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安纲:《西游记》是一部信息世界的圣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12:58 金羊网-新快报
  田炳信

  人物: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哲学博士后山西省运城学院教授

  时间:2005年1月21日

  地点:北京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悦庭

  前沿思考

  孙悟空一路上消灭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我们的私心杂念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他就是真正的上帝,他就是大众的心灵“心”、“意”、“气”三者的完美结合,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望尘莫及五百年前《西游记》描写的诸多神奇技术,现在都已得到验证
李安纲:《西游记》是一部信息世界的圣经(组图)

  谈起明朝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很多人并不陌生;但要论起元代邱处机所作的《西游记》,知晓者就不多了。一部地理书,一部平话,一部小说,历史上曾被混为一谈,闹得沸沸扬扬。

  邱处机,山东栖霞人。成吉思汗进军中亚细亚时,他曾随军出征,其弟子李志常后据此写了一部地理游记叫《长春真人西游记》,这部游记对研究元初中亚细亚的地理状况有很重要的价值,但鲜为人知。还有一部平话《西游记》,出现在金元之际,曾流传海内外。而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起初书上并没有作者名字,因为古代小说作者多不署名。明末清初,一位修行者自称发现了大略堂古本的《西游记》,不仅补足了唐僧出身一回,而且署名作者为邱处机,并且放上了元代大文学家虞集为《西游记》写的“序”。自此,人们便以为《西游记》小说是邱氏所作。

  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永乐大典》里发现了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认为此《西游记》与民间流传并署名“邱处机”的小说《西游记》不是一码事,遂撰文指出这部小说并非为邱所写,但究竟是谁写的,他也不清楚。民国时,胡适、鲁迅读到《淮安府志·淮贤文目》中有一条称:吴承恩,明朝贡生,著有《西游记》。胡适由此而撰文,把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定为吴承恩。

  坐在我对面的李安纲,山西人,从小饱读诗书,酷爱《西游记》。他告诉我,《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现在还搞不清楚,但绝对不是吴承恩。
李安纲:《西游记》是一部信息世界的圣经(组图)
时间精力才能有限 吴承恩难著《西游记》

  田炳信:《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看你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提出它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这个观点等于是朝学界里扔进了一块石头;第二是你从道家的角度对《西游记》作了重新的解释,当然也有人反对,但我说我们不怕反对,有本事你拿出另外一套说法来,我觉得只要能自圆其说,就是一种学问。可惜的是现在创新的人少,附和的人多,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你研究《西游记》十几年,从文化的角度看,它能流传这么久,其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任何一部名著都一定具有小百科全书的特征,其广泛流传,也正说明其文化内涵能被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人所欣赏、理解、消化。

  李安纲:你问得确实是高。中国文学,或者说中国文化有一个根本特色:无论是以意逆志,还是知人论世,最后都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法则。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玩,而是通过阅读去体验作者的状态和他所要传达的精神,这才是关键。而在以意逆志之前,首先要知人论世。所以,要真正把握作品,解读文本,就必须认识作者,讨论时代,《西游记》也是一样,因为它的作者决定了它的主题和宗旨。作者之争是《西游记》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所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文化思想的讨论。由其作者署名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的文化价值被认识和曲解的过程。

  田炳信:《西游记》作者署名的演变是何时开始的?

  李安纲: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上面署名为吴承恩,其实只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西游记》的作者一直是个谜,历代读书人都在努力地求证。自从一些读书人发现“天启《淮安府志·淮贤文目》”中载有吴承恩曾写过一篇名为《西游记》的文章后,《西游记》百回本小说的作者便被鲁迅、胡适等一些有权威的读书人确认为明朝中叶江苏淮安府的吴承恩,此后出版的《西游记》均署名吴承恩。

  田炳信:你有什么根据认为作者不是吴承恩呢?

  李安纲:我做过多年的研究。吴承恩是一位儒生,郁郁不得志。尽管能诗文,善杂记,但他没有接触过玄门释宗,其藏书也多是书画法帖,没有佛、道之书,更不要说读过《道藏》了。《西游记》的主题是三教合一、金丹大道,是人体生命科学的表述,是用文学艺术的方式来阐释教义、道法、医学、修炼等艰涩深奥的哲理,对于一个儒士来说,要弄懂道教金丹学的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丁老、离火坎水、温养沐浴、火候抽添,佛教的即心即佛、明心见性,儒教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医学的奇经八脉、周天穴位,不花上三四十年功夫是不行的。

  田炳信:你认为吴承恩的阅历、经历、学历都说明他没有时间、精力和才能去完成这部八十万言的巨著?

