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祁爱群——用青春热血筑就丰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22:49 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徐星瀚

  那曲地区的藏族群众把她比作扎根藏北高原上的“那扎”,说她是天上飞来的“仙女”;与她共过事的老领导说她是先人后己、甘于奉献、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和她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说她是一个勤奋、惜时的女公仆,是一个随和、宽容的老大姐。

  2003年12月13日傍晚时分,地处西藏北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人民医院一层最东面的一间小屋子里,医务人员紧张地对一名因突发脑溢血而被送来急救的病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一直参与抢救工作的藏族医生吉雷说:“当时她被送进来的时候,就躺在那里,”吉雷指着一张破旧的病床,“她清醒的时候就说‘我没事的,一会儿就好,没事的,一会儿就好了……’”抢救在紧张地进行着,班戈县委书记论白向医院全体人员发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的命令,班戈县委的干部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22点50分,持续6个多小时的抢救没有能挽留住病人的生命,在病床前守侯多时的班戈县老政协主席嘎玛益西老人,看着无法醒来的病人再也不能克制内心的酸痛失声痛哭起来。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组工干部、一个藏北高原的好女儿、天上飞来的“仙女”就这样走了,嘎玛益西老人怎能不老泪纵横?

  她,叫祁爱群,2003年12月13日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41岁,生前系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藏北高原 她无悔的选择

  谈到西藏,内地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雄伟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大昭寺,想到白雪皑皑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想到耳闻以久的雅鲁藏布江,但如果提起班戈、尼玛、安多、比如、申扎这些地名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这些地方没有雄伟的古代宫殿、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什么我们耳熟能详的动人传说。这就是地处藏北的那曲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50%,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在摄氏0度以下……恶劣的自然环境,稀少的人烟使得人们更愿意用“藏北无人区”来称呼这个面积相当于4个江苏省大的地区。

  高海拔、严重缺氧、恶劣的气候没有阻挡住祁爱群同志的脚步,1984年7月,21岁的祁爱群从西藏农牧学院完成学业后,主动申请去条件艰苦的那曲地区去,尽管学校当时曾动员她能够留校工作,她却说:“我学的是兽医专业,那曲是西藏最大的牧区,那里更需要我。”于是,年轻的她,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了藏北高原,义无返顾,吃牧民的饭学藏语,先是在那曲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执教,而后又在畜牧局工作,她一干就是十几年,2000年,她又不顾自己有遗传性高血压,服从组织安排,到了海拔更高,条件更为艰苦的班戈县工作。

  2000年10月,组织上有意让时任那曲畜牧局政工科副科长的祁爱群从条件本以艰苦的那曲调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班戈县任组织部部长,在那曲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祁爱群此时已经患有多种高原疾病,她还有遗传性高血压,她的爱人袁勇还在那曲工作需要人照顾,她犹豫了,也曾向前来找她谈话的那曲地委分管组织工作的李清波副书记表示过能否继续留在地区工作,但当李清波副书记把班戈县组织人事现状,发展要求以及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给她听后,她不再推辞了,义无返顾的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

  “我听说她要去班戈,当时我都急了!”祁爱群的爱人袁勇回忆时说,“我说,‘你不要命了!班戈那地方,是你一个病人去的地方吗?’”“她说,这些年我一直没好好照顾你,对不起你,但你想想,这是组织的安排,我们能讲条件吗?再说了,在西藏工作十多二十年的进藏干部职工中,谁身上没落下点高原病?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那么那里的工作谁去做?请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今后,你也只有自己多保重了。”

  2000年从那曲地区调任尼玛县任县长的布玛与祁爱群一起在那曲地区农牧局工作了18年,当时她们一起乘车,沿着坑洼不平、蜿蜒曲折的“路”去上任的。“我当时就问,一个来自内地的汉族女同志,在班戈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能坚持得下去吗?”布玛回忆说,“她当时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有那么多一代又一代的干部长期工作在这里,我为什么不能坚持呢?’”“2003年8月,我出差途径班戈的时候,我和驾驶员多布杰碰到她,当时她脸色通红、双眼布满血丝,她自己也说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性的头痛而且越来越严重,我就劝她一定要去拉萨或内地检查一下,但她只是很轻松地说,‘老毛病算不了什么,慢慢会好的,再说最近工作多,也离不开。’没想到,这次谈话,竟然成了我们永远的诀别……”

