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惊世发现冷寂多年 “甘肃简牍”藏在深闺人未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1: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五月十一日电 题:“甘肃简牍”藏在深闺人未识

  作者刘呈军王文元

  “在中国不知道敦煌藏经洞的人不多,但不知道甘肃汉简的人就太多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简牍研究室主任张德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

  张德芳说,二十世纪初,甘肃有两件震惊世界的发现,它们就是被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敦煌藏经和西北汉简。然而,一个世纪过去了,由楼兰、尼雅及敦煌长城沿线发现的汉晋简牍而形成的中国简牍学却在甘肃颇为冷寂。

  据张德芳介绍,上个世纪一百年间,甘肃先后出土的秦汉简牍就有五万枚之多,占中国出土汉简总数六万余枚的六分之五。这些汉简,以生动翔实的记载,蕴含丰富的内容把汉晋以来博大精深的西北历史呈献给了世人,就其文化、历史和学术价值,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

  然而,在中国简牍学的发轫地甘肃,简牍的研究却显得冷冷清清,除一九九一年在甘肃举办过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外,十多年来几乎在走下坡路,无论是有关部门对汉简的重视程度还是现有的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工作条件和技术手段,都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张德芳感叹地说,拥有中国六分之五汉简的甘肃,目前研究汉简的机构只有“甘肃省考古所简牍研究室”一家,且只有三四个人。而随着考古所老专家的去世和退休,研究简牍的中青年专家后继乏人,对简牍学的研究不仅没有发展,同十年前相比,研究力量反而日趋萎缩。

  据了解,近几十年来,中国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成立专门的简牍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贯彻深入,甘肃的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文化景观尚显缺乏。张德芳认为,加强对甘肃简牍学的研究和开发,不仅能切实有效地保护这一文化瑰宝,还能使整个甘肃增添一份文化神韵,让甘肃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甘肃。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