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金周遭遇“七年之痒”(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15:44 南方周末
黄金周遭遇“七年之痒”(组图)
  幽静淡雅的周庄,遭遇喧闹拥挤的客流———每到黄金周,类似的场面就会在各大景区出现
黄金周遭遇“七年之痒”(组图)

  北京的故宫等六大景点在景区涨价“大跃进”中充当了“先锋” 本报记者 柴春芽/摄

  本报驻京记者 赵凌 实习生 董书华 周瑜

  “游心”渐冷

  历史上的第14个黄金周,在诸多景点门票先后告涨的声潮中,跌撞而至。

  去年11月,北京市举行了调整“世遗”景点门票价格的听证会。听证的结果是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六大景点决定涨价,其中故宫的门票价格将上涨40元。

  就在社会上对此嘘声四起,激辩涨价是否合理的讨论余音未了之时,今年4月,全国多处知名景点又纷纷召开价格听证会,准备上调门票价格。例如,黄山风景区淡旺季每张票价分别上涨35和70元;张家界的门票单价则由158元提高到245元;而九寨沟却是秘而不宣搞听证,票价上涨幅度迟迟不予公布。

  这次大规模的集体调价,被媒体称为黄金周前的“大跃进”。虽然部分景点一再说明“五一过后才执行新价”,但社会反应仍很强烈。

  一位本打算在这个黄金周与亲友集体出游的先生感慨道:“平时工作都忙,好不容易假期来了,可以有个机会和亲戚朋友聚聚,一起出去放松放松。这下可好,票价涨了,一说一起去玩,还真有点心寒。”

  北京市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今年“五一”计划外出旅游的市民仅占两成,认为“五一”长假越来越没意思和无所谓者超过50%。此外,有一半被调查者预计其在这个黄金周的消费支出不会超过1000元。

  来自旅行社方面的信息也不甚乐观。中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游开发部总监张陵捷告诉记者,今年“五一”黄金周,他们设置的线路数量多于去年同期,所以总体报名情况还不错。但高价位线路报名的人数并不多,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线路,报名者更是骤减70%。这与旅行社的预计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张陵捷认为“主要还是在旅游成本上”,这里面既有各旅游路线费用远超平日的因素,也有相关景点门票涨价的因素,“游客都会考虑黄金周外出旅游的成本问题”。

  7年前的第一个黄金周,报名参团旅游者居然要“抢票”。当时的火爆场面,许多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至今记忆犹新。为了与之配合,很多航空公司那时甚至开设了夜间“红眼航班”来保证运力。对比鲜明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避开黄金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节前或节后出游。据张陵捷介绍,今年国旅国内部4月份的出游量就比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高出3倍。

  黄金周得失

  1999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黄金周”的概念,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就业和拉动“内需”,所谓的“假日经济”也应运而生。

  据了解,7年13个黄金周,带来的旅游收入达到3000多亿元。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更表明,黄金周的旅游收益在逐年增长。以“五一”为例,2001年的旅游收入是288亿元,2002年是331亿元,而2004年则增长到了39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认为,总体来看,黄金周基本实现了其拉动经济的目标。

  而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条件(如交通、住宿等)和旅游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也令游客们的怨言越积越多。很多人现在都感到在黄金周出游“简直是花钱买罪受”,并没有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充分享受。

  7年里,黄金周实际上一直是在争议中顽强前行。

  去年底,“国务院将研究取消黄金周”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过,国家旅游局很快就出面澄清,称这一消息纯属“谣传”。

  4月29日,国家旅游局全国假日办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言之凿凿:“黄金周将会继续实行,短期内不会取消!”

  其实,相关研究人士普遍也都认为,黄金周暂时不会取消,因为它确实存在积极价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张辉就表示,政府强制实行的3个黄金周长假,对于一个没有带薪休假制度的国家来说,毕竟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休闲的机会,而公民休闲时间的长短,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一项标志。“再者,旅游休闲,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当然,黄金周受人诟病的地方也不能回避。

  李明德给黄金周总结出了四大缺憾:一、这种集中式、运动式的假日旅游,对整个社会的供给造成压力。二、集中的规模旅游消费,很难保证服务质量。三、黄金周导致旅游纠纷和投诉大量出现,尽管国家想方设法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来受理投诉,但问题依然很多。而且,因为旅游尚未有专项法律,结果就导致旅客的维权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支持。四、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过高看重、盲目发展和过度开发旅游业的现象。

  谁可替代?

  如何应对黄金周的难题?

  一项针对1033名北京市民所做的调查显示,其中有836人选择了“五一”长假在家休息;也有人宁愿在工作中度过长假这段时间,因为有不低的“加班费”———只要是单位明确要求的加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则会选择“国外游”,他们显然认为这比在人潮人海中进行的“国内游”更令人身心愉快。

  也有不少人希望取消黄金周,代之以“带薪休假”。其实,这样的呼声由来已久。但一直难有定论,主要原因是替代方案很难普适。

  北京大学旅游管理中心主任吴必虎就认为,在全国强制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有些不现实”,因为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带薪休假制度在煤炭、农业等产业内肯定推行不开”。因此他提出建议,国家可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些行业,如银行业、IT业等,搞一些试点,率先推行带薪休假制度,以此减缓黄金周带来的压力。

  而张辉则主张实行“轮休制”,比如把全国分为3个区,广州和周边的几个省市为A区,上海和周边的省市为B区,北京和周边的省市为C区,A区可以4月20-27日休,B区4月28日-5月4日休,C区5月5-12日休。“这样就能缓解集中的全民长假带来的负面影响。”张辉还告诉记者,这种轮休制在技术实施上没有问题,美国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当然,学者们提出的这些替代方案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能否实行尚需考量和论证。因此,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之前,国家对黄金周还不可能采取任何改革措施。

  但李明德认为,最终取消黄金周“是有可能实现的”,只不过“现在无需着急,顺其自然为好”。

  “经过7年的黄金周,人们开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假期,不会像刚开始实行时那样兴奋和饥渴。再说,几年时间,一些该去的地方也去得差不多了。”李明德分析,如今黄金周渐冷的趋势,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涨价或旅游条件差心生厌烦而造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越来越理性地对待假期。

  采访中,不少旅行社对记者表达了他们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的观察和发现:假如有100人打算旅游的话,可能会有70人不会选择在黄金周出游;而30个出游者中有一半可能不会选择旅行社跟团出游,其中还有一半不会选择所谓的热门线路。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黄金周期间选择“国内游”的人越来越少,“假日经济”拉动“内需”的功能也就会日渐削弱。因此有人就认为,如果这样的趋势不断持续下去,有关方面“会自觉考虑黄金周究竟还有无必要存在下去”的问题。

  像接受记者采访的许多人一样,李明德也强烈建议,政府应考虑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端午和清明———的放假问题。“这不仅是复兴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缓解黄金周压力的一个方式。”他说,“我们还是要尊重我们的传统节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