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克勤:小实验室里做出大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1:19 云南日报

  在20年的科研历程中,张克勤用非比寻常的毅力和恒心,再加上诗人一般的激情和创造力,终于找到了杀死根结线虫的生物方法,遏制住了这种让全球科学家都头痛的植物病害,并由此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克勤,一个对人生和科研都充满激情的科学家。作为云南引进的跨世纪人才,他从贵州来到云南,并以其出色的科研成果回报了这片土地。张克勤是云南大学的副校长,共产党员。但更多的时候,他都在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那间拥挤狭窄的办公室里。4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张克勤的办公室。满柜子的书、开着的电脑、堆满各类资料和论文的办公桌,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两张挂在墙上、拍摄精美的蘑菇图。“我的研究是从食用菌开始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食用菌中发现了能吃线虫的真菌。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我今生的研究方向就应该是它了”,回忆起当初的“偶然”,张克勤仍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慰神情。

  张克勤是1984年开始线虫生防研究的。当时年仅20多岁的张克勤已是全国小有名气的食用菌研究专家了。1986年,张克勤在研究中却发现,食用菌中有一类微生物可以吃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植物病害,线虫危害烟草、花卉、蔬菜、棉花、大豆等几乎所有作物。但长期以来,线虫防治主要依赖高毒化学农药。因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生物防治线虫的方法。而这“能吃虫的菌”,不正是线虫生物防治的突破口吗?带着这个项目,他从贵州来到了云南。依靠云南这个微生物资源占全国50%以上的宝库和各方提供的支持,张克勤进行了20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交给了实验室,交给了“能吃虫的菌”。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哪怕是春节回老家看看老母亲,也会坐立不安。“只有在实验室工作着,心里才会踏实。”张克勤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恒心,实践着一个生物科学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并最终解决了从根结线虫生防真菌资源到产业化开发和田间规模化应用中的系列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虫生物农药,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真菌资源库。

  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都在搞线虫的生物防治,为什么张克勤能出成绩,并成为在国际领域的专家呢?对此,张克勤深有感触:“搞研究的人,除了要有科学的思考,还要有诗人的气质。要充满激情,这样,你才会创新。”这种澎湃的激情,使张克勤在工作中时时处于兴奋状态。他会在走路时想起某个问题,便不可抑制地要去实验室。晚上睡觉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便激动得彻夜难眠,不能自已。他把目光盯住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室,并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然后用诗人的创造力和激情,加上科学家的稳健实干去赶超。正是在他的带动下,由他领导的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在线虫防治领域方面的领头者,甚至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张克勤终于在“会吃虫的菌”上收获了国家大奖,但是,当更多的人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这个成果上时,张克勤却将之联系到了更重大的科学问题上。“线虫的生物防治只是研究的一小部分,这个阶段性成果将对其它的科学问题提供借鉴。沿着这个框架慢慢深化,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对此,张克勤充满信心。

  熊 燕(云南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