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类如何庆祝60年前的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4:02 青年参考

  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是一场各色鲜花缤纷、华彩演讲叠出、威武队列行进和炫目元帅制服的嘉年华会。60年前盟国在欧战中的胜利,让人类最终免除了沦陷于纳粹铁蹄的恐惧,这种庆幸、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值得用任何高规格的典礼庆祝。

  但我们还是不能够让浮面的热闹取代严肃的思考。历时6年之久的惨烈二战波及的全球地域范围和人口比例、导致的人员死伤数目和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量,无不高到骇人听闻。无庸讳言的是,人类在避免二战噩梦这个共同理想上的高度一致,不能掩饰主要国家间在规避二战梦靥方式上的明显分歧。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对“9·11”事件的应激反应,基本上可以视为露茜坦尼亚号事件和珍珠港事件模式的延续。一战时威尔逊总统原本坚持中立,甚至表示愿意接受“没有胜利的和平”,只是在德国潜艇击沉了载有含128名美国公民的露茜坦尼亚号之后,才开始转向“为了民主,世界必须安全”的立场。二战中的罗斯福总统,也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才引导美国下定了最终挥师欧洲的决心。相较之下,这种应激反应型对局方式较少引发争议。

  真正给国际社会造成困扰的是绥靖主义和单边主义这两个极端。前者是66年前欧洲对纳粹的纵容,欧洲政客们的短视在牺牲了波兰和捷克之后非但没有换来苟且型的和平,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气焰;后者是伊拉克战争,布什和布莱尔在伊战中寻求的是先发制人,甚至不惜抛开所有现存的国际组织,而且两位早先所言之凿凿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联军搜遍了伊拉克全境,甚至在打着手电筒探察过萨达姆大张着的嘴巴后,都是不见踪影。

  但经历了伊拉克情报门洗礼的布什和布莱尔,却先后赢得了大选。这显示出伊战情报问题已获得了两国选民的原谅,或者至少,伊战情报问题已经淡化到可以被选民的其他考虑所淹没。不过在布什和布莱尔那里,成功连任却未尝不会被解读为美英选民对其伊战决策的追加背书。同样坚定挺战、同样获得连任的澳洲总理霍华德在打电话祝贺布莱尔后就明确对媒体点题说:布莱尔在伊战问题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执著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许多人都会赞同他与我对伊战的看法。

  华盛顿在立国之初即警告美国勿与任何国家缔结永久同盟,华盛顿的这个告诫本身并非孤立主义宣言,但显然极其易于指向孤立主义。美国从孤立主义转向国际主义的过程历经了漫长的时间。大国基本方针要启动转向自然不易,但大国行为模式上的转向一旦形成趋势,要想停止恐怕亦非易事。

  戴高乐当年在英伦发表他的著名演讲《法国抵抗运动的火焰》时,鼓舞士气地说,法国的沦陷不是世界末日,法国只是整个战争中的一部分,英国在法国身后,美国更是强援。如今,英国仍在法国身后,美国是愈加强大,但戴高乐讲述的故事是否到了结束的时候?美英的执着究竟会像以往那样最终带动欧洲,还是会开始同欧洲渐行渐远?任由恶势力坐大的绥靖主义显然是不道德的,布什和布莱尔的单边主义,又至少在理论上存在着道德陷阱。五大国当年可以缔造出联合国,如今也应该展现出足够的智慧,为绥靖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留出适宜的空间,以便人类日后的反战措施得以同时避免成本上的和道德上的困境。纳入体制内给予空间,非但不是纵容,反而是最根本的制约之道。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