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一”长假的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7:03 大众日报

  张德春

  “五一”长假,新闻资讯不算丰富,大多是节日出游的欢乐场面。5月6日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名为《切实实现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假日里显得有点特别。从题目能看出,文章属于“严肃”的那一种,似乎与节日气氛不太配套。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严肃,才促人静下心来,咀嚼“五一”的味道。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价值定位,并潜移默化地营造着假日的气氛。“五一”叫得最响的别名,是“黄金周”,意味着大发利市,意味着点钞票累酸了手指。这样意义上的“五一”是经济的,其具体指标是客流量、门票收入、酒店入住率等等,其间,大、小老板们关心的是能挣多少钱,官员们关心的是服务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五一”还有一种意义,可用央视一个品牌栏目的名称概括——“‘五一’七天乐”,人们快乐出游、快乐购物,电视也很配合地播放一档档搞笑节目,一派欢乐景象。

  发财、快乐当然没有什么错,但就“五一”而言,味道似乎不应这么单一。本来意义上的“五一”,是政治性很强的纪念日,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按现在的说法,那是一个劳动者“维权”的日子。漫漫百年,当初那种浓烈的政治色彩,已经淡化消退了。一个政治性极强的纪念日,演变成为一个快乐的长假,历史变迁的微妙复杂,令人叹为观止,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有一点很清楚,发财、快乐这样的价值追求,正是100多年前的那个“五一”所要争取的,没什么不好。但是,发财与快乐并不为“五一”所独有,“五一”真正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对劳动以及劳动者权利的关切,否则“五一”就不成其为“五一”了。当年劳动者抗争时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作为对劳动者权益的终极追求,并未因时间的打磨而失去现实针对性,事实上,在劳动者权益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社会远没有完全解决劳动者权益缺失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若因欢乐而忘却这个根本,有如“提前消费”,太奢侈了。正因为这个原因,那篇评论员文章给人一种“独醒”的感觉。

  由此联想到“五一”长假的另一个侧面。“五一”期间,众多劳模走上前台,鲜花、奖状、掌声自然少不了。这是对优秀劳动者的尊重和褒奖,老百姓看着高兴,没有不认同的。但仔细想来,劳模之所以成为劳模,因素很多,其中有一个基本前提是,只有在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的情况下,才会有劳动者积极工作并成长为劳模的行为动力,尊重褒扬优秀的劳动,与尊重劳动者的普遍权益,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敲锣打鼓给劳模戴红花,而忘却了这个前提,“五一”少了一种味道事小,使劳模精神失去社会感召力,那遗憾就太大了。“五一”应该感激优秀劳动者,更应该对他们所代表的众多普通劳动者有所关切。

  让一个假日承载过多沉重的意义,有不近人情之嫌。但是,假日的气氛,折射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在这个意义上,“五一”的味道是不是应该更丰富一些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