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奶究竟伤害了谁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01:46 人民网-华南新闻 |
在“禁鲜令”的论战中,支持和反对的双方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名词成为了双方攻击对方的共同武器———还原奶。 还原奶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成为了奶业的“过街老鼠”?到底是谁在生产还原奶? 奶粉+水=还原奶 可以说,还原奶就是用奶粉“泡”出来的牛奶。不过,家里泡的牛奶是即时饮用的,而还原奶必须再经过加热杀菌和包装等工序。 还原奶和从牛身上直接挤出的原奶,是生产液态奶的两种原料。而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则是对原料奶加热杀菌的两种工艺,加工后的牛奶分别称为巴氏奶和灭菌奶(灭菌奶因为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故也称为常温奶)。 虽然论战双方在巴氏杀菌奶的营养价值是否高于常温奶上各执一词,但有一点是双方默认的———还原奶的营养价值低于原奶。也正因为如此,双方都抨击对方在生产还原奶,同时在原料表中没有相应的标示,误导了消费者。 奶业再显诚信危机 还原奶最大的“罪过”是便宜,从而使牛奶生产企业放弃当地的原奶,转而使用奶粉。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说起各地的奶价,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如数家珍。“收奶价,在内蒙古是1.6元到1.8元一公斤,北京是2元到2.2元左右,在广东、广西,基本上要到3块钱。”由于我国牛奶高产带集中分布在北方,由北向南,原奶的收购价格逐步升高。 而根据《中国奶业年鉴》编辑部提供的数据,最近进口奶粉的到岸价是每吨24500元,而国际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进口奶粉的价格最低可以达到每吨16000元。 每吨奶粉可以还原成为8.5吨至9吨的液态奶。由此计算,如果使用进口奶粉,每公斤原料奶的成本在约1.8元至2.7元之间。这个价格和我国牛奶主产区的收奶价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据介绍,使用奶粉生产液态奶的好处并不仅仅体现在原料的价格上,使用还原奶还使企业无需大量投资进行奶源基地建设,可以快速扩大生产能力。 用奶粉“勾兑”牛奶,似乎已经成为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超高温灭菌奶是允许使用还原奶作为原料的,但是必须明确标示原料为“奶粉”。而巴氏奶的原料只能采用生鲜牛乳,不允许使用还原奶。这也是生产巴氏奶的厂家认为巴氏奶营养价值高于超高温灭菌奶的一个重要理由。但也有企业认为,巴氏奶企业是否严格使用生鲜牛乳作为原料值得怀疑。 问题的关键,落到了对成品奶的检验上———监管部门能分辨出用生鲜牛乳制成的牛奶和用奶粉还原的牛奶吗? “国外已经有这样的设备和检验方法了。”王丁棉肯定地表示,“但是,目前的价格还比较高,国内没有引进。” 2004年,国内乳制品消费的增长明显减慢,鲜乳的人均消费仅增长1.2%。在蛋糕没有做大的情况下,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奶企普遍日子不好过。而市场的破坏永远比市场的培育迅速得多。继阜阳奶粉事件后,如果因为还原奶问题再次导致消费者对乳制品信任感的缺失,那时候牛奶行业再追问“谁动了我的奶酪”,恐怕是为时已晚。 进口奶粉虎视眈眈 不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还原奶,对还原奶不作正确标识,确实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更令很多奶业专家忧心忡忡的,是还原奶可能涉及到中国几百万奶农以及相关饲料行业的利益。 “禁鲜令”实施后,客观上将导致市场竞争向有利于常温奶的方向发展。当巴氏奶失去竞争优势,企业将很可能被迫转型生产常温奶,而原料的成本差异将使企业优先考虑使用还原奶———结果是,在收奶价格较高的地区,企业将减少向奶农的收奶量,导致奶农卖牛或者杀牛。 目前我国对乳制品进口设置的关税为1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我国正在和新西兰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作为我国的最大奶粉进口国,新西兰占我国奶粉进口额的一半以上。据悉,这将使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的关税最终降为零。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的奶粉进口量已经达到13.37万吨,而2004年的乳制品进口金额增长达28.2%,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的奶牛养殖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使用关税等政策保护本国农业,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王丁棉表示,我国的奶牛养殖业还在成长阶段,更加需要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有力保护。“对养牛农户,一头奶牛投入过万,牛奶的收入就是他们全家的希望啊。”从事奶业工作多年、深知奶农疾苦的王丁棉动情地说。 《华南新闻》 (2005年05月12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