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医院拒检B超机消费者利益被损 暴露部门间利益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6日04:35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早报记者王光家到医院透视或做B超时,您是否想到X光机、B超机、激光源(俗称“医用三源”)等诊断仪器会出现质量问题?近年来,质监部门对此类设备检测时常遭阻力甚至拒检,医院却认为此类设备的质量应由卫生部门来保证。双方打起了“利益战”,最终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近日,记者对百色、玉林两地较为典型的拒检作了一番探访。

  文件“打架”拒检“有理”

  “一些医院的X光机几年未检,我们对其检测常遭阻力,甚至被堵在医院门口。”4月中旬,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后来他们还是对该县3家医院的“医用三源”设备采取了封存检测措施。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一负责人透露,类似的拒检阻力在广西各级医院都存在,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院较普遍。在百色市,质监部门近年来查处了5家医疗单位30台“医用三源”设备。玉林市的情况更严重,从1998年起,当地质监部门就经常吃“闭门羹”,直到2004年,该市X光机、B超机的检测率才由原来的40%提高到60%。据悉,质监部门对医院的“医用三源”设备检测,凭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规定。医院拒检,也同样有理由。田东县妇幼保健院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医用三源”设备的检测权应当属于卫生部门,尤其是2002年他们手上有了一份卫生部门的文件后,对此更加坚信不疑。因为该文件明确指出,“医用三源”设备是能量发射装置,不是测量用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之类的测量仪器,不属于质监部门的强检范围。2002年6月19日,广西卫生厅下发了这一文件,当时钟山县卫生局与当地质监部门在“医用三源”检测问题上意见不一,广西卫生厅立即给予批复,并将此文抄送给广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参照执行。

  消费者最“受伤”

  由于质监、卫生两部门手头各有“文件精神”,隶属卫生部门的医院在执行卫生部门文件精神的同时,往往抵制质监部门,以致两部门“关系”进一步恶化。2004年9月24日,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田东县某医院使用的1台B超机和1台X光机(均连续3年未检)进行了行政处罚,但该医院不服,将当地质监部门告上法庭。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医院出具的卫生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与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解释不相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因此维持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对此,有医院觉得自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医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医用三源”设备必须受检,但就是“怕”卫生部门来检测了,质监部门也来检,这对医院来说显然不公平。田东县卫生局书记李耀忠介绍,该县目前还有几家医院与质监部门处在僵持状态,由于县里医院的效益都不太好,所以一台X光机需要交纳1800元的检测费就显得贵了,即便那些愿意接受质监部门检测的医院也往往“硬着头皮”。据介绍,这两个部门之间的“斗争”,很可能不同程度地忽视甚至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以田东县某医院为例,在过去的3年中,用未经质监部门检定的B超机对病人检查次数多达1.5万余次,一旦放射源的“输出声强”指标超标(一般由质监部门检测),就会对孕妇尤其胎儿产生很大的杀伤力,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利益争斗是拒检之源

  “卫生、质监在‘医用三源’检测问题上争执多年,其实是一场利益之争。”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以百色市为例,大大小小的医院有100多家,以每家每年检测费5000元的平均值计算,那就是一块超过50万元收益的“蛋糕”。百色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苏智也表示,这场利益之争的源头,是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协调好。他说,虽然广西卫生厅批复下发了文件,但依据却是国家卫生部2002年5月对黑龙江省卫生厅的指示精神。广西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陈发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部门的“医用三源”之争,目前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两部门的“文件精神”今后不要再“打架”。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两部门进行协调。

  作者:王光家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