以商业化,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钱收买,也不是只要开口说话就是“知识产权”——倘若接受采访是向公众提供事件真相和相关信息,这算什么“知识产权”呢?“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要是这位教授出门坐车问旁人车什么时候开,或者不认路向旁人问路,被问者也伸手向他要钱并称这是“知识产权”,教授是不是感到很荒唐很可笑?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