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主沉浮——无法绕过的柏林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1:02 新华网

  在柏林采访,你无法绕过柏林墙。尽管冷战已成历史,但这座城市却处处留有它的遗迹,无论是现实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尽管如今在柏林,十几年前被拆除的柏林墙已经变成了一道贯穿旧城20公里长的鹅卵石小径,当年戒备森严的哨所已经成了旅游景点,但对于柏林人来说,这是一道他们宁愿视若无睹的疼痛疤痕。

  德国作家彼得·施奈德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清除大脑中的柏林墙将花上比清除实体上的柏林墙长得多的时间。”不知这道大脑中的墙,是不是也包括了16年后,1/4的原西德人宁愿依旧存在的柏林墙。

  柏林墙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在1961年8月13日一夜之间由东德修建起来的,到1975年最后一次工程竣工,全长169.5公里。根据四个战胜国随后签署的协定,德国被分成四个占领区,东部由苏军进驻,西部分为三块,分别由美、英、法三国军队接管。柏林,也同样被分为四块。这一协定使美、英、法控制下的柏林地区成为苏占区中的一块“飞地”。由于得到马歇尔计划中的巨额援款,英、美、法控制下的西柏林迅速得到发展,被建成西方世界的“橱窗”。1945年到1961年间,每年约有数十万东德公民通过柏林逃往西德,使东德最终下决心建起这一巨大的人工屏障以切断东西柏林之间的自由往来。

  28年的柏林墙255人翻越不过的生命门槛

  如今柏林墙已经被拆除,当年戒备森严的哨所已经成了旅游景点。在宽阔的马路两侧,竖立着一片肃穆的木制十字墓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东西分隔的血泪历史。据统计,在柏林墙存在的28年当中,总共有5000人越过柏林墙逃出,其中3200人被抓获,至少255人在越境时死亡,其中171人是在试图越过市中心的混凝土墙时丧生的。

  在参观柏林墙博物馆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年人们想出各种办法逃往西德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有人藏在西柏林交响乐团去东柏林演出的音箱里,有人藏在小轿车的后座底下,或后备箱里,还有人在柏林墙下挖了一条地道,跑到西德。除了这些原始的冒险方法外,也有利用科技手段西逃的,有一家几口人在一个夜晚乘坐自己制造的氢气球飞过柏林墙。更有位工程师看到中国杂技“炮打飞人”的节目而受到启发,制造了一个能把人弹出去的装置,然后把自己放进这个装置中弹到墙外。

  250块柏林墙碎片最高拍卖价格15万马克

  1989年11月9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墙的那个晚上,约10万人像潮水一般从柏林墙的东边涌向西边,并动手拆除柏林墙。到了晚上10点半,横亘在东西柏林间长达29年的这道现代“长城”被凿出了一个大洞,人们心中的柏林墙就此倒掉。西柏林政府向涌入的东德兄弟奉上了丰厚的见面礼,除了泪水、拥抱、亲吻和鲜花水果,还有每人100马克的欢迎费。

  从1990年6月13日起,300名东德边境卫兵和600名西德工兵借助13台推土机、55台挖掘机、66台起重机和175辆重型卡车的力量,从Bernauer大街开始彻底铲除已被民众大面积捣毁的柏林墙。到这一年的11月30日,除了6段留作纪念的柏林墙,其余的全被铲平。混凝土被粉碎再生,铺设道路,250块柏林墙碎片以1万马克到15万马克的价格被拍卖。

  凌晨4点半广场上超过5000人庆祝

  在柏林的大街上,我们随机采访了AndreasRamos先生:“我是从收音机上得知当晚要拆除柏林墙的消息的,于是赶快和妻子及好朋友一块开车赶往柏林。那天晚上,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和西德人会聚到了一起,鼓掌、欢呼、雀跃。男人拉着女人在街头跳起了舞,旁边一队音乐家拉起了小提琴和手风琴,四处都是震耳的音乐,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每个人见面都互相打着招呼,拉在一起攀谈,并不时把啤酒杯高高举起干杯。

