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邕城首家民工图书阅览室开放 600名民工开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08:08 新桂网
邕城首家民工图书阅览室开放600名民工开心
农民工兄弟在开心阅读。记者蒋勤摄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陈珏璋罗侠)“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用每天晚上到外面闲逛了!”昨日,由本报和广西图书馆援建的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水晶城民工阅览室掀起红盖头,邕城首家农民工图书阅览室正式向该工地600多名农民工隆重开放。

  由本报发起倡议的“情系农民工、服务农民工,向农民工捐献一本好书”活动,自4月11日启动以来,在众多的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南宁市建设出力流汗的民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全区各地的读者也纷纷向本报转交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图书。截至昨日,本报共收到各类图书达6000余册。

  昨日下午3时许,在水晶城项目工地一个整洁的房间里,由本报和广西图书馆援建的“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水晶城民工阅览室”开放仪式正式开始,上百名闻讯而来的农民工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候在阅览室外。随着现场主持人一声“阅览室正式开放”令下,众多农民工争先恐后地走进了阅览室,津津有味地翻看着各类图书。

  来自甘肃的民工杨新存对记者说:“我早就听说我们工地要建立一个图书阅览室,非常感谢当代生活报和广西图书馆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精美的图书,我很感动。从今往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阅览室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了。”和杨新存一样,民工徐继明进入阅览室后马上拿起一本《看世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对于这个新建的阅览室,徐继明说:“我特别喜欢一些兵器方面的书籍,现在这个阅览室里面就有很多这方面的书,我真的好高兴。以前,我们有很多工友在下班之后没什么事情可做,就到附近的市场溜达溜达。现在这个阅览室建成之后,我们再也不用为找不到放松的地方而发愁了。”

  新闻回放

  今年春节过后,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宁市很多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极其贫乏、枯燥。尽管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渴望在下班后有书看,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可是由于工薪低,他们许多人舍不得或买不起图书。于是,本报决定发起和组织此次募捐图书活动。

  4月11日,本报用3个版面刊登了《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调查》专题报道,并刊登了《“情系农民工,服务农民工”捐书捐款活动倡议书》。

  4月12日,本报《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调查》专题报道引起了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以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关注。沈北海部长特意将自己办公室内的一些书籍进行整理后,托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转交本报,并委托本报转赠予真正需要这些精神食粮的民工弟兄们。

  4月16日下午,正在南宁市兴宁区参加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南宁市民生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的卢勇委员向本报捐献价值5000元的图书。

  4月21日,南宁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一次性捐献图书、宣传资料1346册(本),南宁市民生书店捐献了价值5168元的新图书(121册)。

  4月25日,在南宁工作的严女士将自己家里将近1000册藏书捐了出来。

  4月25日,一个装着200本图书的纸箱从防城港市送到本报编辑部。

  4月26日南宁市民刘小姐亲自到本报,向邕城农民工兄弟捐献了一批自己收藏了10年的杂志,数量共计565本。

  5月12日,南宁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捐献600本图书。

  5月12日,部分书籍运抵广东基础工程公司水晶城项目部,由本报以及广西图书馆援建的邕城首家民工图书阅览室正式开放。同时,剩余部分书籍将运往香格里拉住宅小区工地。

  作者:陈珏璋 罗侠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