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简言短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7:0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优秀劳动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领导者的决策、指挥,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基层一线的劳动者。把劳模的荣誉让位于基层一线劳动者,符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客观规律,能起到代表群众、感召群众、激励群众的社会效应。反之,让劳模的光环罩在大批的领导干部头上,会引起多数一线劳动者的不满情绪,挫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也就失去了评选劳模的目的和意义。⑤7

  (台前·陆诗秦)

  劳模候选人中官员比例过高,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一些官员争先恐后当劳模,为的是捞政治资本,以期更快地晋升提拔。因此,各类人员当选劳模的比例必须有所限制。我认为,劳模的评选可以借鉴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走群众路线,严格贯彻公开、公正、透明的推选原则。⑤7

  (邓州·周小玺)

  这次全国劳模评选之所以引起社会的争议,其中可能有着观念差别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评选过程的缺陷应该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因而对有关部门来说,不但要把劳模评选的结果公开,而且也要将评选的整个过程公开,如此才能实现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才能使劳模称号得到社会的认同。对此,不知有关部门以为然否?⑤7

  (开封·樊柯)

  我觉得,劳模的评选标准不应有行业限制。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应该尊重每一位普通劳动者,通过“评模”来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扬光大,激励和鼓舞广大群众投身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⑤7

  (偃师·任凤阁)

  官员只要做出较大成绩,当一名劳动模范也无可非议,更何况,一个地方官员,作为管理人员,在很多方面,能起到普通职工起不到的作用。但笔者还是希望官员将有限的名额,让给无职无权的普通群众。因为,相比之下,官员们在“位子、票子、车子、房子”方面已经得到不少了,所拥有的公共资源更是远远超出普通群众,与其给自己来一个“锦上添花”,不如给符合条件的普通群众来一个“雪中送炭”。⑤7

  (郑州·宋新勇)今天的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模式以聘用为基本方式,价值实现以工资为明显标志。传统劳模制度的核心价值已经日渐式微。但作为一种特定历史制度的延续,劳模制度倾向于激励普通劳动者这个定位是准确的,也是有意义的。因此,入选劳模中普通劳动者应该更多一些。⑤7

  (郑州·孙克刚)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