  李安纲:是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光修改就花了十年,还没改完后四十回。吴承恩四十岁前热衷于仕进科举,四十岁以后写了一部仅有十几个怪异小故事的《禹鼎志》杂记,据其序言,是下了很多年的决心,并且“日与懒战”才写出来的。再说,要学道,要同炼丹术士交往,要写小说,要花费毕生精力,就一定会有人知道,但吴承恩的好朋友们都不知道他写过《西游记》小说。

  “强迫”吴承恩当作者 《西游》价值全被抹杀

  田炳信:你为《西游记》探寻“无名氏”作者,除了本身的兴趣与好奇心理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安纲:《西游记》的作者之争,其实是文化之争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小视。上世纪20年代前,《西游记》一直是证道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后被鲁迅、胡适等人彻底打翻,还搬出一个不懂道教、佛学,只会幽默、滑稽、开玩笑的吴承恩来做《西游记》的作者,为什么?原因非常清楚,其用意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打倒,废孔学、灭道教,并且消灭汉字。

  田炳信:物极必反。当时的时代是我们离大清王朝的覆灭不远,说过头话,做过头事,恐怕也是可以原谅的。

  李安纲:钱玄同1918年4月在给陈独秀的信(《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发表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说: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田炳信:汉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之魂有两块,一是儒教,二是道教。一个朝代的倒塌,不一定是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倒塌,那只相当于一个公司的破产、一个董事会的重组。客观地说,所有开拓者几乎都逃避不了矫枉过正的圈套,但也正是他们对于我们民族的否定,才带来了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才使得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一下上个世纪的文化运动所带给我们民族的福与祸。

  李安纲:我们必须清楚,语言乃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区别的标志,所以哪怕是最后一个印第安人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当代表中华文明的“孔家店”被打倒,中华民族的根本就被斩断,代表我们本土宗教的道教自然也在他们的消灭之列。由于鲁迅、胡适一言九鼎,学者对《西游记》的研究再也没有突破,《西游记》的文化意义和载体价值也全被一笔抹杀了。

  田炳信: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也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进步。反封建是一回事,反文化又是一回事。

  李安纲:文化一旦被革命,这个民族就没了。过去讲汤武革命、殷革夏命,那只是朝代改变,文化并没有改变。文化被革命,这个罪过应记在思想家头上。“五四”运动彻底打倒“孔家店”,道教被毁掉,维系中华民族心灵和精神的纲、常也被毁掉了。纲常被毁掉,人伦就不存在了,所以日本人在轰炸开明书店时说过一句话:“尔邦毁孔道、灭人伦。”你们国家毁掉了孔孟之道,灭掉了人伦,他们以我们祖先的身份回过头来教训我们。

  孙悟空乃李世民化身 象征人类最完美心灵

  田炳信:你认为《西游记》的文化意义和载体价值在哪里呢?

  李安纲:历史上,甘肃兰州金天观的道士、自号“素朴散人”的悟元子刘一明,是个修道有成的人物,诗词曲文俱佳,曾著道书十二种,影响颇大。以他的境界和成就,解读《西游记》自然会有精到之处,他认为:“《西游》神仙之书也,与才子之书不同。才子之书论世道,似真而实假;神仙之书谈天道,似假而实真。才子之书尚其文,词华而理浅;神仙之书尚其意,言淡而理深。”这就给《西游记》定了性质,它是谈天道宇宙人生规律的书,不是什么才子之书,这是对金圣叹等纯儒家的批评的抨击。所以,要读《西游记》,就必须从浅淡的言语中寻求深奥的道理,否则就是白读,因为它不是专供人消遣的书,更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解释:“《西游》贯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释则为《金刚》、《法华》,在儒则为《河洛》、《周易》,在道则为《参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经发《金刚》、《法华》之秘,以九九归真阐《参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师徒演《河洛》、《周易》之义。”“《西游》世法道法说尽,天时人事说尽。乃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

  田炳信:你认为《西游记》的灵魂人物是谁?

  李安纲:孙悟空,但孙悟空象征的是人心、道心还是天心?既然是心,他是谁的心?唐僧师徒一行五众,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心肝脾肺肾五脏、心性情意神五性,那么到底是谁的五行、五脏、五性?我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可以讲,孙悟空是李世民,也即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

  田炳信:《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孙悟空的名字就是要他悟空、悟色,悟出色、空不二的道理。

  李安纲:对。“七十二般变化”是心理的活动,照应一年“七十二候”;“十万八千里筋斗云”是意念的翻腾;“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是人身元气的流布,照应《黄帝八十一难经》所说之“凡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为不泄漏元气,故用金箍将其两头箍起。这条棒大则弥伦于宇宙之间,小则如绣花之针藏纳于耳,变化随心,大小如意。这心、意、气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心灵象征,是《西游记》为人类心灵学、意识学、文化学、生命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宇宙万神归于人体 正是《西游》之大妙

  田炳信:在西方宗教里,人是上帝的奴仆和囚犯,背负着沉重的原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但中国的宗教无论是道,还是佛、儒,其实都是无神论者。

