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语”不是语言文字的害群之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5日16:54 人民网

  网友:张若渔

  南京的王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看到“PLMM”、“GG”、“886”等不得不让她“皱起眉头猜测”的词语,她为学生的用语规范感到担忧。日前召开的南京市语委扩大会议暨2005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透露,语言文字规范将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会受批评。

  网络语言注定是个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爱得发狂,恨它的人恨得刻骨!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的理由,恨它的人也言之凿凿: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是一种戕害,有鉴于此,下大力气对之进行封杀也在所不惜。

  笔者倒是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的全部拿来。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多媒体,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变化往往带来新的发展。网络语言虽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

  坦白地讲,不少人希望语言纯洁,这种愿望是很美好,但未免有些理想化了。要看到,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语言同样不可能做到纯而又纯。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曾经在《文汇报》上撰文指出:“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

  新新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很快成为许多学生的“新宠”,并迅速传播流行起来。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些新新语言可能网下人觉得难以理解,但青少年学生们觉得非常有趣,而且在网上不用那么“一本正经”地交流,是他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看来,对待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理解并加以引导。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上的语言,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把它们当作洪水猛兽,大加挞伐,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

  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语言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应该走进我们的课堂。如果能积极引导,驱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新闻链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