  把维护干部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祁爱群在去班戈前就做过人事工作,凭她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她有信心在班戈做出成绩来,她在临走前对爱人说:“希望你能体谅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做出成绩来!”“她做事情很细心也很下功夫的,那是95年,她当时是畜牧局政工科副科长,就搞人事工作,”祁爱群的爱人袁勇回忆说:“畜牧局有两个职工,他们是同学,有天,其中一个跟我说‘袁勇,能不能帮我问问祁科长,我跟同学是同时参加工作的,怎么我工资就比别人低呢?’”“我回家,当时祁爱群正在作饭,我就随口问了一声,她立即就回到‘职称不一样待遇怎么能一样?’我都吃惊,畜牧局上上下下那么多职工,这样随便提起一个来,她都心里有数。”

  班戈县任组织部部长的祁爱群到任不久就面临一场“硬仗”。当时正是自治区要求各县通过考试从招聘干部中招录国家正式干部,并逐步解聘原聘用干部的时期,解聘工作刚刚起步,由于解聘幅度过大,解聘干部生活补助费也没能及时到位,造成干部情绪很不稳定。祁爱群本着把维护干部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不顾高寒缺氧大雪狂风,不顾路途遥远颠簸,不顾自己身体状况不好,硬是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跑,与被解聘的干部谈话,深入地做思想工作,并按照自治区110号文件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协同财政局反复核算、最后兑现了全县103名被解聘干部117万元的生活补助费,做到了无一人遗漏、无一人少发、无一人提意见,赢得了广大被解聘干部的广泛赞誉,稳定了广大干部的情绪。

  班戈县由于历史原因,干部职工工资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干部职工工资错、漏以及工资档案不健全。祁爱群发现这些问题后认为必须立即着手解决,拖下去,对干部职工就是不负责任。但要真正处理这些问题,也并非易事:原有的按人员身份存放的工资存根缺失较多,而且因为档案不全又很难查找;县委组织部也没有真正懂得工资管理的工作人员。怎么办?祁爱群凭着自己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带领所有工作人员翻档案、查存根、补表格、找记录……经过三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全县几百名干部职工的建档工作终于完成了,当年也及时补发了17万元因为错漏而没有发放到个人手中的工资。全县干部职工都称颂此举为“民心工作”、“舒心工作”,大家伙儿也从心里十分感激拥戴她。

  公务员年度考核是干部职工关心的一项热门工作。在以往的考核工作中,由于没有严格坚持程序,听取群众意见不够,部分人员的考核结果有失客观,干部群众对此意见不小。经常会出现考核结果公布张贴后,便有人在上面画叉叉。面对这种情况,祁爱群上任后集思广益、革新措施,除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外,还将原来由县级领导组成考核小组通过看材料来考评改革成更为透明的让一般干部给科级干部打分、科级干部给县级干部打分,努力使考核工作公开化、规范化,确保给每位干部职工一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2003年度的公务员考核结果,成了班戈县干部职工反映最好的一次,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兢兢业业 为党的事业选好人

  班戈县地处藏北高原的西北腹地,平均海拔4745米,自然环境比那曲更为恶劣。祁爱群担任班戈县组织部长后发现,班戈因为条件艰苦,在人才的输送上存在不少困难,长期以来,干部队伍老化、年轻干部缺乏的现象比较严重。她在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时候说:“干部成长的规律是早压担子早成才、晚压担子晚成才、不压担子不成才。现在年轻干部后备力量缺乏,我们能不能再发现一些?”于是,全县90个村,不顾高原反应以及经常发作的多种疾病,祁爱群不管路途遥远,她都经常下乡考察干部。饿了,她用随身带的方便面充饥;累了,就钻进马套里休息一下。“我是组织部长,不下乡怎么可能对干部做到心中有数?怎么能为县委选好人,用好人?有怎么能保证对评价干部做到客观、公正、平等呢?”这是2003年4月,当祁爱群带着两个同志去离班戈100多公里的青龙乡考察干部出发前说的话,当时同事发现她面色苍白嘴唇发紫非常担心,她却微笑着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一位祁爱群生前同事在回忆她的时候说:“她经常忙到很晚的,有次我很晚回来,发现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于是进去劝她早点休息,她却说‘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做完,不能拖’当时我注意到,她桌子上放着降压药和一瓶矿泉水。”

  在祁爱群的努力下,班戈县的组织人事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公务员考核工作、民主测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两年中,班戈县大胆地提拔了13位头脑活跃有见地、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干部,并分配到各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岗位。而对于一些年龄大、工作时间长、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干部,祁爱群一一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实现了乡镇主要领导岗位在平稳中过渡、调整,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班戈县干部队伍的优化,提高了班戈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全县有45名干部走上正、副科级领导岗位,9人顺利通过地区组织的交叉检查和自治区统一组织的考试,跨入国家公务员行列,他们成为建设班戈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推动了班戈前进发展的步伐,得到了班戈县广大干部职工、牧民群众的认可与赞赏。