  “我们索性下车步行,沿着柏林墙一路走下去。墙两边的哨卡都空了,铁丝网被剪断堆到了一边,警察还在坚守他们的岗位,但看上去更像是散步而不是站岗巡视,一名东德警察在墙那边还向我们微笑。在一处哨所,激动的人群正集聚在一起准备把那里的墙推倒,他们已经成功地把一块作为墙体的3米多高的水泥板给移开了……

  “凌晨4点半,我们到了PotsdammerPlatz,这里聚集的人群超过了5000人。旁边的人告诉我们下一处要拆除的柏林墙就在这里。媒体早在旁边架起了转播车、卫星天线以及发电设备,摄像师在人群里走来走去。”

  1/4的原西德人希望柏林墙仍然存在12%原东德人希望脱离统一的德国

  去年9月9日德国《明星》(Stern)杂志公布了柏林Forsa研究中心作出的一份调查报告:约有1/4的西德人希望柏林墙仍然存在,而12%的东德人也希望脱离统一近14年的德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连玉如博士说:“德国统一,对西德人来说,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变化,但对东德人则意味着失去原来熟悉的一切,从国家宪法到个人认同感等概莫能外。这一损失是无法用德意志的共同历史、语言、文化加以补偿的。东德人追求德国统一的根本动力是在经济上立即获得改善。然而,这一愿望没有完全实现。统一以后的严峻现实,尤其是失业问题的加剧对东德人的打击是沉重的。加之东德人在感受到轻视以后出现的精神失落与心灵创伤,因此,感怀旧日时光的消逝,甚至意欲部分恢复原来国家境况,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一种强调不同于西德的东德人认同意识更新并发展起来。”

  有学者说,过去我们学界更多的注重从经济上来看德国统一后的新问题,实际上更深入的东西是如何看待民主和自由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立群说:“在德国统一前,民众的情绪变化很大,那时东德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些,民主自由度低一些,但是统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时人们追求自由,但是自由过了度,就开始产生负面的东西。”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除了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动,诸如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孤立、不承认政策与粗暴干涉对手的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等;军备竞赛激烈,企

  图谋求胜于对手的优势,在对手的周边地区驻军,围堵对手,甚至进行原子战讹诈和军事威胁。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所谓“铁幕”的演说,公开鼓吹对苏冷战。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它标志冷战政策正式形成并付诸实施。随后,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也标志着双方以冷战为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1989年下半年,东欧开始发生戏剧性变化,引起滚雪球式的连锁反应,柏林墙倒塌。当年1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马尔他宣布东西方冷战结束。随后1990年两德统一和华约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切正式宣告了冷战的终结。

  从乔治·凯南的思想谈冷战遏制政策

  冷战已成为历史 历史不可能重演

  乔治·凯南(GeorgeKen-nan)是美国二战结束之后,对苏冷战的积极倡导者和政策制定者。作为一位从美国1939年与苏联建交在莫斯科长驻二十多年的外交官,凯南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是华盛顿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和权威。他在1946年2月发回美国的8000字的电报,详细分析了对苏联进行冷战的理由和方式,被称为美国冷战政策的鼻祖。

  但是,同样的凯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又常在不同的场合,抨击美国的对苏冷战政策,令人不解。今年3月,乔治·凯南辞世,享年101岁。在一代政治人物谢幕之际,说给他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充分了解他的思想,特别是他对冷战的态度和思想,对今后的国际关系和避免大国摩擦不无裨益。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东侧新建的迷宫罗纳德·里根大厦里,记者找到了位于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冷战研究组原主任、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教授JamesG.Hershberg。

  冷战最根本的原因和罪魁祸首是美苏两国的互不信任

  问: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冷战是二战的直接后果。您怎么看?

