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防科研当尖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6日09:10 红网-湖南日报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庄钊文教授,在国防科研的园地里勤奋工作,刻苦攻关,勇当先锋,争作贡献。近年来,他担任过国家和军队5个重大科研项目的总设计师,与同事们一路攻难克险,在我国高科技领域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先后完成20余项国家与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面对制约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攻关,为我国这一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做出贡献

  1995年6月,庄钊文教授与5名青年科技骨干请缨承担我国型号装备项目“XX系统”的攻关任务。这是一个制约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实施的核心技术瓶颈,国内相关单位10余年攻关未能取得根本突破,严重困扰着我国自主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与工程实现。

  对于这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庄教授与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采用全数字快捕与信号接收技术方案突破这一技术难题。这一方法,国际上尚无先例,风险极大,有关部门对于一所高校能否独立完成如此高难度攻关并无把握,提出前期研制风险共担,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突破,庄教授他们则要承担一半的研制费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干还是不干?庄教授和课题组没有犹豫,下定决心要拿下这个制约我国高技术发展的“拦路虎”。从那后,这个由庄教授担任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课题组,进行了长达6年的艰苦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坚。

  这是怎样一段拼搏与令人产生惊叹的岁月哟!课题组6年没休过寒暑假;6年完成了一般程序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6年经历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建模仿真研究、原理样机研制、系统联调、正样研制与生产等8个阶段的攻关;6年打破了国外在导航核心技术方面的垄断,成功解决了长期制约某重大工程实现的核心技术瓶颈。

  2001年11月20日,该系统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全数字快捕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使我国在该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并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3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手段的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成果200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庄钊文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紧接着,他又主持了“X号”工程手持用户机的研制与生产,使我国在导航定位系统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如今,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技术已成为该院的一个新兴学科方向,形成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卫星导航技术教学科研队伍。这次队伍承担着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研发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成为我国自主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制的“国家队”。

  紧紧盯住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向雷达目标识别研究国际前沿迈进,使我国雷达目标识别研究理论走在了国际前列

  出生在闽南侨乡的庄钊文,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在同龄人中较早地获得令人羡慕的博士学位。

  雷达目标识别是庄钊文攻读博士时选择的研究方向。在当时,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面对挑战,庄钊文迎难而上,紧紧盯住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探索着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前进。

  这期间,他远在美国的亲戚多次来信要他到美国工作,庄钊文一次次婉言谢绝。1989年10月,庄钊文在北京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引起了一位加拿大教授的注意,邀请他到加拿大合作研究,他没有答应。

  1999年,庄钊文终于有了到美国进修的机会。学习期满,他如期回到学校,一头扎进研究工作中,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研究,使他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在国内率先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电子信息处理领域,建立了以模糊检测、模糊估计及模糊分类识别为核心的模糊电子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框架。

  ———针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首次提出雷达目标多极化方程和极化状态距离概念,推导出一套完整的目标“极化极点”算法和“测量等效”重要结论。

  ———将模糊集理论、人工神经元网络、柔性信息处理和信息融合等技术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目标识别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先后出版4本基础理论研究专著,发表100多篇论文,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课题研究,初步建立起一套雷达目标识别的理论体系,使我国雷达目标识别研究理论走在了国际前例。

  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迫切需求,他先后领衔承担了4项雷达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项目课题,其中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提高我军现役雷达等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个人的成功算不了什么,作为一名导师,让学生超过自己才算是成功的

  随着一项项基础理论与科研课题的攻克,庄钊文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和国家实用工程技术“求是”奖,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近10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102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还先后出版专著、教材9部。作为一名中青年科技专家,庄钊文无疑是成功的。

  在庄钊文看来,个人的成功算不了什么,作为一名导师,让学生超过自己才算是成功的。

  1996年,王雪松成为庄教授的博士生,他将雷达极化问题作为王雪松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人望而却步,近50年的研究仍处于徘徊局面。庄教授认为,解决目标精确识别问题,极化信息的利用是很有潜力的一个研究方向。有人劝王雪松,研究这一课题很难取得突破,弄不好连博士学位都拿不到。庄教授却鼓励王雪松朝这个方向努力,在雷达极化研究方面超越自己。面对导师信任的目光,王雪松默默地应承了下来。

  庄教授启发王雪松:既然传统的极化理论体系使极化信息的应用难有进展,那么,是否应当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呢?

  王雪松根据导师的启发,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目光来审视被认为是经典的极化基础理论。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探索,他逐渐发现了极化基础理论的许多局限性。在庄教授的指导下,他大胆突破经典电磁波的极化概念,提出了瞬态极化这一全新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从硕士到博士的5年间,王雪松与导师一起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4篇,合作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关雷达极化问题的专著《雷达极化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其中,《宽带极化信息处理的研究》一文入选“200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如今,32岁的王雪松已成为雷达极化领域的青年专家、学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李永桢也是庄教授的博士生,同样研究雷达极化信息处理。庄教授要求他敞开思维,用奇思妙想拓宽思维空间,敢于超越别人,超越导师。李永桢没有让导师失望,他将极化理论运用于电子对抗、真假目标识别,在极化信息处理方面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庄教授先后培养了50多名博士、硕士,有2人已成为“全军学习成才十大标兵”,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让庄教授非常高兴地看到,他们许多方面已开始超越自己,在科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