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大经济圈对话·人才篇--放“骏马”自由奔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09:46 河北日报

  话题之一:

  问:“卡”住人才就是有序流动?

  答:让“骏马”能跑多快跑多快!

  环渤海的困惑:

  2004年末,对省会某高校的刘教授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从省城进入京城,一跃而跳入“龙门”;忧的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菲———舍弃了档案和奋斗了二十多年的各种荣誉称号,走的并不轻松完美。可以说,刘教授自由流动的成本颇高,闹得别别扭扭。

  对此,有关人员称,这样的人才流动属于无序流动,档案当然不能给他。

  类似现象在环渤海地区并不鲜见。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着较重的“管”念,“卡”和“拦”在充当着“有序流动”秩序的维护者。名义上,都高举“鼓励人才自由流动”的大旗,但一到具体事情上,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做法就大相径庭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流动才是有序流动呢?

  长三角的实践:

  陆珉原是上海人才市场的副总经理,自从担任“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推进小组”负责人后,她发现,自己和同事们今后要共同开发的,已经变成长三角地区———更宽泛一点说,是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人才资源。

  有人因此笑言,苏浙沪的人才一下子统统变更了所有权———不再专贴“江苏的”、“上海的”、“浙江的”标签,也不再分成“南京人才”、“杭州人才”,还是“绍兴人才”,而是统统“转籍”为“长三角人”了。

  其实,在长三角地区,人才跨地区自由流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3年,江苏就开始推行人才雇员制、租赁制和兼职制,让用人单位把人才“用活”,消除人才流动中地区、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的限制。让用人单位自主择人,让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

  同时,上海、浙江、江苏三省教育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合作协议书”,合作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合理配置工作达成了共识。今后,三地高校毕业生受益于该项政策,将更加自由地流动。

  珠三角的突破:

  最近,在广东一家省级社科单位工作的研究员杨志立又跳槽了。原单位看到其有了接收单位,二话没说,一路绿灯放行。采访中,他对记者说:“在这里,跳槽是很轻松、容易的事,单位‘卡’、‘拦’的事情一般不会发生。”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说,市场经济要求对人力资源按照市场的办法来进行最优化配置,人为阻碍人才流动是不对的,也是无能为力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在人才的认识以及管理模式上都走在了前列。在这里,人才流动的成本已经越降越低。

  郑梓桢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让“骏马”能跑多快跑多快!开明的政府,对待人才的有序流动,应像对待“谈恋爱”一样,只要人家对眼,相互吸引,就要创造条件让其“结合”。与其勉强让人才留下来为你服务,不如让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为社会服务。

  话题之二

  问:“双向互动”是迈不过去的坎?

  答:不做旁观者,要做积极的引领者!

  环渤海的困惑:

  张学丰,29岁,祖籍山西,1999年从河北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保定一家大型国企,5年后成为企业骨干。但是,2004年夏天,他跳槽到了天津一家合资企业,理由是“那里不仅待遇好,而且更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无独有偶,他的一个同学小李则是在天津工作了5年后,2005年初,只身来到北京,要“重新开拓自己的事业”。

  “山西的人才往河北跑,河北的人才往天津跑,天津的人才往北京跑,这种单向的人才流动正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最为担心的现象。”据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王焕强介绍,受客观条件限制,环渤海经济圈内,包括我省在内的各省与京津两地在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小差距。

  “现在人人都朝北京等大城市流了,再无障碍流动,我这儿岂不是要唱‘人才空城计’?”张家口一位县级人事部门负责人不无担心地反问。

  那么,人才从“单向流动”到“双向互动”难道真是迈不过去的坎?

  长三角的实践:

  “谁说人才只会单向往上海流?”宁波市人事局局长王梅娟对记者的提问很是不解:“实现人才无障碍流动,上海周边地区得到的绝对要比失去的多。‘空城计’的担心是多余的。”

  “不做旁观者,也不做消极的被动者,要做积极的引领者!”这是宁波市在推进人才一体化进程中的指导方针。

  早在2001年,宁波就从上海引进了通用英语水平等级考试等项目,至今在读和参加引进科目资格考试的人员已达4000余人;院校力量不强,宁波就推进“名校在宁波”的高层次人才在职培养模式,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宁波开设了土木工程、MBA、新闻、金融等10多个研究生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宁波东方人才派遣公司与上海人才公司建立了“一地委托、全国代理”的双方人才派遣机制,目前,东方人才派遣公司已向几十家企业单位派遣各类人才400多名。

  等到2003年,一听说苏浙沪三省市倡议进行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开发,宁波人几乎是想也没想,就跑了进来,率先与上海签署了全面合作的一系列协议。

  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再拘泥于行政级别和地位,大家相互平等,立足于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惠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

  话题之三:

  问:“拦路虎”何日方能荡涤一清?