  答:二战给冷战带来了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而不能说直接带来了冷战。

  二战将德国和日本彻底打倒,在欧洲和亚洲产生势力真空。与此同时,英法在二战中,国力消耗过大,英国不得不从远东、中东和近东撤退,法国也逐步从非洲收缩,在上述地区造成势力真空。此外,这些亚非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开始独立,也给当时的国际关系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另外,通过二战,美国实力大大增强,苏联势力也得到空前发展。从当时的现实看,只有这两个国家有力量相互竞争。

  在技术方面,二战催生了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远程炸弹和远程导弹。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小,也更危险。

  二战也间接导致了在中国的国共两党内战和稍晚出现的朝鲜战争。这些战争和冲突,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将美国和苏联推到了冲突的最前沿。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冷战最根本的原因和罪魁祸首,是美苏两国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它们相互之间没有信任。虽然两国在二战期间处在同一阵线,但这种联合太脆弱了。

  凯南为何在冷战中反对美国的所作所为

  问:我们一直认为,乔治·凯南是美国对苏冷战政策的制定者、鼓吹者和坚定的执行者。您的看法?

  答:不能这么说。凯南自从1939年美国与苏联建交、在莫斯科设立使馆后,就一直在那里担任外交官员,一直到60年代,是华盛顿数一数二的苏联问题专家。

  1946年2月,凯南向美国政府发回了那份著名的8000字的电报,俗称“长电”,详细分析了美苏冲突的不可避免。他认为,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加上斯大林对土地的嗜好,苏联将会是美国长期的敌人。他认为,苏联帝国是借用共产主义旗号、行俄罗斯沙皇的土地扩张主义。这种扩张主义源于贯穿俄罗斯人历史的不安全感,因为俄罗斯民族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山之间发展起来,长期面临周围游牧民族的侵扰,近代又有欧洲近代化的压力,其不安全感日益强烈,认为只有在对手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并且侵占土地,以抵冲不安全感,同时,也可以作为日后与对手谈判的筹码。凯南建议,美国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历史角度,对苏联加以遏制。

  在此之前,美国上下,从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一直到美国公众,都还沉浸在美苏在二战中同盟军的角色。虽然苏联人在与美国人接触中,总是表现得非常僵硬,杜鲁门总统总是认为,苏联建国时间不长,缺乏经验,而且,共产党内部组织纪律严明,体现在外交政策上,缺乏灵活性。

  问:在凯南的冷战画面中,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答:二战之后,凯南就认为,世界的真正五强应该是: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当时,德国和日本已被打垮,美国和英国在同一战壕,苏联形影孤单。他坚持认为,西方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同时,防止已被打垮的德国和日本落入共产主义势力范围。在亚洲,凯南认为,中国不如日本重要。美国那时的当务之急,是帮助日本恢复和发展经济,而非中国。

  问:据我们所知,凯南在他后半生,非常反感美国政府在冷战中的所作所为,成为反冷战的战士。您可否详细介绍?

  答:历史不会那么戏剧性。凯南坚持的是,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乃至常规武装力量等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他非常反感双方后来都大力发展核武器。他认为,核武器非常危险。这就是他后来反对美国政府的冷战政策的根本原因。其次,他反对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国家的全面遏制,特别是亚洲共产主义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等。他后来一直反对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去与越南人和中国人对抗。

  研究冷战就是要避免再出现过去那种经常出现的关系紧张

  问:您作为研究冷战和凯南的权威学者,与凯南有过接触吗?

  答:我只见过他两次。我们更多的是关心和研究他对冷战的看法、分析和展望。

  问:您如何评价这段冷战历史?

  答:冷战已成历史,而历史是不可能重演的。在如今全球更加一体化的今天,遏制政策对实施者的伤害会比以往更大,代价更高。对冷战的研究,非常重要。目的就是要避免再出现那种由于预设立场,加之不断出现的误判,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紧张。在这里,我也要呼吁各国政府,应该尽快解密冷战时期的各种档案,让我们大家知道当时的整个情况。这样做,对历史和现实都有帮助。

  冷战早已经结束了乔治·凯南也走了可是冷战思维还在

  如果说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走向结束,那么迄今已经是15年以前的事情了。今年更让人回忆起冷战的事件是,对苏冷战遏制战略的鼓吹者乔治·凯南也在今年3月份,以101岁的高龄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家中去世。然而,作为冷战最大的一笔“遗产”———冷战思维却仍然在影响着整个世界,而且,相对于冷战的“有形遗产”———日美军事同盟、北约等等,冷战思维对于世界和平的威胁更大。

