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涨价 应该涨得明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1:28 贵州都市报

  5月10日,柴油价格上调。这是自2002年以来,油价的第12次上涨。

  燃油涨价有充足的理由,决策者指出,国际油价长期高位运行,国内炼油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增支压力,为了和国际油价接轨,涨价不得不为。

  但是,几乎每一次涨价,民间都会发出强烈的质疑,这些质疑,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国际油价明明白白摆在那里,有什么好质疑的呢?

  其实不然,民间的质疑,自有其合理之处。其一,国际油价上涨给炼油企业带来成本增加的压力究竟有多大,油价上涨幅度和成本增加幅度是否相当?其二,这些压力,如果完全由消费者承担,是不合理的。炼油企业目前的利润究竟有多高,能不能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来降低油价呢?其三,面对成本增加,难道只有涨价是唯一的消化方式吗?企业应该有“精兵简政”,提高经营效率,压缩不合理开支与成本的空间,这些方面有相应的举措吗?

  诸多质疑,并没有得到回答,一纸通告,油价就涨了,而原因,概括起来只有区区五字“和国际接轨”。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期望价格保持几十年不变的一贯制当然是不合理的。但是,价格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数字,能不能在涨价之前,公布相关资料和详细解释涨价的原因,让咱多掏钱也掏得明明白白。更进一步,价格变化牵涉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的声音与愿望,理应在价格决策中发挥作用,而不应该仅仅由一方说了算。换言之,“一纸通告”式的生硬的、甚至是颇有些傲慢和蛮横的涨价模式,是该改一改了。

  怎么改?价格听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目前,在电价、水价、景区门票价格等等方面,都已经开始推行听证程序。油价呢?

  而更让人们遗憾甚至气恼的是,即便已经推行的价格听证,不少也不过是走过场的面子货,比如不久前某景点门票涨价,邀请的听证代表居然全是本地人,而占游客绝大多数的外地人完全被排除在外。当下的诸多价格听证,不过是念一念涨价方案,听证代表们————往往和主张涨价一方有诸多共同利益————纷纷赞同,这样的听证究竟有多少“公信力”?不客气地说,那些所谓听证代表的滔滔言词,不过是一罐子糨糊,让涨价的“一纸通告”能够张贴得牢靠些,再牢靠些。价格是和国际接轨了,但是,公正公开公平,能够合理照顾各方利益的涨价模式,是不是应该也加快一点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呢?

  作者:王宁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