  李安纲: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世界为中心的,世界中心就是我,我即佛祖,佛祖即我。中国的上帝是人造的,《封神演义》里描述了人造神的全过程,叫做“斩将封神”,封神的是姜子牙,是我们人而不是神。道家提出了宇宙的万神体系,便是由自身演化出去的。把人类的生理、心理因素大而化之之谓神,并且投入到整个宇宙当中,便有了天地宇宙的人格神。《西游记》之大妙,就在于将这些宇宙万神,又归之于人体的小宇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心灵空间。

  “天堂”是头部,上面有“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九霄雷府”,即是人的鼻息如雷;王母娘娘的“瑶池”就是人的嘴巴,瑶池宴上有的是玉液琼浆,正好舌头两旁有两个穴位:金津和玉液,所以王母娘娘每年都会宴请上中下八洞的神仙。“地狱”是屁股,尾巴骨上有九个眼,所以叫做“九灵铁鼓”、“九重地狱”。那个“来何恶水”便是男性的生殖道,“血盆苦界”则是女性的生殖道,“枉死城”是“肛门”,因为道家把这里称做“魄门”,“魄”字从“白”从“鬼”,白白地做了鬼,岂不就是“枉死”!

  唐僧取经路上所遇到的妖洞魔窟、人间国度,其实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任督二脉。孙悟空的老师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在人之心:“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之上三点星,也是个“心”字;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潮音洞”,紫色象征心之色,竹子中空是心之状,“潮音”便是我们的心跳。“福陵山云栈洞”是肾脏:肾脏是人幸福的山陵,“云栈”是通天的栈道即是丫丫叉叉的脊柱,所以八戒住在这;“碗子山波月洞”也是肾脏,肾脏从后面看,像个破了的碗,侧着看则像天上的月亮,所以黄袍怪住在这。天堂、地狱以及人间国度都跑到人的身体之中,则大宇宙成了小宇宙,小宇宙包含着大宇宙,不仅在生命科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人类对于自然生态、宇宙生命的关注,从而完成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和谐社会的前提,不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尤其要注重天人之间的和谐。

  实现“和谐”社会 我们要学沙和尚

  田炳信:看来《西游》之大妙,关键词在于“天人合一”、“佛魔不二”。

  李安纲:“和谐”二字极有讲究。比如“与时俱进”,出自《易经》的“与时偕极”、“与时偕行”、“与时消息”。“和谐”二字也是有来历的。《尚书》上说“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又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根据中国的造字法,“和”字原作“龢”,从“龠”从“禾”,像一个人在吹排箫,正是《尚书》中说的“声依永,律和声”,其声美妙就是“和”。后来,“和”字从“禾”从“口”,便是粮食入了口。粮食入口便为“和”,可见这“和”字是要解决“三农问题”,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讲究的是“物质文明”。

  再说“谐”字,从“讠”从“皆”,人人都在说话,都能够说话,便是“谐”。“言为心声”,所以“谐”字代表的便是“舆论”,是人们的心灵之音,讲究的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和谐”二字上得到了统一,要想“和谐”,就得用“中”,所以便成了“中庸”、“中和”。孔子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这“和谐”并不是全国人民一个声音,而是各种各样的声音齐奏合鸣,才会迎来一个美妙的和谐社会。

  “和谐”的目标很高,做起来不容易,所以我们大家要学习沙和尚。“沙”是土,而且是干净的土,所以他叫做“沙悟净”。和尚和尚,以和为尚。沙和尚西游路上没做什么事,也不大说话,降妖除魔有大师兄孙悟空,好色贪吃有二师兄猪悟能,他的使命其实就是调和猴和猪的矛盾。有人说沙和尚没本事,没原则,就会和稀泥抹光墙,是个老好人,要不得。其实生活中不光是斗争,有很多东西不是靠斗争得来的,而是靠欣赏和感受,因为幸福只是心灵的一种感受而已。

  田炳信:按你的理解,孙悟空是心,猪八戒是肾,沙和尚则是脾。脾的责任就协调心肾、和谐猴猪。脾气不能乱发,越发五脏越不调和,生理就会出现障碍,心理便不安宁,自然会影响家庭,损害集体,危及社会。看来,真正要想社会安定,还是离不了沙和尚。

  李安纲:《西游记》中,沙和尚对于“和谐”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如何达到“和谐”,还得靠自己的心灵作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敢把自己称做“中”,也即是天下之中、宇宙之中,也即是天下之核心、宇宙之核心,所以中国人会把“良心”看作是上帝。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上天入地,成圣为仙做佛,自张自主,其实他就是真正的上帝,因为他就是你我大众的心灵。“七十二般变化”的心理活动,“十万八千里筋斗云”的意念跳跃,“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的元气流布,这“心”、“意”、“气”三者的层面很高啊,人类有史以来从没有任何学派、任何人物将心灵作如此认识,弗洛伊德、荣格做不到,科学家、心理学家们也都没达到,早在五百年前,《西游记》的作者却已为人类塑造出了如此完美的心灵形象,实现了人类最伟大的心路历程。