  所谓冷战思维就是指在冷战期间形成的“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立,过于强调自身国家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的旧安全观,以及‘非友即敌’、遏制潜在的地缘政治对手的思维方式。”冷战延续了40多年,可以说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在从“两极”格局过渡到国际新格局的过程中,在新的国际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冷战思维并不难找到自己的市场。

  在亚洲,作为在冷战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双边安排,日美军事同盟日益活跃。今年2月,日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由双方外长和国防部长参加的所谓“2+2”会晤,制定了旨在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的“共同战略目标”。此次会晤表明,日本正实质性地介入到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中,日美两国“在军事同盟中抱得更紧”,军事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欧洲,华约虽然解体了,但北约不仅没有被解散,其战略版图还实现了空前的膨胀。两次东扩后,其成员国总数由冷战结束后的16个增加到了如今的26个。美国领导的北约通过加强对欧亚大陆所谓“中间地带”的控制,企图达到遏制潜在地缘政治对手的目的。

  在这中间最为活跃的是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政策充满着冷战思维。这在国际政治上被理解为两极格局解体,新的力量天平上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时,历史惯性仍使其处于寻找现实(或潜在)敌手的状态之中。面临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加强了同日本的军事合作,在对台湾军售问题上不断地制造事端,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的问题上,美国国务院及五角大楼不停地派出资深官员前往欧洲强迫欧盟维持对华出售武器禁令。美国方面甚至还发出威胁称,如果欧盟要取消对华武器禁运,那么欧美国防合作就可能要“泡汤”。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相互依赖大大加强,国家安全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威胁时,相互合作显得更加珍贵。事实上,那种不是结盟就是对抗,不断扩充军备,强化军事联盟,靠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求和平,将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的冷战思维,正危害着世界和平、导致地区性的冲突连绵不断。

  抛弃冷战思维,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对话与合作构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安全观,才能为人类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繁荣。我们不要冷战和蘑菇云

  ———访全球首家核试验博物馆

  整个冷战期间,人们都笼罩在“世界大战可能随时爆发”的阴影中。而超级大国频繁进行核试验,核大战爆发的可能更成为人们心头一片恐惧的阴云。

  4月21日上午9点30分,位于拉斯维加斯的核试验博物馆“地面零点剧院”。“……三,二,一……”游客们屏住呼吸,像碉堡一样凝固了———“轰隆隆!”一连串尖厉巨响伴随着剧院的战栗席卷而来,蘑菇云和浓烟迅速布满了整个屏幕,记者把握不住手里的相机,它抖动着,似乎要抢先而逃。

  对此,核试验博物馆副馆长鲍勃很是骄傲。他告诉记者,“如果你觉得恐惧,就对了。我们就是为了让游客能感受到核武器的威慑力,才特意修建这个地面零点剧院,来模拟大气层引爆场面。”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场冲击波

  今年2月19日,即核试验博物馆开张伊始,它就如同核能一样,掀起了一场冲击波。美国国内以及世界上各媒体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因它是世界上第一家核试验博物馆,更因为它把令人恐怖的核试验非常直观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大部分的拉斯维加斯居民对这个邻居很不欢迎,他们为此举行了游行,有些人担心蘑菇云的阴影会再次像冷战时期那样笼罩在人类头顶;也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建立对核试验是一种鼓励,而核试验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众所周知。

  但鲍勃并不以为然。曾在内华达州核试验基地做了25年人事管理工作的他说,“的确,核试验会带来环境污染,并且令人人自危,但如果没有它,谁知道冷战时期的美国会是怎样的命运?可以说,内华达州核试验基地的作用是生死攸关的,我和博物馆的捐资者们都觉得这段历史值得纪念———于是,我们用它作为一种不带任何偏见的表达。”

  博物馆在一片争议声中终于开业了。资金来源于一个成立于1995年的专门研究内华达州核试验基地历史的基金会,“我们建成这个全面介绍美国核试验历史的博物馆,经历了10年努力。”