  班戈县教体局长桑珠本是一名中学的副校长,他就是当年祁爱群考察过得一名干部,2002年,经祁爱群的考察推荐,他被提拔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他又被提拔为教体局局长,他上任一年之内,班戈全县的入学率从原来的50%多一下提高到了90%多,普六也通过了验收。

  在班戈工作的这3年,祁爱群的心血没有白费,上级部门对班戈县委组织部的变化、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2年,县委组织部的《关于充实和稳定乡镇干部队伍政策措施的研究》获得那曲地区调研成果一等奖;2003年,县委组织部荣获那曲地区组织人事年报统计工作一等奖和县“先进单位”。

  做官先做人 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做官先做人。”祁爱群曾这样说过。身为班戈县的组织部长,面对各种职务便利、金钱诱惑,祁爱群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捞一把”,也没有让别人说过半句闲话,做人立得直,做官也就正。有一次,一个老同学找到祁爱群,给她送了一些礼,希望通过她的权力把自己侄儿从乡里调到县城工作。祁爱群回绝了,并对老同学说:“你侄儿的困难我理解,但有许多老同志的子女都在基层工作。基层条件虽然苦了点,但对锻炼孩子是有好处的。”

  曾有一位同志想要调动到条件不那么艰苦的地区工作,给祁爱群送了一点礼,但被祁爱群坚决拒绝了,她说:“到哪里工作,从事什么工作,要由组织来决定,我个人无能为力。”正当这个同志琢磨是不是自己礼送得不够多,后台不够硬的时候,祁爱群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他——不久,某位领导爱人工作表现太差,在进行年度考核时,祁爱群没留情面,给了她一个“不称职”的评价。

  祁爱群就真这样没有“人情味”吗?不,她说过:“拿组织纪律做人情,我不愿做,也不会做。”

  县民政局有一名叫张旋坤的干部,2000年被诊断患了高原性心脏病,2001年病情开始加重,不能继续在海拔高的地区工作,祁爱群知道后非常着急,多次向上级反映,后来这位同志在祁爱群的努力下,被组织上协调交流到了气候、海拔都较好的林芝地区工作。张旋坤病愈后感慨:“我只是一名普通干部,跟祁爱群同志不沾亲不带故,也没给她送礼,但她却这样关心我,办事公正无私,是她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可是,祁爱群从来没有向上级反映过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好,她刚到班戈不久,她就开始经常性的流鼻血,经常把洗脸盆都染红,同事们劝她赶紧回去治疗,她却笑着说:“没事的,高山反应,问题不大。当年我父亲得了糖尿病、高血压,仍坚持在西藏工作,我这不算啥病,休息一下就好。”

  祁爱群就这样长期在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工作。藏北高原气候恶劣,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寒冷异常,倒杯开水,过一夜就结成冰,连牙膏在使用前都要先用开水烫软才能挤出来。工作一紧张劳累,就气喘吁吁,心跳加快,时常头痛、失眠、没胃口,还容易得肺气肿。但她没有怨言,她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忍耐。

  藏北高原的好女儿 天上飞来的“仙女”

  祁爱群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常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时常要想一想普通百姓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的困难解决了吗?”“她是我们藏北高原的好女儿,是天上飞来的仙女、活菩萨”这是班戈当地群众对祁爱群的评价。谈到祁爱群部长时,班戈县普保镇的牧民白玛拉姆老人热泪盈眶了,通过翻译,老人告诉我们,“我们一家5口原本都靠我丈夫的工资生活,但前几年丈夫去世后,家里没有了生活来源,是祁部长给我家送酥油、糌粑,后来还给我送来70多头羊子,谢谢祁部长啊,她是好人啊。现在我们不愁吃穿了,但她却去世了……”

  白玛拉姆是祁爱群在普保镇的扶贫联系对象,她生前曾几次到白玛拉姆家中,看望白玛拉姆,帮助料理生产、生活上的事,开始祁爱群每次都带生活必需品给白玛拉姆,后来她深感这样的扶贫不是办法,于是她联系县民政局、电信等部门,向白玛拉姆赠送了70多只羊,同时,她与县农牧局、民政局和普保镇商定,对白玛拉姆等一批贫困户进行增收技能培训。祁爱群还几次带着白玛拉姆,去其他乡镇取经,学习如何短期育肥、反季节销售。2003年底,白玛拉姆家的牲畜出栏了,祁爱群还帮她联系销路,并与购买商谈好价格,白玛拉姆第一次出售了10头羊,收入现金3000多元。就这样,“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白玛拉姆家的生活有了新的起色。