  孙悟空的最大本领就是“降龙伏虎”,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腾飞,真的还需要孙悟空的驾驭。孙悟空就是我们的心灵,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和谐中庸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会产生无穷的智慧,才能驾驭中华巨龙而腾飞。而唐僧取经的成功,就在于把握住了孙悟空这个核心,并且用“定心真言”(紧箍咒)将其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

  田炳信:《西游记》的奥妙就在于将每一个读者都变成了主人公,是不是?

  李安纲:是这样。现在的人老是焦虑变态,就因为我们的心神总放在别人的心窝里,一旦回归到自己的心窝,就什么妖魔鬼怪都没了。《西游记》正是教育我们由多心到一心,到无心,最后到达自在。孙悟空一路上消灭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我们心中的私心杂念,正合了毛泽东所说的“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专心专意,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这心是谁的心?李世民的。李世民是谁?是你我大众。世民便是世俗人民,就是你和我。于是,读者都成了主人公。

  田炳信:你怎么看待唐僧以外的三个人?

  李安纲:《西游记》是一部觉悟的书,书中的人物得要觉悟,才能够达成人生的目的。沙和尚需要“悟净”,才能达成“和谐”;猪八戒需要“悟能”,才能达成“境界”;孙悟空需要“悟空”,才能达成“佛陀”。可见,没有“和谐”进入不了“境界”,没有“境界”成就不了“佛陀”。这一切,都靠一个“悟”字。同样,读者在读书的时候,也一样需要一个“悟”字。《西游》一出,千余年来,人皆喜爱,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开启读者的悟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创造活动。

  克隆技术声纳技术 五百年前作者早懂

  田炳信:小时候读过《西游记》,觉得孙悟空上天入地,拔根毫毛就生出百万个小孙悟空,神奇得很。现在环顾左右,《西游记》描绘的东西,其实就在眼前。

  李安纲:是的,五百年前《西游记》塑造过的形象、使用的技术,现在大多已得到验证。孙悟空拔根毫毛变成千万个孙悟空,金箍棒也可以变成千千万万条,不就是现在的“拷贝”和“克隆技术”?托塔天王的“照妖镜”,也就是现在使用的“雷达技术”、“侦察飞机”、“间谍卫星”。还有地藏菩萨的“谛听”,霎时便将山川社稷、人物仙佛都听了个遍,其实就是现在的“声纳技术”;哪吒太子、孙悟空的三头六臂,就是现在的大力金刚起重机和机器人;孙悟空总爱变成小蜜蜂或者苍蝇去钻妖洞、探虚实,正好启迪了现代人将生物技术用于间谍活动,诸如“间谍蜜蜂”、“间谍苍蝇”、“间谍飞鸟”等。

  田炳信:《西游记》中类似的描写比比皆是,悟空唤老龙王过来打个喷嚏,便给人间落下一场甘雨,这不就是人工降雨吗。

  李安纲:多了。神佛菩萨、悟空八戒都会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便是宇宙飞船和太空卫星。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变化腾挪、随心如意,“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不就是“激光技术”嘛!

  最妙之处就在孙悟空与杨二郎的赌斗,孙大圣为阳,杨二郎为阴,这一阴一阳就叫做道,所以二人一打便遇上代表道的太上老君和那个太极圈。一阴一阳是揭示宇宙规律的《易经》的根本因素,这一个“1”和一个“0”给了莱布尼茨灵感,便发明了改变人类进程的计算机。那个太极圈是森罗万象的根本,什么东西都逃不出去,仿如黑洞,将来如果谁利用太极圈的原理发明了类似黑洞的武器,那就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呵呵。

  我曾去过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到达一定海拔高度时,同行者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那是一个精气十足、灵气十足、勇气十足的猴圣,但猴圣还是被慈眉善目的唐僧治得服服帖帖。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在翻越唐古拉山时,孙悟空得了高原反应,唐僧也得了高原反应,倒是猪八戒和沙僧毫无反应。头疼欲裂的孙悟空翻跟斗、打滚,唐僧也有高原反应,只不过稍微轻些,他手捻佛珠,念念有词。孙悟空还以为是师傅念的咒,师傅也没点破,但猴圣从此服了唐僧。天下的事就是这么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阴差阳错,万紫千红。

  我知道,这是调侃,这是幽默,这是一种荒诞。对《西游记》你是雾中看花?还是水中观月?《西游记》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密码,我相信,我们至今并没有破译。

  (穗风/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