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常当被告常败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7:04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吴允波

  常当被告常败诉,国外维权常碰壁,可以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写照。据有关部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在国外申请专利的经历,多数企业缺乏对商标进行国际保护的意识。有一些案件,足以给中国公司敲响警钟。

  近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外知识产权案,中方单位败诉的判决已经生效。原告是欧洲传播管理顾问公司,被告是山东某电视台。双方约定,原告许可被告使用其一个电视娱乐节目的版权。但被告没有依约支付报酬,原告遂派出律师在济南提起诉讼。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国的著作权法和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原告的作品在中国享有著作权。被告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197053美元的损失。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直是我省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法院之一,近几年来该院已经审理了60多起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据介绍,这些案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几乎都是国外公司起诉中方企业;多数案件都是中方企业败诉。济南中院民三庭庭长刘延杰说,国外公司来中国维权,已经有相当经验。这些公司一般是先派律师进行取证,只有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感到胜诉十拿九稳了,他们才会起诉。所以,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多是中方单位败诉,也就不奇怪了。

  不久前,海信和德国博西集团联合发表声明称,经过充分协商,双方已经就商标争议达成和解,博西家电同意将其根据当地法律在德国和欧洲地区注册的“HiSense”商标转让给海信。至此,海信维护商标合法权益行动终以胜利告终。

  在欣喜之余,业内人士也提出了看法。一位专家认为,这并非海信法律上的胜利,因“HiSense”商标在博西的商标战略里并无实质意义,放弃也无碍企业大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商标之争在中国广为宣传,博西怕不让步会惹民众反感,致使其长期以来在中国形成的良好形象受到破坏。

  像海信这样因商标之争被迫跨国维权的案例还有很多。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国有很多企业商标在境外被抢注。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企业的商标一旦被境外对手抢注,将陷入两难境地。想要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商标,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夺不回商标,已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就面临被控侵权或退出的命运。正如海信的这场商标之争,如果提前做好商标的国外保护工作,则商标诉讼的麻烦完全可以避免。

  刘延杰介绍说,国外一些大公司,知识产权部门都是公司的要害部门。而国内很多公司,包括一些知名公司,根本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甚至连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都没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