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朱四倍:富豪向慈善机构捐钱不放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13:07 东方网

  > 正文

  朱四倍:富豪向慈善机构捐钱不放心

  选稿:项凌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四倍 2005年5月10日 13:6

  在《公益时报》版“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余彭年以捐赠7500万元位列排行榜第二。“我做好事,钱要真正交到百姓手里,才放心。”余彭年说,他不希望自己拿出的一百元钱,只有二三十元能送到百姓手里,剩下的都流到其他地方。(见《京华时报》5月9日)

  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想象的是,余彭年曾经追回已经捐赠的救护车。1988年,他给湖南捐赠10辆进口三菱救护车,两年后他却得知,救护车里面的设施被改造,本应用于急救病人的车成了某些领导的专用车。盛怒之下,余彭年将捐赠车辆悉数收回,转赠涟源县几家医疗单位,然而他没想到,转赠的救护车再次被挪作他用。在笔者看来,余彭年决不是吝惜金钱,而是感到捐赠已经成为“杀富”的一种手段。这就造成了《中国大陆百富榜》创制人胡润所说的,中国的一些慈善家,不放心将钱捐给慈善机构,他们很愿意自己来做。

  为什么不相信慈善机构,为什么愿意自己来做?我们常常看到的舆论是中国缺少慈善家,用国外富翁的慈善捐赠和国内的对比,来证明国内富翁慈善意识的缺乏,但是当富翁说不相信慈善机构时,我们仅仅能把这种说法当作一种借口吗?就现实来说,许多企业家捐赠到慈善机构的钱,可能不是100%用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而是只有10%用上了,其他90%都留在了中间环节。恐怕这也是中国富翁捐赠缺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慈善事业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无疑给我们的社会解决了许多政府所难能顾及的问题,它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善举,而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群众性互助活动,它的触角可以也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根据目前国内最大的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他们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的,国内富豪的捐赠仅占15%还不到。笔者以为,富豪的担心提醒我们,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急需提高。在我国有一些慈善组织不能做到善款善用(近几年媒体多有报道),对社会调节的能力低下。只有认识到慈善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才能让慈善意识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这就要求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提升组织的公信度。慈善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而建立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机构内部规范和高效管理,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度,是每个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慈善组织不仅要严格自律,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建设、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而且也应加强慈善组织的他律,需要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机构,慈善组织定期公布财务收支状况,严格审计制度,通过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来提高其社会慈善资源的动量能力。如此以来就能通过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来提高其社会慈善资源的动员能力,才能消除富豪的担心。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