  不仅仅是牧民群众,在班戈这样的地方工作的年轻干部,新毕业的学生,如何能留得下来,也是一个很重要并且现实的问题。一位从地区下来的年轻挂职干部,远离家人,开始情绪一直不稳定,祁爱群曾找他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基层条件是艰苦,但能锻炼人,你要珍惜组织的信任与培养。家里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我,我想办法给你解决。”后来,祁爱群经常托人给这个年轻干部带去蔬菜和牛羊肉,并嘱咐他要爱惜身体。祁爱群的理解与关心,最终使他深受感动,稳定了情绪,工作也积极主动起来。2002年春节,她回到那曲县城与爱人一起过年,爱人袁勇特地买来两只活鸡给她补补身子,她又想到了远在班戈的年轻干部们:“县上的小伙子们连只活鸡也吃不上,给他们带上点吧。”于是,为她买来的活鸡,她和袁勇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全都给带回班戈,分给了几位单身的年轻干部。

  “2001年,我患上急性肺炎,因为没有及时治疗,恶化为肺气肿,医生建议必须转上级医院治疗,当时,我工资收入才几百元,身边也只有2000多元的存款,转院连住院押金也不够,多亏了祁爱群想办法从民政局借了2000块给我,使我能尽快转院。”祁爱群的同事许道玖说,“这个事,让我终身难忘!”

  老西藏精神与对西藏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无论在班戈还是那曲,或者是其他地方,一提到祁爱群,人们都会频繁的提到“老西藏精神”,什么是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就是老西藏精神。1963年1月13日,祁爱群出生在江苏靖江,她的父亲祁孔法是1960年7月响应上级号召从上海进藏援藏的,在西藏一呆就是20多年,1977年祁孔法把远在江苏靖江老家的妻儿全部接到里西藏,于是,作为援藏第二代的祁爱群开始了在西藏的生活、学习、工作。从父辈身上留下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老西藏精神,在祁爱群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扬。她热爱西藏这片土地,忠实于党的事业,有着“老西藏精神”的她把自己的一生与西藏紧紧的捆在了一起。

  1980年,组织上为照顾她父亲祁孔法的身体,决定调他回上海工作,祁爱群没有走,她报考了西藏农牧学院;1984年,她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学校动员她留校工作,祁爱群没有留,她选择去了条件艰苦的那曲;1988年,西藏农牧学院再次动员她回校任教,祁爱群没有回,她选择了到那曲地区畜牧局工作;2000年,上级下派她到条件更为艰苦的班戈工作,祁爱群去了!面临一次次人生道路上的机遇,祁爱群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忍耐,选择了无悔!

  “她在学校时,就表现的很能吃苦,这个我印象相当深刻,”与祁爱群同届入学,现在在西藏农牧学院任教的蔡晓布回忆说,“她身体并不好,脚有点问题,走路不方便的。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的,那时候我们学生重体力劳动多,记得有次在电站劳动,分配她给大家送水,但她还跟别人换了,要求去抬石头,那可是男生干的活儿啊,她都主动要求去做。她人很好,乐于助人,虽然她不是学生干部,但为班里做很多事情,她身上有一种老援藏干部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1990年7月,在那曲地区畜牧局,祁爱群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祁爱群更是把一个党员吃苦在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原有的“老西藏精神”和对西藏的热爱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

  2003年12月13日下午,祁爱群主持的班戈县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会连续召开了4个多小时,祁爱群由于劳累过度,突发大面积脑溢血,昏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在整理祁爱群的遗物时,人们发现,她的卧室桌子抽屉里是满满的降压药和一个电子降压仪,还有她未写完的2003年县委组织部工作情况报告……

  “她是12月8号从那曲家里回班戈的,她当时说工作忙,要赶回去,元旦就不回来过了,春节争取早点回来,床单被套留着她回来洗。”祁爱群的爱人袁勇回忆到此时落了泪,“当时她感冒了,我还劝她先在家休息两天,感冒好了再走……”

  一名党的组工干部祁爱群同志就这样走了,再也没能回来,带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带着老西藏精神、带着对西藏与群众的爱、带着没有做完的工作走了。象千千万万名内地援藏干部一样,祁爱群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怨天尤人,他们都深深地热爱着西藏这块土地,他们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也愿意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200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祁爱群“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称号。

  41岁的生命是短暂而叫人惋惜的,对于已经离开我们的祁爱群来说,任何荣誉已经不在重要,但祁爱群用她的青春与热血筑就了一座属于所有拥有老西藏精神的人们的不朽丰碑,而她的精神,将在所有的共产党员中流传、发扬、光大。

  在藏北高原上,寒风、大雪、冰雹、沙石似乎是这里的主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以至于在这里不要说树,连灌木都没有,但这里有一种藏语叫“那扎”的耐高寒耐干旱的植物,紧紧得贴着大地,顽强地生长。祁爱群就象藏北高原上的“那扎”一样,扎根于此,奉献于此……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