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紧跟 德法不随——美"协调对华政策"的回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0:44 新华网

  陈宣圣

  当前,应对中国和平崛起已成为西方大国对外战略的重要课题。自年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围绕这一课题掀起了错综复杂的大国协调对华政策的旋风。从初步结果看,日本表现出紧跟美国的意向和行动,而德法等欧洲大国则坚持自己的立场。

  日本配合美国施压

  日本近几年来对华外交一直保守僵化,并想借同美同盟加重其大国外交的运作,实现政治上的突破,成为所谓正常国家,跻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因此,日本极力向布什政府靠拢,积极在亚洲应对荚军全球战略的调整,强化日本海上航线的防卫能力等等。特别是今年2月19日,美日两国政府在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2+2会议上,将台湾问题列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至此,日本终于一改过去对中国的慎重姿态,向中国提出了正面挑战。

  日本为何如此?首先,从安全观看,日本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日本是一种威胁。日本2004年12月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首次把中国视为防范对象,称对该地区安全保障有着重大影响的中国,在推进核及导弹战斗力和海空军现代化的同时,正在谋求扩大海上活动范围,今后有必要继续关注此种动向。其二,从政治上看,中国的崛起将动摇美日主导的东亚现行秩序。日本不愿看到中国上升为亚洲的领导角色。其三,在二战历史认知问题、东海油气开采和钓鱼岛归属等问题上中日之间尚待解决的争议不少。为了加强同中国打交道的地位,日本需要加强美日同盟这张牌,顶住中国压力或借以向中国施压。其四,近两年来日本国内极右势力和民族情绪明显抬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和促使日本政府做出对中国强硬的决策。

  总之,日本把中国的和平崛起视为对日本的挑战多于机遇,故把对华政策的侧重点逐步向应付挑战方向倾斜。

  欧洲靠拢中国

  布什第二任期开始便决定首访欧洲,修补因伊拉克战争出现裂隙的欧美关系。按他的说法,是要重新开辟迈人大西洋两岸团结的新时代。

  为此,布什作出了摒弃单边主义和听取欧洲意见的姿态。的确,单边主义经历一番实践后,布什也深感力不从心和空前孤独。而今美国出于新的战略需要重新考虑(其中包括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终于又转为求助欧洲盟国,即用空壳的多边主义为其实在的单边利益服务。为什么说是空壳呢?请看布什在欧洲的表现。德国这次明确向美国提出要平等的伙伴关系,亦即要求同美国分享有关国际事务的领导权,但布什置之不理,更不用说法国要建立多极世界了。甚至英国也指出,单边主义将不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安全。由于美国没有照顾到欧洲国家这些新的利益变化和要求,布什开辟大西洋两岸关系新时代也就无从谈起了。

  布什此行关心的重点之一是阻止欧盟对华军售。他在北约首脑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国深深担忧向中国输送武器将成为输送技术,这样会打破中国与台湾关系的平衡。他还强调,解除禁运将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传递错误信息。此前,美国还一再警告欧盟,解禁将可能影响美欧关系,美可能对欧盟实行惩罚措施等等。

  法国总统希拉克则指出,欧盟采取的对华禁运措施已经不再合理。德国总理施罗德也认为,1989年所做出的禁运决定已成过去。他们强调中国已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不断努力恢复正常和实行对外开放,从而使维持这一制裁变得无用。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也赞成有条件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至于欧盟负责贸易的委员彼得·曼德尔森的态度更加明朗和坚决,他警告美国说,如果布什政府在解除禁令问题上挑起与欧盟的争端,那么布什政府将犯下错误。他还强调,欧洲未来几年中的最大挑战是理解中国,并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他指出中国正在履行它的责任,对此,欧洲人应该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由以上可以看出,欧洲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能够理性对待,侧重于利用中国崛起的机遇加速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欧洲这样做,当然与它同中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有关。另外,欧美在社会价值观理解上的分歧随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结束全球暴政等美国的所作所为日益扩大,终于促使欧洲对美说不,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来源:世界知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