  在鲍勃提供的基金会人员名单中显示,绝大部分人都曾在核试验基地工作过。

  参观博物馆要耗费数个小时

  博物馆内的陈列品、文献及核试验大事记等相关的展品丰富,能令人清晰地了解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核试验历史,包括:美国核武器研究的萌芽时期,如爱因斯坦写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最初核试验时期,如早年在太平洋岛上核试验的照片;还有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的情况;以及苏美之间的冷战以及核军备竞争等等。内容详细丰富,即使不仔细琢磨,看完整个博物馆的陈列也将耗上3小时左右。

  除此之外,博物馆内也比较客观地记录了核试验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对它的抗议,鲍勃说,反对者走进博物馆内看到有关核试验辐射影响的实例后,对博物馆的恶评有所减轻。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鲍勃多次强调,核试验是有必要的,以保证国防;而且,核试验的开展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防护知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否认核试验的强大负面作用。

  美国曾动用士兵作为核试验品

  鲍勃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人们能防卫原子弹的袭击的。“不仅如此,冷战期间在内华达州进行核辐射试验时,为掌握一些系数,不惜动用本国的士兵做活体试验。当然这是自愿的,国家不强迫,但自愿的士兵都是义无反顾的。同时他们会得到政府支付的补偿。”

  同时,鲍勃承认,美国早年在南太平洋岛上、在日本、后来在本土进行的一些核试验,都对环境产生了极其负面的辐射。冷战期间,美苏研发核武器不但对国际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也对本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

  内华达州核试验博物馆的陈列品、文献以及地面零点剧院播放纪录片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记者从中获悉,美国内华达州从1951年至1962年进行了90次大气核试验,试验场北面和东面各州的人们吸收的辐射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辐射还要多出10倍;到了70年代,试验场周边各州20岁至35岁的成年人甲状腺癌症发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

  “参与真实试验的志愿者有的死了,有的得了癌症。他们跟战场上浴血的士兵一样值得尊敬。”鲍勃说,“因为这在当年是不得已的。冷战时期,美苏都非常紧张,为了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关键数据,用猴子做试验是不够的,不得不动用人来做试验。美国为此已付出巨额的国家补偿。”

  此外一些美国核设施中的工作人员同样受到核辐射的危害。为此,美国政府近几年向近2000名受辐射危害的人员赔偿5.2亿美元。

  蘑菇云阴影并没有消散

  记者此前曾采访罗斯福总统的孙子小罗斯福。对于原子弹,他表示了他的个人看法,“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促进战争很快结束的确是祖父的遗愿。但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历史,那两颗原子弹确实给日本人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用于战争的两颗原子弹,希望不再有这种现象发生。毕竟,人类不欢迎蘑菇云,更厌恶冷战中的核竞争。”

  尽管早在1992年,美国就用模拟核试验取代了地下实物核试验,但记者在该博物馆陈列室尽头看到,一块在“9·11”事件中被烧得焦黑的钢筋残骸非常醒目地立在玻璃柜中,馆内工作人员认为这是对美国人民的警示,“如果恐怖分子掌握的是原子弹,那就不是两幢楼的问题了。”

  他的话让记者想起了今年年初美国国防部在争取重启核武器设施和完成强力钻地核弹研究拨款上的努力,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的确,笼罩在人类头上的蘑菇云并没有消散。

  博物馆也有不尽客观之处

  尽管鲍勃一再强调,该博物馆只是对相关历史的客观叙述,但游客还是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些不够客观之处。例如:1963年7月25日,美国政府与前苏联及英国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表面看起来,美国似乎在禁止核试验上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其实,美国政府签署这个条约并非出于保护环境等有益目的,而是另有原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法国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而且还准备继续进行一系列核试验。而中国也开始准备核试验。为了核垄断,美国必然要设法阻止法国继续进行核试验和中国即将开展的核试验,以便“防止核扩散”。而当时的美国已经有进行地下核试验的科技优势。对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地下核试验技术的法、中等国,限制其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这无疑就等于卡住他们的脖子。

  文/本报赴美国报道组 赵鸿义 蒋继强 杨晓 李湘荃

  文/本报赴欧洲报道组 宋建华 朱冬松 于巍

  文/本报赴英国记者 侯明新

  特约撰稿/三联(来源:北京青年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