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望梅岂能止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0:08 红网

  家有犬子,正念初中,由于学校不供应饮用水,早晨上学,除了沉重的书包外,还得背上满满的一壶水,日复一日,烦不胜烦。于是,在一篇作文中,感叹到:假如校园种满梅子树,渴了,望一望,该多好。对此,作为父亲,我只能故作轻松,并阿Q般安慰道:就当是负重锻炼吧!而当我读到一则新闻,心里顿觉郁闷起来。

  据记者调查,在鞍山市一些中小学校,教室里没有公共饮水供应处,学生每天都为带水而发愁,带少了不够喝,带多了孩子背不动。特别是一些中学生,由于活动量大,自带水很少,在操场上活动口渴后,有的就直接到学校附近小卖部买各式饮料喝,甚至干脆用自来水解渴(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笔者到互联网上就学生饮水问题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学生饮水难还真不是个别地方个别学校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有的地方还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注意。

  早在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就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标准的饮用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学校不作为?报道中一位中学校长道出缘由:燃煤锅炉不让烧,电热水烧不起,而纯净水、矿泉水进校有一定风险,还有一位小学校长说,给学生烧开水了也怕孩子烫着。看来,学校不提供饮用水,似乎是为了学生安全考虑。然而,作为学校,应该知道,学生进水量普遍不足,有的甚至一天也不喝一口水,由此引发的上火、感冒,或是不洁饮水引发的腹泻等疾病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如因有所顾忌,对有关规定置若罔闻,实际上是对学生健康的忽视,是最大的失职。

  有一份关于学生饮水难的记者调查,其中披露的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在某省会城市的私立学校,每个班都有生活老师,每天都会把烧好的热水送到教室,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打水时发生意外,并且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中午午睡后,生活老师就会督促学生喝水。同样的问题,在私立学校就这么简单解决,为何在公立学校就成了“老大难”?细究起来,还真另有原因。

  首先是主管部门监管缺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饮用水,但这项规定不像诸如师生比、图书比那样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平时也没有纳入学校考核和检查范围,学校执行与否、执行好坏,都一样。既然如此,学校何必认真!况且还要付出一定成本。

  其次是公办学校具有天生的优越感,不存在生源问题,没有竞争的压力。因此,缺乏改善学生饮水条件的内趋力,从而使相关规定形同虚设。

  再者是利益趋动。一些学校为创收,兴办“校园经济”,将学校周边甚至校园里的门面和房屋对外(或教师家属)出租,办起各种饮食摊点、小卖部。学校有关负责人也当然懂得,只有租赁户生意兴隆,学校收入才能稳定。因而,停止学生饮用水供应也就“理所当然”。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关注学生的健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选择如果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结果,任何理由和原因都是苍白的。望梅不能止渴,在解决学生饮水问题上,还须有关部门和学校认真反思。(稿源:红网)(作者:桑果青)(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