  答: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

  环渤海的困惑:

  刘悦原是太原一医药企业的部门负责人,由于爱人在石家庄工作,2003年,他辞职来到石家庄,应聘到一家制药公司。

  2005年,他到了评中级职称的年限,但是,由于档案和各种人事关系仍在原单位,他无法参与职称评定。而且,由于所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仍留在当地,因此他今后的养老、失业保险只能从到石家庄算起,以前缴纳部分只能白白损失。

  近年来,在环渤海地区,像刘悦这样的人才在流动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越来越多。

  怎样才能消除人才流动过程中的地区、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真正实现“用人单位自主择人,让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呢?记者在采访我省某市人事局一位负责人时,他一下列出了诸多困惑:“资源难共享、政策须协调、制度未衔接……这些问题靠某一省市是解决不了的。时机不成熟,我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长三角的实践: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宏观上的一体化目标,不妨从微观层面入手,从一件件小事情做起。”长三角苏浙沪三地始终信奉这一理念。

  长三角地区在人才一体化进程方面被公认走在全国前列,从2003年起步开始,在历经思想统一、项目启动、制度合作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苏浙沪在人才领域的合作很少有“响亮的口号”,几乎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做起。

  如今,像高级口译、现代物流这样的紧缺人才,正在长三角部分城市连锁培训并经营开来;一些执业资格证书在城际间的相互承认,开始着手梳理;苏浙沪三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正在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沪苏浙三地共建的高级人才库也开始启用,高级人才的共享机制正在着手建立……职业证书和资格的互认使得人才在长三角地域通行无阻,行俏三地。

  随着“工作在这里,生活在别处”的“长三角人”越来越多,将来,在长三角地区,这将成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生存方式。

  珠三角的突破:

  “不等,不靠,不抱怨,干起来才是硬道理!”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卢桂雄开出一剂药方。

  泛珠三角人才一体化提出的时间并不长,2004年7月23日,泛珠三角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机制会议第一次召开,签署《泛珠三角9省区人才服务合作协议》,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9省区开始,而后再邀请港澳加入,力争在“9+2”区域合作框架下,充分整合区域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

  紧接着,2004年10月份,在云南第二次召开了人才服务合作会议,2004年12月份,类似的会议第三次召开。短短半年内,省区人事部门3次坐在一起商讨合作大计,并建立了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准备构建区域人才网络合作平台,就开展人才培训业务、提供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服务、开辟区域人才服务合作论坛、建立合作动态调整机制等相关问题达成共识。

  话题之四:

  问:谁是一体化力量的“源泉”?

  答:经济发展是内在“原动力”!

  环渤海的困惑:

  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3年的徐明,由于种种原因,今年想回河北老家工作,找到了接收单位,但一系列保障条件的缩水,让他犹豫了。

  原来,在天津,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水平较高,回到河北相对要低许多。他想,要是各项保障水平一致该多好呀!那样就能来去自由,毫无顾虑。

  在环渤海地区,高层次紧缺人才的流动相对要超脱,由于给的待遇较高,拍屁股走人无所顾忌。但是,对于人数更多的中低层次人才来说,各种保障能否顺利衔接,成为他们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那么,实现人才一体化力量源泉究竟在哪里呢?

  长三角的实践:

  苏州人前几年是铆足劲往上海迁,可是有资料说,2004年苏州吸引的大量人才中,竟有200多位是上海人。这其中的原因,与苏州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等各方面大幅提升不无关系。

  2004年11月,长三角地区苏沪杭传来喜讯,三地在养老保险待遇等方面实现突破,无论到三地中哪个地方工作,流动人才在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都能实现对接,人才流动的最大障碍即将全面清除。

  “人才自由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人才实现一体化的内在动力。”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认为,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目前长三角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必须通过合作,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共赢。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告诉人们,人才一体化的原动力是经济的发展。本报记者王玉亮蔡计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